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荷兰生孩子

结婚生子,是很多女性的人生经历,无奇可谈。可对于身在异乡、初为人母的中国女性来说,她们生孩子的经历却值得一提。中荷两地在生育习惯和妇婴照顾方面都有什么不同?而她们又是怎样‘入乡随俗’的?

被迫引产的亚丹            
亚丹五个月前作了母亲。“我怀孕初期很顺利,一直去助产士那儿检查,但最后几周却开始浑身奇痒。转去看专家,他说这是孕期肝功能障碍,在中西结合的婚姻中出现较多。吃药、涂药膏都不管用,痒得坐立不安、夜不成寐,医生只好决定引产。”

“那天一大早就去了医院。因为紧张,跟先生在那儿东拉西扯地聊一些不着边的话题,也没太注意护士都干了些什么。一个多钟头以后,护士过来问我“有动静了吗”时,我才知道手上扎的那根细得不能再细的针就是连着药液的引产针。我还等着护士来给我挂中国常见的那种高挂床边的大吊瓶呢!”亚丹的女儿降生得很快:“在孕妇学习班上学到的呼吸方法还真管用,可当我照搬她们的用力方法时,却把力气用到了嘴头上,变成了一声大喊,连我自己也被吓了一跳。医生说:你要是这样,生到明天也生不出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五分钟后,我女儿尼基就出生了。”

事先,亚丹已被邀请参观了医院。“那时她们就问我生完后要不要马上冲淋浴,我当然说不冲,因为我们中国人月子里忌讳洗浴。”可孩子一生下来,亚丹却改了主意。“我觉得自己很脏,产房里的温度又很高,门窗都关得严严的,不会受风,就让护士扶着冲洗了一下。洗完后真是神清气爽。”

儿子在浴缸里降生
“我儿子是在自家浴缸里生下来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算是一个奇特的经历,”杨逸说。

“我选择在家里生孩子,又怕在中国的家人反对,就没把这个决定告诉他们。临产前,我们从家庭护理机构借来了在家生产的必需品。早就听说荷兰妇女竟然有在浴缸里生孩子的,我还觉得很奇怪,不可思议。”

没想到,浴缸也成了杨逸的好去处。“阵痛十几个小时后,孩子还没生下来。我觉得自己都快不行了,头也开始发木。到我家来接生的助产医劝我泡泡热水,我就进了浴缸,结果还真觉得轻松了很多。两个多小时后,我在水里生下了胖儿子。”

给杨逸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产后护理员安丝。荷兰没有坐月子的说头,这里的长辈也不像中国那样每天尽力来照顾你,但医保中都含十天的‘产床护理费’。“安丝每天来我家照顾我和孩子,教我给孩子喂奶、洗澡、换尿布,还帮忙做饭、做家务。她走时,我还真有点泪眼婆娑呢。”

计划内剖腹产
今年三十九岁的天云,婚后十年不孕,四次人工授精后终于怀上了孩子。

查出胎位不正后,天云以为肯定是要剖腹产了。“没想到,医生却花了一个多小时跟我谈话,说最好先试着自然生产,实在不行了再剖腹也来得及等等,还给了我一大堆资料回家看。但最后我还是决定剖腹。我可不像很多荷兰女人那样,把不能自然生育看成是自己的失败。手术时间本来定在早晨九点,但因为紧急情况优先,而我是计划内剖腹,所以一直等到下午两点才轮到我。那时,一天水米未进的我已经是饥肠辘辘了。在这里,手术时男方也可以在场,所以我先生也亲眼看到了孩子的出世。”

剖腹产后,产妇一般可住院二至七天,医院里的一切费用,包括伙食费,均由医保支付。“那时天气挺凉,出院时我还把头包得严严实实的,怕受风。再看看荷兰产妇,生了孩子当天就满地走,出去也不戴围巾,好像也都没落下什么病。相比之下,我倒真有点像‘东亚病夫’了。”

 

你知道吗?在荷兰:
- 有30% 的孕妇选择在自己家里生孩子,而西欧其它国家这一比例不超过10%;
- 据马斯特立赫特大学附属医疗中心和荷兰TNO于2008年11月进行的调查显示,有1%的荷兰婴儿在出生过程中和

  产后几周内死亡。虽然这一数字高居欧洲第三位,但婴儿死亡率高与在家生产并无直接关系;
- 传说中,婴儿是由鹳送来的;
- 孩子出生后,房门前会被装饰起来,庆贺他/她的诞生;
- 来贺喜的人,都要吃一种涂上黄油、撒满“小耗子”(包裹着糖衣的大料籽)的面包干。粉白色代表女儿,蓝

  白色代表儿子;
- 除了自家、医院和‘生孩子中心’外,近来还兴起了‘生育宾馆’。
 

Fei Yang
Fei Yang

从北京到荷兰,把听到和看到的事,分享给大家。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