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荷使馆临时代办张晋雄:荷兰是我的第二故乡

今年是中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中荷双边政治、经贸和人文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中共十八大和荷兰大选后,两国均顺利完成了新旧领导层的更迭,中荷关系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11月26日,荷兰在线记者就中荷关系发展的前景和存在的问题、使馆领事服务、华侨华人社群的发展和演变、中日钓鱼岛争端等问题独家专访了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临时代办张晋雄。

张代办指出,中荷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方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成果丰硕。政治上,中荷高层互访频繁,互信深化;经贸务实合作方面,中荷贸易和双向投资呈现良好态势;人文交流上,中荷民间往来日益密切,民意基础日渐巩固。

张代办表示,十八大为世界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中荷关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尤其是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中荷绿色经济合作潜力巨大。中方愿与荷兰新政府一道,共同努力超越分歧与制度差异、单纯的买卖关系和文化差异,推动中荷关系迈向一个新台阶。

在谈及到中日钓鱼岛争端时,张代办强调,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铁的事实。日方否认中日之间存在钓鱼岛争端,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中荷两国都是法西斯主义的受害者,对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同身受。旅荷华人华侨9月自发组织的“保钓”行动反映了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反对日方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行径的强烈呼声,展现了旅荷华人华侨爱国爱乡、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以下为采访实录全文:

荷兰在线:今年是中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40周年,能否简单讲讲近年来中荷政治、经贸和人文交流的成果如何?
张晋雄:荷兰是首批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之一,早在1954年两国就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1972年双方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从此中荷关系掀开了大发展的新篇章,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方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成果丰硕。

政治上,高层互访频繁,互信深化。近年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等高层领导人分别访荷,荷兰前首相鲍肯内德任内4次访华,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密切沟通,并达成许多共识。经贸务实合作上,中荷贸易额已从40年前的6845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681.5亿美元。荷兰已成为中国产品的第六大出口市场,并连续9年保持中国在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不出意外2012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地位。两国双向投资从无到有,总额目前已接近200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中国对荷投资总额达到4300万欧元,跃升为当年第二大对荷投资国,累计在荷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此外,双方在农业、水利、科技等领域也开展了富有成果的合作。在人文交流上,1972年两国人员往来不足1000人,现在每年约130万人次,其中有20多万中国游客赴荷旅游,在亚洲国家中排名第一。目前,在荷中国留学生近8000人,是荷兰高校第二大国际学生团体。双方还在莱顿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建成两所孔子学院,并建立了17对友好城市关系。可以说,当前的中荷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经济基础和民意基础。

荷兰在线:华人移民荷兰已有长达101年的历史,荷兰华人社群已发展到12万人,与传统老一辈华人不同的是,华人三代、四代和新技术移民不再局限于唐人街,近年来不断拓展在荷兰的生存空间和话语权,积极融入荷兰社会,您怎么看?
张晋雄:这是良好的发展趋势,我们积极鼓励并热情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荷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国力的大幅提升,荷兰华人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我感觉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总体规模的壮大,荷兰华侨华人在20世纪50年代还不足1万人,而现在已达到12万,成为荷兰第四大少数族裔;第二个特点是经济实力增强。中餐业在荷兰有着长期经营的基础,总体发展顺利,部分中餐馆已超越了低档廉价的定位,开始在高档餐饮业中占据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华人超市、进出口批发零售、中医诊所药房、中文印刷、美容美发等行业的兴起也引人关注,一些学有所长的华人还在荷开设了律师行、会计行和翻译公司等;第三个特点是社会地位提高。80%的华侨华人加入荷兰国籍,已成为荷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参政议政的意识在增强,在中华文化传承、发挥中荷文化间桥梁作用等方面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荷兰在线:40年来,中荷关系有曲折起伏,但总体上稳步发展,如今中荷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呈现良好态势,这其中的经验和启示有哪些?
张晋雄:我认为,回首中荷关系发展40年历程,的确有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要做到中国人所说的“四十不惑”,双方必须要认真总计和领悟这些经验和启示,只有这样才能在下一个40年历久而弥新,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我个人觉得有三点值得重视:一是要坚持两国关系的大方向不动摇。中荷关系的实质是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无论两国自身如何发展,无论外部世界怎么变化,双方必须要掌好舵,不要让两国关系受到一时一事的干扰,而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二是要坚持互尊互信、平等相待的原则不动摇,要坚决摒弃冷战与“零和”思维,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以社会制度划线,切实理解和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妥善处理分歧。三是坚持不断创新,为双边关系注入不竭发展动力。具体而言,就是要不断挖掘潜力、敢为人先,不断深化两国利益交融,不断提升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使中荷关系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荷兰在线:中荷两国近日均完成了新旧领导层的权力交接,请问中荷关系面临着怎样的发展机遇?
张晋雄:十八大确定了中国未来将继续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奉行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勾画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我认为中荷关系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中方希望同荷兰新政府一道,共同努力用好这些机遇,推动中荷关系迈上一个新台阶。一是努力超越分歧和制度差异,通过对话沟通扩大共识,在增进战略互信方面实现新突破;二是努力超越单纯的买卖关系,在务实合作的质量、领域、模式上下更大工夫;三是努力超越文化差异,不断丰富文化交流的内容与形式,用两国文化最精彩的部分拉近两国人民的心灵,在夯实双边关系民意基础方面取得新突破。

