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中的北京市民戴口罩和央视大楼

“让北京老人去河北养老”触动了谁的神经?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近日,北京市委发布建议制定十三五规划,也就是决定北京未来五年发展方向的重要文件,建议中提到要把北京常驻人口控制在2300万。随后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中开始流传一条“北京拟研究户籍外迁政策 鼓励老人去河北养老”的消息。作为这个方法的“提出者”,北大社会学教授路杰华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反对此举的网友PS了路华杰的"遗像",“遗像”四周围着大朵大朵的菊花,这张图片一个多星期前的傍晚,开始在很多北京人的朋友圈里疯转。不过这次微信运营反应迅速,《不迁,我们不迁!》等文章和"遗像"迅速被屏蔽。

新京报的辟谣声明也很及时,他们把矛头指向某微博媒体,说他们的微博断章取义,"与路教授的原意完全相反",造成了微信众公号的随意转载和不明真相群众对该教授的谩骂和人身攻击。真相到底如何,路教授是否无辜"躺枪",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一句"鼓励北京老人迁户口去河北养老"为什么引起了如此强烈甚至激进的反弹?

作为一个北京人,我想试图用一种非“地域贴”非“地图炮”的方式梳理一下北京人心中的“积怨”。


75-90年间出生的,也就是现在25-40岁这个群体是网上民意的主力。这个年龄段的北京人的童年记忆和北京的现状存在着最巨大的反差。远离政治运动、解决了温饱、社会财富相对平均、城市节奏适宜、学习压力不大。我们的童年也许是这100年来最幸福的童年,也是最接近老舍笔下北平的童年。

2000年后的这15年,我们走入社会工作结婚养育子女孝敬父母,开始面对住房、教育、就医、交通、环境(空气)的急剧恶化。当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在北京实现自己的"北漂梦",买了房把老人从老家接到北京同住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不断的被拆迁,不断搬到三环外四环外五环外,甚至河北。当媒体都在讨论"积分落户北京"的新办法时,当公知大V们叫嚷着取消暂住证制度时,我们这些以北京为家乡的人,正一步步眼看着北京变成了一个陌生的,与我们无关的城市。这时候突然说要把我们的父母赶去异乡养老,这简直就是红色雾霾下压倒北京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感受到了首都发展过程中的阵痛却没有分享多少发展的果实。造成北京宜居环境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外来人口的无限制涌入,比如中国各地发展的不均衡。也有人会说北京人多年来已经享受了太多国家的福利和资源,还这么说是得了便宜卖乖。那么为什么全中国最好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北京?难道是当年为了给普通北京百姓治病的吗?北京有多少医院现在仍然长期设置干部病房,对这些资源的"独占""早占"难道是一个普通北京百姓的错吗?如果这些客观事实不是一个北京人可以左右的,那么为什么会反过来成为北京人被攻击的地方?

还有人说北京人懒惰,不上进,说北京人排外,看不起外地人。总之,对北京的批评很多,但是却没有阻挡大家都来实现"北漂梦"。一个华北地区雾霾对出行影响的调查宣称,西安人面对雾霾出行意愿明显下降,而所有受访城市中北京的变化最为微小,说明北京人对雾霾的敏感度最低。其实,这种调查是否客观有代表性暂且不提,PM2.5爆表还要出门讨生活,此种不易恰恰凸显北京的压力,这种压力是所有生活在北京的人的共同压力,无分彼此。


作为一个山东媳妇,地域差异也是我家经常讨论的话题。无论我的先生有多么喜欢北京的卤煮豆汁炸酱面,山东鲁能到工体比赛时,面对国安球迷的京骂他也要隔着电视大骂回去。这是一种对故乡的忠诚,推己及人,北京人也固守着这份忠诚。多少年轻北京人盘着手串和核桃,虽然散落天涯海角,依然坚守着心中的老北京。大槐树下摇着蒲扇的老奶奶,胡同里的北冰洋雪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每一个老北京人和每一个新北京人,共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多读几篇吧:
空气污染每年杀生330万?现实比这更残酷
政府良治才能有效推动中国人口政策
雾霾戒指:荷兰设计师的奇异创想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