中国高考结束后学生放松

李银河:西方学生学知识 中国学生玩命?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中国高考已落下帷幕,当孩子和家长大呼“终于考完了”的同时,围绕着应试教育的优劣也再度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荷兰在线今日推出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应试教育在中国和在国外的不同境遇,以及中国、美国和荷兰民众如何看待应试教育,以飨读者。
南桥:“不知部长,只信专家”——谁在影响美国教育?
别了,高考:应试教育在国外越来越火?

(荷兰在线)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心目中,所谓教育不是同一种东西。在西方,教育被人们看得比较单纯,就是认字识数而已,没有更多的意义;而在中国,所有人都把它当成唯一的出路,是一件要玩命的事。西方的人上学像走在一条宽敞的大路上;中国人上学像走一条独木桥。我想这里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中国古代考八股的影响:要想进入仕途,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学习考试是唯一的办法。范进中举的故事脍炙人口;人生三大得意事之一就有金榜提名。西方的官不是这样来的,所以没有人会这样想教育。

二是中国社会城乡差异实在太大,农村人一旦考上大学,生活质量会提高好多倍,从乡下人变城里人,从社会底层升上中层。所以稍微有点智商、有点抱负的农村孩子都会以背水一战的心情学习考试,在他们心目中,考中了就上了天堂,考不中就留在地狱。

三是大学名额太少,不像西方那样基本上想上的都能上。僧多粥少,所以要打破头。

这样的学习,动力大则大矣,但是没有人还会从单纯增加知识的角度看学习,也没有人能感到学习的快乐。人们感受到的只有竞争的压力,只有苦不堪言,没有轻松愉快,没有兴趣盎然,没有纯粹从了解新事物而来的欣喜。

为什么猛不丁想起教育问题了呢:那天看一个美国电影,正好有小学一年级上课的情景。一位疯疯癫癫的女老师在那里绘声绘色地讲着什么小动物的故事,手舞足蹈,逗得小朋友哈哈大笑。课上了一阵之后,小朋友全睡了,横七竖八躺了一地(当然,教室里是铺了地毯的)。

联想到那天我们带孩子去看一位心理医生朋友,她说,孩子的逻辑思维(数学)能力在8岁才成熟,所以一年级应当只讲故事,根本不学数学。根据她的观察,孩子在班里考最后一名并不是智力有问题,她说他完全没有问题,而且说这个孩子很有幽默感。问题还是出在学校。我们担心孩子考不过一年级的升级考试,她干脆利落地说:上不了学就不上学呗。

既然不是孩子的问题,那就是学校的问题,是教育模式的问题。拼命地用中国古代考八股的方式考孩子,究竟是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而且这种对考试和分数的强调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究竟是利多还是弊多?国外有小学根本不考试、不打分的,寓教于乐,所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慢慢学会了拼写,学会了计算,了解越来越多的知识。

中国的教育模式与西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答案就是我前面所想所写的——因为所谓教育在中国和在西方根本不是一回事:人家是学点知识,咱们是玩命。

(本文转载自李银河的微信公共号:liyinhe6666,原标题:变味的教育 不代表本网观点。)

阅读更多李银河的专栏:
官员通奸不是好官?
性欲的满足需要哪些条件?
东莞扫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圈子?
 

李银河
李银河

女,1952年出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婚姻家庭、性别和性。曾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