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恐怖袭击

中国记者亲历比利时恐怖袭击:欧洲价值观战胜恐怖主义?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身为一个驻外记者​,生活与留学生、华侨华人是不同的——从来比利时的第一天起,我就知道自己是早晚要离开布鲁塞尔的。因为这种过客心理,我从来没有真正爱上过比利时。局外人面对布鲁塞尔的恐怖袭击,心情是复杂的。但当中国公民遇难的消息传来,任何局外人都无法再冷静,恐怖主义面前没有人是百分百安全的。

用中国人的标准,被誉为“欧洲中心”的布鲁塞尔绝对算不上大城市。100多万人口,郊区(其实已经属于布鲁塞尔大区外)的机场距离市中心只有14公里,距离欧盟中心区,也就是地铁站爆炸点大约11公里。

布鲁塞尔受到袭击,在这个国土总面积只有北京一个半大的国家里,谁离危险都不遥远,而我尤其近。我就住在机场所在的Zaventem区,距离机场约6公里,坐公交车到机场赶飞机也只需要15分钟。我家旁边是布鲁塞尔乃至比利时数一数二的大医院,平日里我早已习惯了救护车的警笛声,但是爆炸当天,这里作为离机场最近、设施最完善的医院,各种警笛声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据比利时《Le soir》晚报报道,目前大部分重伤员都在该医院救治,但医院方面拒绝透露具体的死伤人数。在地铁站爆炸点,新华社的同行在上班途中乘坐了爆炸那列地铁后面的那趟车,没行驶多久就被工作人员疏散,摸黑从隧道里走回了地面。布鲁塞尔只有5条地铁线,高峰时段虽然没有北京地铁那样拥挤,但也是大家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地铁爆炸点会造成更大规模伤亡的原因。​

今年1月,比利时把安全级别调到最高的4级,地铁关闭了一个周末,有些大超市象征性地开始查包。过了几天,级别就调回了3级,并一直延续到这次恐袭。即使是3级,据说也每天花费着“大几十万”欧元,投入额外的安保。大把的钞票花着,大兵端着冲锋枪在机场门口巡逻着,然而用首相的话说“我们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国家、这个政府,到底有没有能力保障我们的安全?每次恐袭后的“献花、祈福、号召团结”到底有什么意义? 布鲁塞尔旅游局在年初游客骤减后在市中心设立的那些可以从世界各地打电话过来,由当地人接听的“布鲁塞尔安全吗?”的电话亭现在还有人接听吗?

当我从媒体上听到一些诸如“警察上门搜查,以为是空房子,结果里面有人拿着冲锋枪与警察对射,然后其他人安然从(没有警察把守的)后门逃跑”、“全国默哀1分钟,有十几个青年冲击默哀人群,但是新闻不能报道他们的(阿拉伯)外貌特征”、“土耳其遣返比利时籍武装人员并警告比利时政府,政府任其游荡不予理会,现在要成立专门委员会调查此事”等等消息时,我真的无力再为比利时辩解。

在西欧,没有人提倡普京说的“把恐怖分子溺死在马桶里”,他们要政治正确,要讲人权和法制。新闻里今天说萨拉赫的律师表示拒绝被引渡法国,明天说他要状告政府透露他“临阵脱逃”没有引爆自己炸弹的消息,后天又说现在又同意引渡去法国了。真不知道到底是媒体挖新闻的错,还是他们给了嫌犯太多的话语权。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恐怖袭击已接二连三地发生,我们到底能做点什么?这是我想在舆论中看到的讨论。比利时警方总是抱怨“情报人员少,警察经费不足”,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政客们每天在做的除了抱怨就是推卸责任,与土耳其政府打口水仗。警察们抓了12个嫌疑人,第二天就释放了11个。一个巴黎恐袭逃犯在边境被拦下,随后还是大摇大摆回到布鲁塞尔,一躲就是4个多月,最后被捕也是机缘巧合,算不上警察的大功劳。在如此大的灾难面前,比利时人,甚至欧洲人的一些做法让我非常不解甚至愤怒。在本地人平和的态度面前,这种过客的愤怒显得是多么的不合时宜啊!

可能因为我们生长在中国,习惯了一种强有力的领导,在危机面前,欧洲社会的松散自由让我们很不适应。

很多在比利时留学的中国学生,即便拿到博士学位也很难在当地扎根。即使找到工作,每个月都要交不菲的税收,高福利的前提是高税收。而比利时每年接受的难民数量在5-10万人,他们每人领取的补助都要比很多人税后工资高。

在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的阴云下,欧洲引以为荣的“多元、包容”的政治正确到底是不是可行的恰当的处理方法?都说爱可以战胜暴力,歌声和市中心的粉笔画给人温暖,但是面对手拿冲锋枪身背炸药包的恐怖分子,欧洲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真的能赢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文章请阅读:
恐怖袭击本身必然导致社会的反穆斯林情绪吗?
国际恐怖活动是“文明冲突”?别幼稚了!

《查理周刊》恐怖袭击倒逼媒体自我审查?

jiong_intel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