荷兰在线: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被写入党章,请问十八大为中荷在绿色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带来了怎样的契机?
张晋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中国未来在绿色经济领域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与包括荷兰在内的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我认为,中荷绿色经济合作的巨大潜力在于城镇化、新能源、节能环保、现代农业、水利等诸多方面。荷兰起步早、创新能力强,在上述领域拥有先进技术。双方完全可以发挥所长,将“荷兰设计”与“中国制造”、“荷兰技术”与“中国市场”结合起来,通过相互投资、技术转让、建设生态示范区等形式,大力深化双方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能、城市规划与古城保护、污水与垃圾处理、蔬菜和鲜花培育、温室技术、食品加工、畜牧生产等领域互利合作,加强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交流,共同应对资源能源约束挑战,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荷兰在线:近日三一、华为在美国投资受阻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企业在谋求向外发展的过程中遇阻已不是个案,请问目前中国企业在荷投资情况如何?目前还面临着哪些发展上的困境?
张晋雄:根据荷兰外商投资局统计,截止2012年9月,中国在荷兰投资经营企业约330家,投资覆盖贸易、金融、物流、能源、制造、科技、建筑、服务等多个领域,累计投资总额约20亿欧元,外籍当地雇员约1200多人,直接和间接地为荷兰创造了万余个就业岗位。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双重冲击,中国企业赴荷投资的兴趣不降反升,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企业来荷投资总额达4300万欧元,跃升为荷兰第二大投资来源国。

目前中资企业在荷发展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投资环境问题。荷兰吸引外资的宣传力度较大,但实际推动力度不足。有些中资企业反映,在荷兰投资前后感觉落差较大,投资前荷兰只讲优势不谈困难,投资后又不能较好地协助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有时也遇到种种障碍。二是投资风险,其中一个典型问题是,在欧债危机冲击下,荷兰一些民众未能客观感受到外资为其创造的财富,反而认为外资是其就业压力的主要来源,内倾和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此外,中资企业对荷当地法律法规和潜在的商业风险等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了解。三是中国企业人员申请商务签证、工作许可普遍面临许多限制,这是长期以来中国企业赴荷投资过程中的突出障碍。希望荷兰有关部门能够充分重视中国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来荷投资兴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荷兰在线:9月19日,荷兰数百名华人华侨在海牙自发举行“保钓”游行,请问您对此事如何评论?中方在中日钓鱼岛争端上的立场如何?
张晋雄:旅荷华人华侨9月自发组织的“保钓”行动十分成功,他们以理性、冷静、守法的方式,反映了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反对日方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行径的强烈呼声,展现了旅荷华人华侨爱国爱乡、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我对此十分赞赏。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这是铁的事实。日方否认中日之间存在钓鱼岛争端,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功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直接挑战。中荷两国都是法西斯主义的受害者,对二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感同身受。肯定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中荷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此次钓鱼岛争端是日方一手挑起的,中国强烈敦促日方正视钓鱼岛争议事实,认识到当前事态的严重性,立即采取措施纠正错误,同中方一道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使两国关系回到正常发展轨道。

