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家安全”之名的基督教治理

以“国家安全”之名的基督教治理

(荷兰在线专稿)自温州拆堂以来,中国基督教再度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偶然间在论坛读到针对《基督教对中华民族安全的巨大危害性》一文的批判,令我惊讶的是,这篇《环球视野》的文章发表时间竟然是2012年1月。两年前的文章何以被再度翻出来加以批驳?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这篇旧文。想着温州教会今年的遭遇,问题也便有了答案。

《基督教对中华民族安全的巨大危害性》的作者认为,基督教的本质是侵略扩张主义,教会的福音化目标与西方国家机器的对外扩张里应外合,加速渗透中国。因此,作者主张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基督教扩张对中国宗教事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潜在影响,适当开展基督教批判,利用民间信仰抵御境外宗教势力的渗透。这篇旧文老生常谈,并无多大新意,但放在当下,确实容易将基督教变成一个政治话题。

毛泽东时代对待宗教甚是极端,恨不得一夜之间消灭所有宗教信仰。三十年对宗教的压制并没有消灭宗教,政府不得不承认宗教尤其自身规律,不能强制取缔,毕竟民众也有信仰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控制宗教的方式出现很大变化,宽容度多一些,手段也柔和很多,宗教治理也似乎在往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

无神论的政党总不会放开手脚让宗教自由发展。在政府眼里,不同宗教的可利用价值不同,“可靠性”也不同。既然不能取缔所有宗教,政府当然想有个先后次序,因此给不同的宗教以不同的尺度和空间,引导群众去接触特定的信仰。这个思路下来,当然是鼓励佛道与民间信仰,抑制所谓“洋教”的基督教。

道教土生土长,是彻底的国产宗教。佛教也早已实现了中国化,被当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民间信仰一度被当作封建迷信,但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与保护,获得了政府空前认可的合法性。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交换,地方信仰要时刻表现出对政府及意识形态的效忠,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基督教对地方经济发展帮助不大,不能像佛道教或民间信仰那样将宫观寺庙贡献出来,吸引游客,发展地方经济。因此,在地方官员的眼中,基督教利用价值不大。不仅如此,基督教与“国家安全”的话题还不断发酵,还被放到了民间信仰的对立面。在学术界,“宗教生态论”应时而生。“宗教生态”借鉴于生态学观点,是指社会中各种宗教的存在状况,类似生物圈的概念。在正常情况下,各类宗教各得其所,满足不同信众的需要,你信你的,我信我的,互不相干,自发地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人为干预会破坏宗教信仰间的均衡,导致有的宗教发展迅速,有些则缓慢。面对基督教的发展,宗教生态论认为,基督教在文革之后的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共建政后不遗余力铲除民间宗教,使得基层社会出现了信仰真空,促使民众将自己的情感投向耶稣基督,基督教因此成为原有宗教的替代品。言外之意,基督教渔翁得利。

原本是学术探讨,未曾想到却被扭曲利用。“宗教生态论”很快便被宗教事务官员重新解读和大加利用。在有些官员看来,基督教不是中国人的正统信仰,它的快速发展挑战了传统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危害了国家安全。有的官员公开发表文章,主张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宗教信仰资源,抵御境外宗教渗透。经过近代的百年历程,基督教自以为已经中国化,却不想一夜间又被打回成“洋教”。

需要注意的是,以民间信仰抵制基督教的观点极易促发宗教民族主义。以国界来划分宗教,也算是种地域歧视吧。当“左”的政府官员读到生态论时,自以为找到了压制基督教的合理理由,把基督教的话题引向“国家安全”也就在所难免了。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你可能也感兴趣的内容:

从"帝国主义流氓"到"厦门白求恩":传教士再评价

民间信仰的合法化是如何可能的?

宗教治理与官员的无神论冲动

 

 

敬请关注荷兰在线微信账号(helanonlinechina),更多精彩资讯,手机专送。

荷兰在线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荷兰在线中文网
腾讯微博:@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微信二维码

 

 

刘峄阳
刘峄阳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候选人,从事移民、宗教与跨文化比较研究。生于孔孟故里,与圣人为邻,却未曾研读儒家经典。表面放荡不羁,实则谨小慎微,于大节处不敢毁伤丝毫。喜饮酒,好与才俊把盏言欢,但酒量不济,有辱鲁人之名。中学向往作家,大学误入愤青之途,后钻研学问,乐在其中。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