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一代就业观转变,金钱至上的时代正在结束

 

▲ 图/pixabay图库授权使用

▲ 图/pixabay图库授权使用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 文 | 岳韬

“许多年来,MBA被看作是银行家和咨询顾问的老巢、能拿到高薪工作的跳板、繁殖欲望和贪婪的温床。然而世界在改变。如今在全球各地我们都能看到一代崭新的、有良知的商科学生。他们将目光聚焦在非传统的职业路径上,包括可持续发展、社会影响、创新创业;人文因素正在取代漂亮的成绩、高额薪酬和顶层工作,变得日益重要。这代人希望能够通过教育提升自身,同时也贡献社会;他们想要为赖以生栖的地方带来积极的影响。传统商学院和MBA必须与时俱进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向你提供‘有真正价值的MBA’!”

这是荷兰排名第一的伊拉斯姆斯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全新的招生宣言。一个有盈利目标的传统商学院能作出这样的品牌定位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如果这代“崭新的、有良知的”学生数量不够大,商学院是绝不会打这样的广告的。

千禧一代:不甘做齿轮里的又一个零件

“绿色MBA”或“可持续MBA”并非新词汇。从澳洲到北美,从以色利到日本和印度,以及众多西欧国家的商学院都已推出“绿色MBA”,或将相关课程融入教学大纲。通过MBA定位的转变,我们能看到这代年轻人观念的转变。

2018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抽调了36个国家共10,455位出生于1983-1994年、受过高等教育、正在企业全职工作的千禧一代。调研发现,他们中一大半人认为当今企业错误地将首要任务放在盈利上,却忽视了促进社会发展这一更重要的职责。

▲ 千禧一代对当今企业的认知,图/德勤

▲ 千禧一代对当今企业的认知,图/德勤

荷兰姑娘卡莱就是这样一名具有代表性的年轻人。学传媒出身的她,在澳大利亚的荷兰领事馆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实习新闻官后,决定到商学院读一个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为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她选择去非洲调研当地的非政府组织。毕业后她进了个可持续创业线下平台做培训生,与其他学员一起开发创业项目。学到了创业的基本要素后,她转向去荷兰发展银行工作,目前正在接受全球可持续发展项目的评估管理培训。

▲ 充满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千禧一代,图/pexels图库授权使用

▲ 充满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千禧一代,图/pexels图库授权使用

像她这样足迹遍布全球,利用多年进修,尝试各种机会,不断寻求自我的千禧一代并不少。他们似乎并不急着拿个稳定的合同、努力赚钱规划事业;他们可能会同时做几种不同的事,并自豪地称自己“斜杠青年(即拥有多重职业与身份,且拥有多元生活的人群)”;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旅行、热爱自由,在中位薪酬的有趣工作和高位薪酬的乏味工作之间,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他们充满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反对只顾盈利和效率、缺乏远识和道德感、把人功能化的传统企业。总之,他们不愿成为工资单上的又一个名字,或齿轮里的又一个零件。

企业新招:为留住“不忠诚”的千禧一代

这些年来,经常听到企业抱怨留不住优秀的年轻人。千禧一代是出了名的“不忠诚”,他们经常一两年就跳一次槽,常常一边工作一边在外兼职,或干脆辞职自己干。然而,千禧一代却说,他们并非缺乏忠诚感和责任心,只是大部分企业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德勤在抽调千禧一代的同时,还抽调了1844名出生于1995-1999年、正在世界各地高校就读的学生们。综合千禧一代和95后,调研发现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仍把收入作为找工作的首要因素,但仍有一半或以上的人认为积极的企业文化与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至关重要。

▲ 千禧一代和95后在选择就业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图/德勤

▲ 千禧一代和95后在选择就业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图/德勤

当入职一段时间后,他们普遍认为多元和包容的领导层能让企业变得更加廉正负责,并能够帮助员工全面发展,因而他们也愿意在这样的企业里待五年之上。

▲ 千禧一代认为他们就职的机构侧重于帮助员工提升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图/德勤

▲ 千禧一代认为他们就职的机构侧重于帮助员工提升多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图/德勤

▲ 千禧一代愿意待五年以上的机构,图/德勤

▲ 千禧一代愿意待五年以上的机构,图/德勤

为了吸引并留住更多的年轻人,许多公司经开始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灵活办公、共享办公、以成果而非以工作时间来考核绩效、鼓励创新和创意、强调企业的社会价值、创建积极的企业文化等。

瑞典市场调研公司Universum在2016-2018连续三年让荷兰33所大学115个专业的毕业生选择他们最向往去工作的企业,喜力啤酒、荷兰皇家航空、谷歌、苹果、特斯拉和联合利华持续成为首选。这些企业均有鲜明的品牌特征:有的注重创新,有的是生活趣味和周游世界的代言人,有的则是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先锋。另一些大企业,如壳牌石油、利多连锁超市,以及税务局等则持续多年失去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多方质疑:“绿色一代”真的名副其实吗?

千禧一代也被称为“绿色一代”。此“绿色”并非狭义的环保,而指广义的社会责任。尽管人们已经普遍注意到千禧一代以及95后的“绿色”特征,但是“绿色一代”真有那么“绿色”吗?

荷兰环境中心(Milieu Centraal)的调研显示,半数以上的千禧一代缺乏足够的相关知识,这造成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不一定能够作出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抉择。

“绿色一代”的长辈们也对下一代表示疑惑。他们常问,当这些年轻人进入中年,感受到生存和家庭的压力后,他们还会如此“绿色”吗?回顾自己年轻时,这些过来人说他们也曾正义激进、也曾满怀梦想,也曾以为那种状态会持久下去,可是当他们为人父母、有了房贷、开始为他人负责后,他们也开始变得保守起来。今天“绿色一代”的激情究竟是荷尔蒙造成的,还是更深层的代际转变?

也有中年企业管理者质疑“绿色一代”的理念在商业中的可实施性。他们说,传统企业虽有各种弊端,但是至少有清晰的目标和考核机制,人们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奋斗。如今的企业强调价值观虽然是件好事,但这也在商业中掺杂进许多空洞说辞和政治正确的因素,使得集体和个人的目标和奖惩都不那么具体清晰了。

▲ “千禧一代”是否出于政治正确才变成一个脸谱化的“绿色人”?图/ pexels图库授权

▲ “千禧一代”是否出于政治正确才变成一个脸谱化的“绿色人”?图/ pexels图库授权

个别“绿色一代”也对自身的位置感到困惑。一名95后的荷兰学生说,她向往大公司高收入的稳定工作,她不喜欢旅行,喜欢待在一个地方和小圈子里的人深交,但是她不敢说,因为那样大家会觉得她是异类而边缘化她。她问,究竟有多少同龄人像她一样是出于政治正确才变成一个脸谱化的“绿色人”?当人们将他们这代贴上标签的时候,究竟里面的水分有多大?

虽然质疑声一直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金钱和效率至上、以利润为唯一导向的时代正在终结。

作者 | 岳韬

岳韬从事商业案例开发、跨文化培训,并兼自由撰稿人和小说作者。她的最新长篇小说《一夜之差》2019年1月问世。她的前一部长篇小说《红蟋蟀》先后被翻译为英文(Shanghai Blue)与荷兰文(Schemering boven Shanghai)出版。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