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与自然关系的进化史:从“零和博弈”到和谐共赢

▲ 图片来源:giphy

▲ 图片来源:giphy

荷兰在线中文网 文 | 宋辛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临海低地国家,其国名Nederland原意即为“低地之国”。全国26%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另外三分之一海拔不到1米(上海的海拔为4米)。 

假如没有复杂的堤防工程、先进的河流管理等人工防护措施,约六成的荷兰国土将轻易毁于来自海洋(荷兰西、北濒临北海)的风暴潮或来自河流(荷兰境内河流纵横密布,是莱茵河、马斯河等诸多河流的入海口)的洪水。 

如今,面对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持续上升问题,荷兰亦首当其冲。我们从鹿特丹海绵城市建设、阿姆斯特丹防雨洪等项目中看到的不仅是荷兰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有荷兰人顺应大自然的智慧。海洋既提供给荷兰人生存发展所需的丰富资源,又时刻对他们的安全构成威胁。

▲ 荷兰一处在海平面以下的围垦地,图片来源:经作者Loranchet授权使用,CC BY-SA 3.0

▲ 荷兰一处在海平面以下的围垦地,图片来源:经作者Loranchet授权使用,CC BY-SA 3.0

今天,就让我们聚焦荷兰与海的关系。 

“上帝创造了世界,荷兰人创造了荷兰”  

众所周知,荷兰是从海洋中“抢”来的国家,超过20%的国土为围海造陆所得。早在13世纪,荷兰人就开始了从大海手中争夺地盘的壮举:他们先修筑堤坝隔出一块海水,再利用风车将隔离开的水排干,从而获得土地。 

19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荷兰对于海洋的“驯化”和“控制”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20世纪两大举世闻名的大型水利工程——须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曾让荷兰一度成为全世界“人定胜天”的榜样。 

须德海工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27年至1932年,建造一座全长32公里的阿夫斯勒特大坝隔离海水;第二阶段,1932年至1980年代,建立围垦地。须德海本是荷兰西北部与北海相连、深入内陆100公里、宽达50公里、水深4至5米的一个浅湾。 

▲ 须德海工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经作者Lommes授权使用

▲ 须德海工程示意图,图片来源:经作者Lommes授权使用

阿夫斯勒特大坝将须德海深入内陆的绝大部分与北海相隔断,此后经过多年艾瑟尔河水的补给,其水体逐渐由咸变淡,因此得名艾瑟尔湖(大坝外依然与北海相连的部分于是被改称瓦登海)。 

阿夫斯勒特大坝不仅有助于抵御来自北海的风暴潮,还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帮助。淡水化后的艾瑟尔湖为农耕和生活用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在大坝建成后的三十余年间,荷兰人在艾瑟尔湖周围陆续开发出了四块围垦地(其中最小的一块面积为200平方公里,最大的则有540平方公里)用于农业生产,有效地解决了当时荷兰所面临的粮食、人口等压力。 

此外,大坝上修建的高速公路也大大缩短了荷兰北部和西部(为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之间的交通联系,为北部的开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当时看来,这无疑是人类战胜自然从而获得自身发展的一大壮举。 

从马肯地到马肯湖再到马肯滩——一段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演进史 

不过,马肯湖的诞生完全是个意外。 

1975年,又一座大坝——长约27公里的豪特里布大坝——建成,将艾瑟尔湖隔成西南和东北两部分,其中西南边那部分约700平方公里的水体按原计划将被排干水后进行垦殖,成为艾瑟尔湖区域计划中的第五块也即最后一块围垦地——马肯地。 

▲ 豪特里布大坝,图片来源:经作者Snempaa授权使用, CC BY-SA 4.0

▲ 豪特里布大坝,图片来源:经作者Snempaa授权使用, CC BY-SA 4.0

但彼时农业已不再是荷兰经济发展的重点,于是掀起了一波关于该区域使用的争论,先后有人提出建飞机场、度假区等建议。最终,原马肯地计划在经过一系列延期后彻底流产:水留下了,马肯“地”变成了马肯“湖”,并逐渐被开发为休闲娱乐胜地。 

除经济重点发生转移之外,荷兰人环保意识的觉醒也是改变他们与湖海关系的一个原因。1980年代之后,此前人类对于自然短期胜利的长期弊端——尤其是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逐一显现,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也渐渐为人所知。 

譬如,围海造陆牺牲了陆地上原有的湿地,破坏了陆地原来的水循环(即蒸发—降水的循环过程),引发旱涝灾害;围垦地的水管理改变了地下水位和生态环境,造成许多陆地动植物数量剧减甚至部分物种灭绝;人造大坝隔绝了原有的陆地与海洋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陆地营养为生的近海生物因此受到牵连,并进一步影响海洋食物链和渔业,同时由于海水自净能力受损更加剧了海岸侵蚀和近海污染等问题 …… 

▲ 荷兰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图片来源:经作者Powell.Ramsar授权使用, CC BY-SA 4

▲ 荷兰为《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图片来源:经作者Powell.Ramsar授权使用, CC BY-SA 4

于是,荷兰人开始对自己与水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1990年代,荷兰政府提出将部分土地“归还”大海的设想,农业部制定了《自然政策计划》,旨在寻求与水共存共荣的新路,其中就包括将围垦地恢复为湿地的想法,以期复原生态环境,逐渐吸引鸟类等动植物的回归。 

马肯滩计划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当环保事业搭上旅游业顺风车,小鸟都被吸引来了! 

最初,马肯湖营养丰富,是鱼类和鸟类栖居的理想场所。但三十多年后,鱼类和鸟类的数量急剧下降。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1980年后日益严格的污水污泥处理,把原本湖中富含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处理”掉了,导致以此为生的藻类和土壤生物数量锐减,并殃及了食物链上端的鱼类和鸟类。 

其次,豪特里布大坝的建筑材料逐渐被水流冲入湖中并沉积湖底,马肯湖富含淤泥,湖水本就比较浑浊,这下浑浊情况更为严重,透光性不好,因此厌光的微小藻类开始大量繁殖,且这些藻类也长于湖底,和沉淀的大坝材料一道覆盖住了整个淤泥层,进一步阻隔了鱼类的食物源。此外,人工湖没有水岸带,也是影响野生生物数量的一个原因。

▲ 大量鸟类来到岛屿筑巢,图片来源:经pixabay图库授权使用

▲ 大量鸟类来到岛屿筑巢,图片来源:经pixabay图库授权使用

始于2016年的马肯滩计划旨在恢复马肯湖的生态环境,荷兰的自然保护主义者、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力求通过自然的过程将湖底淤泥中的营养再次释放到湖水中。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们用从湖底挖出的沙、粘土和淤泥建造起由五座岛屿组成的人工群岛。用淤泥作为施工材料是一项创举,对水利工程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其成功可为日后项目所借鉴。 

如今,群岛已经建成,其中一座岛屿已经于去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诚然,马肯湖生态系统的恢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起码就目前来看成效卓著:群岛周围的水体因为有大量浮游生物而变得清澈;植物学家已在群岛上发现127种植物;数以千计的水鸟来此筑巢…… 

从1918年荷兰政府众议院作出决议要在须德海建造围垦地从自然手中抢夺资源,到2018年荷兰人在前须德海遗址上努力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

人类依靠科技发展获得了更强大的力量,同时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渺小而变得谦逊。尽管目前经济发展仍然是所有国家的首要目标,但可持续的发展、人类与自然共赢共荣才是长久之计。

 

作者 | 宋辛

宋辛从事文化及人类行为研究,自由撰稿人,关注文化、科技发展及社会问题。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