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遇袭背后

“女大学生遇袭”火爆与资讯色情化

文/千千和风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这段时间,“女大学生遇袭”案忽然被媒体关心起来,伴随着各种“女生安全贴士”的“搭售”,这些貌似关切的新闻舆论背后,投射着一些复杂社会心理:恐惧的、娱乐的、幸灾乐祸的、警告的、威胁的、意淫的、窥伺的……这些情愫所建构起来的新闻的具有悬疑、恐怖、色情的三重功效——给予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女大学生深夜独行被虏后会怎样?......所以,这里不难看出,新闻之所以会热,G点在于:暴力+色情想象。

虽然女权主义者早已强调,这种“女大学生”受害威胁论是保护名义下的,非但不能使我们的治安环境更友善,更对女性生活空间的压缩和牵制。可是,类似正告似乎也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事实上吸引人们去关注这里消息的,并不是“女大学生”安全与否,而是隐含在新闻描写后面的色情意味。

但是,我并不打算就此批判含有“色情”意味的新闻,打压色情资讯是容易的,但是这类资讯和新闻对女性的保护性歧视的本质却不会因打压色情而消失。就好比,几乎主流媒体都会对“同性恋”话题持谨慎回避态度,因为那是不允许的,但是对同性恋的歧视,在新闻中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媒体资讯要吸引眼球,之所以以这种色情化的方式,并载以对女性以及更多性多元群体的歧视,这种联结是如何形成的?在很多人眼里,源于“色情”的“恶”,或者是源于“男人的下流”。但我认为,仅仅这么说是不够的。且不说性化已不再仅仅是女体,也不说女生追着男明星流口水摸屁股不会被认为是“色情”,“色情”的污名往往是伴随性别化的——女性的性主动更多被压制的同时,男人的性主动被更多以“色情”为名进行道德批判。所以,一以贯之谓“色情之恶”恐怕不仅仅把男人一船打翻,更剥夺了女性享受色情的主体性。

在我看来,与色情化相联结歧视性资讯之所以有市场效应,主要还是因为资讯空间本身的不平等,琳琅满目的资讯不等于是多元的、平等的,更可能是狭隘的、专制的。关于政治 “严肃”资讯是具有最高价值的,无论是新闻的采写要求、传播的严谨程度以及分析评论的慎重,都放在首位,其后,可能是一些事关民生的,与主流价值观倡导相一致的事件报道,再其后,是各种娱乐新闻,而有些资讯,是不被允许传播的,如,持异见观点的资讯……。资讯人物的主角,也有着不同的区别对待,男性作为领导者、专业人士,具有更高的资讯话语权,而女性、生活小人物、娱乐明星、同性恋者等等则更多处于“花边”地位。总之,这种不平等不仅使得更多元的声音不能发出,也使得边缘资讯不得不用猎奇、耸动、虚构的包装招数来争取空间,反正不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真假与否、是否违反伦理,无所谓了,先博得眼球再说!报道同性恋社区不被允许,但是说同性恋争风吃醋杀人就行了;报道底层生活样态没人看,但是说底层女性卖淫就行了……。而资讯色情化不过是其中一种手段。

资讯色情化不等于性议题的解放,也并没有带来资讯空间的根本性平等革命,而更可能是性文化遭到压抑的表现。“色情”在几乎完全没有合法空间的情况下,反而滋生了愈发发达的情欲感知能力——“想象”。禁欲本身就是一种“色情”。维多利亚时期的禁欲非但没有把情欲禁绝,反而使得人们见了桌腿就想到性交,因此不得不把桌腿包起来。“女大学生遇袭”这种简单的标题,足以借助人们敏感的情欲想象,达到欲拒还迎的效果。

但博眼球的方式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原有的新闻政治格局,如,奥巴马访华的新闻可能不如奥巴马抠鼻屎的图片来的点击率高;习大大外访的内容在很多人眼里,不如彭阿姨穿了什么来的重要。色情化,作为一种娱乐化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展了新的资讯内容和形式,拓展了性资讯的空间,但这是不够的。这就好比色情文学的地位,《金瓶梅》永难登文学大雅之堂,甚至在谈其价值时,要撇开“色情”作为一种价值本身,但是,色情又永远是主流文学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议题。一个社会是否走向开放和变革,则可以看看当时的资讯及文学,是否能最大程度的容纳涉性这个议题。——也就是说,恰恰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对多元性别和性方面的资讯的包容度太低,其可见度太低,才使得“女大学生”这个词都会成为触及人们敏感度的新闻热词。

所以说,“女大学生遇袭”这样的新闻之所以能吸引眼球,问题不在资讯色情化,而在于,以“色情”为例的某些异见,远未成为一种资讯。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荷兰在线footer

千千和风

千千和风,关注性/别、权利和平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