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小学

荷兰小学里的多民族大团结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多年以前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时,话题之一就是为孩子找到小学。“找到”的定义不是随便找一家,而是要找一家适合自家孩子成长的小学。荷兰的小学分为几类:一般孩子就读的公共小学、教会小学(可以细分为天主教、伊斯兰教等),也有为需求特殊的孩子办的学校(如残障儿童)。

我们在考虑为孩子报读哪一所小学的时候,会首先了解到:学校里移民孩子占比重多少?曾经有一位匈牙利妈妈对我说,不希望孩子上一所黑人孩子比例较高的学校,担心孩子受歧视,或者交不到朋友。坦白说,这种“排他”的存在是普遍的:当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北方来的同学讲普通话,就难免让其他同学称呼“捞兄”;北方同学听着不乐意,也讥笑本地同学“南蛮”,最后互相交往形成不和谐循环的结果。有了这些不愉快的记忆,加上当时孩子荷兰语基础比较弱,担心他作为移民子女会受到歧视难以融入班级,综合起来,我心里还是希望选择一所除荷兰本地孩子以外,其他民族孩子平均一点的学校,这样孩子的出现就不会太“突兀”。

在孩子上学以前,虽然我们不曾在孩子们面前提及种族区别,也从不会阻止他和其他种族小朋友的交往。但是从与孩子的对话中,我发现,他在还不及的小朋友的名字以前,大脑形象思维也自动用颜色分别了种族:白面小朋友,黑面小朋友,班里有多少白面小朋友,多少黑面小朋友。又过了一段时间,当我故意问他:“你是白面小朋友还是黑面小朋友啊?”他会告诉我是白面小朋友。我又继续追问:“是黄面小朋友吗?”他就笑着跑开玩儿去了。这让我想起中国传统的“以白为美“,看来连小孩子也有这感觉。

幸运的是,他在学校里和不同肤色的孩子们都玩得很好,“白面小朋友”和“黑面小朋友”也没有因为他的不同肤色而拒绝和他来往。我去接他放学时,路上有班里的小朋友叫他名字,不管是谁,他都一脸高兴地回应对方。当看到他每天开心地上学,和小伙伴快乐地一起玩耍,让全体小朋友都喜欢,我这一颗悬着的心也慢慢放下来。今年8月零级过后进入一年级,儿子的荷兰语突飞猛进的大爆发,现在他可以向老师和同学顺畅地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很有信心地听懂、回答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我对他在班里的沟通就更放心了。

当然,班上的孩子们能够彼此接受融合,这与老师的亲切和蔼、一视同仁是分不开的。“荷兰小学的老师不会因为学生的相貌、衣着,家长的职业关系给予学生特殊照顾”。这话确实,从儿子在学校成长的经历,我看到的只有平等。儿子有一次玩的时候弄伤了回来诉苦,我自然而然用中国式家长那一套问他:“你有没有告诉老师啊?”儿子说老师批评了那个同学。当然,我相信如果反过来儿子弄伤别的小朋友,同样也是会被提醒的。

老师对孩子们的关爱还体现在一视同仁的细心观察。有一次放学时,我接了儿子就准备离开,班主教老师从后面追上我,说发现儿子这两天特别累,趴在桌上蔫了一样,建议第二天不一定要去学校。我听了以后特别诧异,要是在国内小学估计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听老师的话儿子在家休息了一天(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随时告假),第二天就又活蹦乱跳上学去了。这里再分享一件小事:有一次我提早一点到儿子学校接放学,他们正好在操场玩耍,老师看见儿子想急于跑来我这边,就轻轻对他说了一句:“宝贝,等一等”。一瞬间,让习惯了被老师连名带姓称呼的我深深感动:因为在我上学20多年的经历中,是从未被老师喊过一句宝贝啊!

我由衷庆幸儿子能在荷兰这样文明、和谐的学习环境里成长:每个孩子都是特别的,但是也是同一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从小就习惯用这样一份平常心去看待和接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孩子,彼此和睦相处。我们有理由期待,当他们长大之后,一定有机会成为一个对待别人不带有色眼镜的人,不会轻易对别人产生歧视性态度的人。我从小知道中国人常常倡导56个民族大团结,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关于荷兰教育的文章:

荷兰孩子的许愿树:不求升学求和平(组图)
荷兰市长让孩子们幸福的秘诀: 把孩子当大人
童心与快乐:荷兰学前教育与基础教育

Hoiyan
Hoiyan

毕业于荷兰海牙大学。现从事育儿、旅游、社区文化等相关领域专栏写作。关注东西方文化热点,寻求跨越国度的思想共鸣。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