荷兰在线:您曾提过“使馆不是衙门,而是服务机构”,此话应如何理解?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使馆的各项领事服务取得了哪些成绩?
张晋雄:对于在外的华侨华人,使馆代表着祖国,也代表着家乡。作为使馆的工作人员,我们不仅是外交和领事官员,同时更是时刻准备着为中国公民提供服务的公仆。

近年来使馆的领事服务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好领事服务。使馆年均办理10万余件签证、护照、公证、认证业务,处理上百起涉中国公民领事保护案件,并参与数百场侨务和公共外交活动。与这些庞大工作量形成对比的是,我们负责领事侨务工作的仅有6名外交和领事官员。尽管长期超负荷工作,但他们始终把海外侨胞的殷切期待当作贯穿领事服务工作的生命线,丝毫不敢松懈。二是着力打造领事服务的四个“度”。领事服务和领事保护是展现使馆和国家形象的第一窗口,需要体现国家主权与尊严的“厚度”、展示开放自信国家形象的“气度”、准确执行国家政策的“深度”、外交为民和人性化领事服务的“温度”。三是积极扩大领事服务工作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为满足旅荷侨胞、留学生、中资机构对我领事服务和领事保护的需求,我们在工作之余,适时利用国庆、中秋等传统节日时间节点,驱车几百公里,“走出去”为距离较远、侨胞集中的地方慰问侨胞、举办领事保护座谈会、现场提供领事服务,让海外侨胞、留学生感受到祖国的温暖。

荷兰在线:这是您第三次在荷兰使馆工作,合计长达8年多的时间,是什么让您对荷兰情有独钟?您在荷兰工作的这些年里,最让您难以忘怀的事情是什么?
张晋雄:1979年我第一次来到荷兰,是受国家委派来荷学习,是国家改革开放以后比较早来荷兰进修的一批留学生,当时我年仅21岁。1982年毕业以后我留在了中国驻荷使馆工作,我的外交生涯就此开始。当时中荷关系正处于低潮期,在这段时间,我深刻感受到了荷兰的广大民众对中国是友好的,特别是历史上荷兰与东方文化的联系和接触是非常紧密的,许多荷兰人对于古老的东方文化十分向往。我看到有一批有识之士为恢复两国关系积极奔走,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1984年两国恢复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84年以后,两国关系总体发展稳定,当然这中间也曾发生过一定的摩擦,但总体来讲,双方各领域的沟通和交流不断走向深入,两国的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两国经贸往来和人文往来发展迅速,中荷关系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

从1982年到现在30年过去了,我有幸目睹并亲历了改革开放以后中荷关系从低潮走向高潮的全过程,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外交工作的光荣和使命的崇高。荷兰是我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的地方,30年来我没有离开过说荷兰语的国家,我把荷兰当做我的第二故乡。这些年来留给我深刻印象的人和事很多很多,但我最深的感受是30年来荷兰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在不断加深。举个例子来讲,我刚来荷兰的时候,很多商店的店员会把我们错认为日本人,很多人开口就对我们讲日语,但当我们告诉他们我们是中国人的时候,很多人会怀着怀疑乃至不可思议的表情看着我们说:“你们中国人能到这儿来么?”。30年过去了,类似这样的情况没有再发生。相反,越来越多的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在加深,越来越多的荷兰人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和中国做生意。邓小平先生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中荷关系取得的成绩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密不可分,也表明了中国的国家地位在不断提升。

荷兰在线:对荷兰在线的网友说点什么吧?
张晋雄:荷兰在线是荷兰很有影响力的中文媒体,我本人几乎天天都会关注你们的最新报道。我也想借此之机通过荷兰在线向关心中国和中荷关系发展的朋友们致以亲切问候。中国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既有着博大精深、引人入胜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有着蓬勃向上、孜孜以求的充沛活力与时代精神。中国的发展前景广阔,中荷关系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相信,只要大家每天坚持多了解一点中国、多了解一点真实的中国,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欢迎大家多到中国去走一走、看一看!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