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会出现那么多医闹事件

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么多医闹事件?

(荷兰在线专稿)中国老百姓喜欢海瑞,将其称之为“海青天”,认为他是替老百姓做主说话的。史书介绍也大体如此,只要是海瑞断的案子,都会偏袒老百姓那一方,什么民告富、民告官统统不在话下。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海瑞这么做是认为这是在替老百姓办事,我也这么认为,直到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学会了一个词——“刁民”。作者当年给出了一个详细的解释:刁民,又称流氓无产者,主要工作就是没事找事,赖上就不走,不弄点好处决不罢休。而当时向海瑞的告状者中,这种人不在少数,他们也就借机占了富人的家产,自己变成了富人。

“刁民习性”似乎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劣根性,刁民习性如何,具体可以参考各种百科,也可以知道,这个词是政府官员发明的。在一个没有法治的社会中,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在不冲击执政制度合法性的前提下,刁民是一种最无奈的存在。放到“海青天”的社会中,整个社会已然是富贵人士欺压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海瑞偏向刁民的判决似乎是在极小的范围内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但在当时,海瑞的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远不及此前的徐阶和此后的张居正,特别是张居正,对明朝的税收制度和官员考核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些改革制度才真正改善了一些社会风气。

以史为鉴,现今的中国,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么多的“医闹”事件?其实不是因为整个社会刁民变多了,也不是因为中国的政府比之前更人治更腐败了,在笔者看来,恰恰是中国公民意识的觉醒,却伴随着中国政府执政模式在落后与改革中间的理念空白。

整整10年间,维护稳定成为各级政府十分重要的任务,“维稳”的一票否决权促使政府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实现稳定。这种运动式的管理方式增加了政府“人治”的几率。官员可以随意地处理手中的问题,这似乎同明朝中期的情形差不多,在“医闹”问题上更是相似。

国人一直认为生死事大,如果出现病患死亡的事件,家属都会用各种手段寻求更多的利益。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走正常的司法调查程序进行调查评判即可,欧美也似乎很少听说医闹事件的发生。但在中国,因为司法政府化,公众开始认为无法通过正常的司法途径获得所希望的结果,开始寻找其他途径。“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成为一种共识,特别是早期医闹事件时,政府为了“维稳”,忽视了法律的公正性以及医护人员所付出的努力,一边压制医院的态度,一边给予“医闹”更大的利益以封住其嘴,这些负面的榜样作用更刺激了这些事件的发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来形容“医闹”等刁民现象实在是太形象了。

“刁民”行走在法律的边缘,追求的是利益,在过去10年间,“医闹”发现,医院是一个能够能够占到便宜的“公共机构”。自政府医改以来,公众对医院的认可度伴随着“医疗产业化”一路走低。“医闹”裹挟着民意,对政府“管控”的薄弱环节——医院——施压,而政府一方则为了“稳定”做出让步,这种公共财政受损的事实没有给政府和医院带来任何好处,反而从侧面印证了公众对医院有问题的怀疑,如此循环,万劫不复。在这一点上,政府如同“海瑞”,医院如同富人,医闹则是刁民,纵然作为富人的医院有时是过错方,但刁民却借机发了“死人财”。

2013年底,政府宣布要打击医闹,但是这种打击真的能够起到很大的效果吗?医闹乃至刁民的出现是一个社会现象,政府难辞其咎,仅仅依靠打击,医闹或许会转化为“房闹”、“餐闹”、“车闹”继续生存下去。

只有通过改革手段,提高社会乃至司法公信力,真正做到公平公正,才能真正化解官民之间的矛盾,才能让医闹无处可闹。如果只是像过去十年那样运动式的打击,刁民纵然可以短时间做“顺民”,但如果整个社会持续不公,只会出现更多希望成为刁民的顺民,在政府的强压下,顺民只会最终变成暴民,而对政府来说,暴民可比刁民要可怕地多了。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敬请关注荷兰在线微信账号(helanonlinechina),更多精彩资讯,手机专送。

荷兰在线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荷兰在线中文网
腾讯微博:@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微信二维码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