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之眼》

凤城医院与波兰医生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医务人员是是令人尊敬的。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国家,治病救人的事业都是崇高并得到公众普遍认同的。虽然笔者也曾是医院过度开药的受害者之一,但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依旧是心存感激和敬佩。在这个社会里,每当有灾难,疾患的情形,医务人员总是站在应对的最前线。

有人评论说,西安凤城手术室的照片流传事件是两输的局面。也许如此,但经过此事,无论是公众还是医院医务人员,都从此获得感知和成熟,对于中国整个社会而言,可谓是一次小规模的反思,而对社会文明进步无疑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有人翻出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James Stanfield的摄影作品《渴望之眼》。照片中同样是手术室的场景,有医生及尚在手术台上的患者。然而这张介绍波兰医生完成一项手术的照片成为感动世人的名作。那为何体裁类似,却有迥然不同的反响?

《渴望之眼》照片发表于1988年一月刊的《国家地理》杂志,文章的题目是《Poland: The Hope That Never Dies/波兰:希望永不泯灭》。那个年代没有互联网,公众更没有通过电脑和手机阅读新闻的习惯。杂志的编辑在选取照片、配文和排版都是反复斟酌,连图片大小和页面位置都是可以表达含义的。纸面文字阅读通常也会有一个思考沉淀的时间。

凤城医院医务人员的照片是在互联网上开始传播开来的。显然凤城医务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当今新媒体迅疾的传播能力和深远的舆情影响力。对于自我留念的照片没有做到应有的存护。

《国家地理》登载的只有一张照片,而流传出来凤城医院医护人员是多张照片。照片越多,也就是越具有透明度,同时对一个事情和场景的描述也会显得轻率和随意。《渴望之眼》留给读者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人们可以想象手术医生的辛苦,可以想象波兰当时经历“团结工会”民主变革的新生,可以唏嘘波兰医疗条件的简陋和人道执着。

《渴望之眼》的画面上只有两个医生, 一个困倦地蜷缩在一角,一个表情凝重。而凤城的照片中却是医护人员众多,有的面带笑容,打出胜利的手势。 《渴望之眼》中只能看到患者的头部,而凤城照片中只能看到患者受伤的腿部。从摄影构图的角度而言,公众会认为这明显对患者缺乏尊重。试想,如果照片中的患者是面对镜头,与手术医生护士们的合影,那照片表达的含义就大不一样了。

《渴望之眼》虽然主画面是一位医生和手术台上的患者,但让无数读者感动的是经过近一天一夜的手术工作,累到在角落里的另一位医生。摄影师James Stanfield通过这样的一个纵深空间的取景,获得了一个时间上的故事。一则是摄影师的才华,更多是其深刻的人道主义视角。

拍摄凤城医院照片的一定不是专业摄影家,仅仅是为了拍照留念。可以想象当时一位医护人员,拿着手机招呼大家转过头来拍照。劳碌半天的医护人员不会多想,配合同事的招呼,自然地露出通常集体合影的笑容。那一刻他们没有多想这些照片会在网上公开传播,也没想到如何保护患者隐私,更不会想到摄影构图和效果。一切都是在一个他们再熟悉不过的工作场合、与再熟悉不过的同事们的一个匆匆合影。

而也就是这一组留影,经过“公开发表”这个过程,就产生了质的变化和影响。由于影像放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公众对于文明、人权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显明确,自然对当事人的做法纷纷指责。

网络媒体报道的内容,读者可以即时发表评论。网络评论往往是在阅读后的立即反应,难免没有读书读报那样可以多一些时间稍作宽容地试图理解。 加上照片上医护人员众多,凸显患者人单势孤, 公众同情弱者之心也油然而生,于是看到这组照片的即刻反应大多是气愤的。

然而,问题是这些医护人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在一个普遍缺乏尊重人权、职业操守有待提高的社会中,不能指望某一个社会群体一定能做到独善其身。所以说,凤城医院的照片实际上让我们整个社会照了一次镜子。不仅让医护人员更好地认识到自身行为的瑕疵,也让公众认清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大家都可能未曾经意地做过。

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实际上是公众行为习惯和社会文明常识的获取。除了医学院校和职业培训上应该增加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提示,我们大家其实也同样需要补一下课。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相关内容:

民众的沉默:医疗改革的媒体话语分析

社会转型下的医患关系症结

 

 

温波
温波

温波曾参与创办绿色和平组织北京办公室,担任过Global Greengrants Fund中国协调人和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项目负责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空气与水保护基金项目主任。亚洲协会"Asia 21 Young Leader",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美国PEW海洋保护学者,还曾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2012-2014),现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全球探索基金政策和媒体顾问。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