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夏洛特烦恼海报剧照

《夏洛特烦恼》:国产电影首个无违和感跨性别角色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因为NBA有一个夏洛特黄蜂队,作为一个伪球迷,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把这部新上映的电影,念成“夏洛特-烦恼”,而不是“夏洛-特烦恼”。当朋友问我要去看什么电影时,我无意识的说成了,去看“夏洛特黄蜂”。

这确实是一部很有吸引力的电影,我看的下午四点场座无虚席,检票处罕见的排起了长龙,以致于有俩人插队还引起了公愤。

电影里笑点很多,就像看小品一样,隔一两分钟就会笑一次,整部片子,没有生硬的说教,身边的老人和小孩,都笑的很大声,我觉得自己也笑得特单纯,笑得很放肆,好像不笑得夸张一点,那种畅快淋漓感就出不来。

影片中有一个跨性别角色,是男跨女,以前叫梦特,后来改名叫梦特娇。



高中时期的梦特把自己的课桌铺成了粉色,以区别于同桌的浅绿色,他的文具盒上也贴着一个蝴蝶结,当剧情说到同学之间换位置坐的时候,别人让他换,他说,“为什么要把我们俩拆散呢?”。当然,他的同桌是男生。他并不掩饰自己的感情,而且在班级中显然是公开的。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内的电影中,看到跨性别形象不是压抑和扭曲的,而是打开的,甚至能感受到阳光般的力量。

但在家庭中,跨性别角色要被接纳并不容易。影片里,梦特躲在家中的洗手间,穿上妈妈的裙子,画着口红,当家人敲门时,他第一时间用手擦掉口红,快速的脱掉裙子。他的慌乱,说明他还没有做好对家人“出柜”的准备,也很符合跨性别者常要面临的困境。

到最后参加同学的婚礼时,曾经的梦特已经可以大方的告诉当年的语文老师,“我现在叫梦特娇”,她穿着裙子和高跟鞋,大大方方的出席同学的婚礼,她的跨性别身份并非重要的笑点,她与同学之间的轻松感,反而让人觉得很平和。当一个跨性别者参加同学的婚礼,并向过去的师长大方的介绍自己时,我觉得那代表着一种融入,也是一种自信。现实生活中,跨性别者难的就是性别变换之后融入社会,很多人变性后,甚至要隐姓埋名,远离过去的熟人圈。

影片中,梦特娇与其他人物关系展现的轻松、随意、不做作,让观众把跨性别者当成一个普通的角色,而不再是过去的电影里,刻意用跨性别当噱头引发笑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夏洛特烦恼》这部片子处理的很好,值得点赞。

写作本文前,我特意问了看过该片的三位朋友,他们均对梦特娇这个角色印象深刻,并认为这个角色不压抑,有做自己的轻松感。

现在的大众电影,如果不加入一点LGBT内容仿佛就不够吸引人。最近大热的《港囧》中,同样有一段关于同性恋的对白。当小舅子很生气的质问徐来,“你为什么要拿她的安全套”,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把他们当成了一对吃醋吵架的同志情侣,来了一句,“同志,冷静点啦!”

性少数人群就在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大众电影应当关注而非回避。相信,未来电影中这类角色会成为一种常态。

我认为观众和制片方都已经准备好了,只待电影审查部门剪刀下留情。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荷兰青少年想变性?医疗机构来帮忙

阿强
阿强

同性恋权益活动家。现任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同性恋亲友会成立于2008年,英文简称PFLAG China,系中国男女同性恋者父母、家人和朋友组成的民间草根组织。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