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氢弹核试验成功

朝鲜氢弹核试验:中国该如何“与核为邻”?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2016年1月6日上午,朝鲜政府宣布氢弹试验成功,这成为该国第四次核试验。此次试验所造成的地震让隔江相望的中国延边地区也有震感。

朝鲜核试验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无疑带来严峻挑战,新一轮谴责和制裁在所难免。除了以自身和国际安全为虑来约束朝核,中国政府和生活在东北的1亿多民众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东北地区所面临的核安全风险和潜在核污染问题。


2006年10月9日,朝鲜首次核试验朝鲜在咸镜北道吉州郡地区,临近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之后,2009年和2013年又分别进行了两次核试验。经过四次核爆炸而积累的核辐射势必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况且,只要朝鲜不放弃继续核试验,就难免会有失手的时候。

朝鲜之所以选择咸镜北道作为核试验场,与中国选择新疆罗布泊是一个道理。咸镜北道远离韩国和美军驻韩基地,又是朝鲜的边疆地区。然而,朝鲜边境的另一边,却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吉林延边地区。



与朝鲜类似,俄罗斯的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在苏联时代也是其核设施和核武基地。俄罗斯和前苏联一样,都是将其欧洲地区作为重点经营,而将其亚洲地区部分作为流放重犯、堆放核废料的边陲。如玛雅克同位素生产公司、新西伯利亚化学浓缩厂这些俄罗斯核体系举足轻重的核设施都位于远东。冷战时期,前苏联在远东有8个核封闭城市,不仅存在大量的核设施,并有早先用作武器原料的钚和高浓缩铀。

在苏联体系下,这些核设施的管辖依赖当地权力机关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信念”,此外还有众多克格勃机构盯梢。苏联解体之后,虽然中国北疆传统军事威胁减轻不少,但俄罗斯对其远东核设施的监管也开始削弱,漏洞屡出,并有一些核材料和设备被当地腐败官员偷偷倒卖。

出于对俄罗斯众多核风险的担心,挪威、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都出面资助俄罗斯削减核原料和设施并促其核安全及核废料管理。俄罗斯这些核设施不少临近中国,不可掉以轻心。

除此之外,邻国的铀矿开采,也是自然生态和民众健康之虞。朝鲜之所以能在多国所指之下还可以多次进行核试验,一个重要因素是朝鲜拥有铀矿。朝鲜平安北道的龟城铀矿就在中国辽宁省周边,也是鸭绿江流域的地区。而朝鲜的采矿工艺和污染控制仍然十分落后,其位于图们江流域的两个铁矿就让图们江成为劣五类水,连灌溉都无法使用。

与中国东北地区接壤的蒙古国也是铀矿资源大国,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称,储量可能超过150万吨。蒙古首个大型铀矿就是在临近中国的蒙古东方省乔巴山地区。如今,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都在乔巴山地区钻勘铀矿。日本、俄罗斯和法国也为了长期获取铀矿利益,引诱地广人稀的蒙古与他们合作建设核电站。而俄罗斯远东最大的铀加工厂就位于中国满洲里对面的赤塔州红石市。来自蒙古的铀矿石被源源不断地运输到这里。

中国东北地区的铀矿则多在辽宁省。在伪满时期,曾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的日本人富田达曾在辽宁海城大房身发现铀矿。新中国之后,地质工作者1954年发现的“第一块铀矿石”是在广西富钟县。1955年一月,这块后来被称为“开业之石”的铀矿石被带到中南海周恩来的办公室,之后又在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上让众多国家领导人亲睹“芳容”。虽然这块铀矿石尚不足以致病,但显然当时大家对其潜在的辐射风险是缺乏了解的。这种知识的匮乏,以至于出现我们在历史纪录片看到的,现场人们在目击到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升起而从掩体中跃起欢呼,将自己暴露在核爆辐射之下。

在我们无法改变与核为邻的现实的时候,获得更多的信息和防护知识,是保护自身的当务之举。而只有更多的人们拥有丰盈的科学知识和信息,对他人充满关爱的情怀,世界才能减少以邻为壑的做法。

(原标题:与核为邻 - 中国东北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阅读更多有关朝鲜的文章:
核安全峰会:从朝鲜核问题看“无核世界”
我关心的只是朝鲜人的自由
我与朝鲜流亡官员的近距离接触
金正恩为何放普京的鸽子玩消失?

温波
温波

温波曾参与创办绿色和平组织北京办公室,担任过Global Greengrants Fund中国协调人和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项目负责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空气与水保护基金项目主任。亚洲协会"Asia 21 Young Leader",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美国PEW海洋保护学者,还曾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2012-2014),现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全球探索基金政策和媒体顾问。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