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跨国企业代工厂员工的安全与健康负责?

谁为跨国企业代工厂员工的安全健康负责?

(荷兰在线专稿)荷兰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简称SOMO)在其近期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荷兰总部也应该对其在华下属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管理承担责任。这次调查的起因是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ASMI旗下中国公司ASM太平洋的一名员工因患上白血病而跳楼自杀。

SOMO的高级调查员Tim Steinweg 介绍说:“据说该公司的工作场所含有苯类物质,员工在工作中接触到此类致癌物质而患上白血病。可是ASMI只字不提有关苯类物质问题。尽管ASM太平洋表示对其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问题一贯采取认真严肃的态度,可是自杀事件仍然显示ASM太平洋员工的健康与安全在工作场所中受到威胁。这也违背了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企业雇主必须避免和限制员工在工作中承担有害于健康和安全的风险,并缓解有可能产生的后果。”

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ASMI

ASMI新闻发言人Ian Bickerton 对这一指控反驳称:“这名员工得了白血病当然是非常令人痛心和遗憾的事。病情公开之后有关方面立刻对公司做了调查,监测工作场所是否含有苯类致癌物质。调查结果证明我们的这间下属公司在生产中不用苯类物质,也就是说这位员工的病情和他在我们公司的工作没有关系。除此之外,据我们所知到今天为止在这间公司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员工也患了白血病。”

荷兰媒体广泛关注
荷兰跨国公司研究中心SOMO的最新调查报告是在4月28日世界工作安全与健康日上公布于世的。这一报告引起荷兰媒体的广泛关注,各类有关亚洲工厂工作环境不安全的报道蜂拥而来。

5月14日荷兰多家媒体报道,韩国手机巨头三星电子工厂的多名员工因长期暴露在有毒化学物质之下而患上了白血病等不治之症,三星公司首次正式向这些员工及其家属做了公开道歉。荷兰各电视台也纷纷播出美国制片人Heather White制作的有关中国的工厂员工苯类物质中毒事件的新闻纪录片“Who pays the price”《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代价谁来承受》。

去年孟加拉国一制衣工厂倒塌造成了上千人死亡的惨剧。在中国设有工厂的一比利时清洁剂用品公司的财务经理范高斯特(Hans van Calster)告诉笔者:“孟加拉制衣厂惨剧之后国际媒体就更为关注亚洲工厂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风险问题。 不过在这之前媒体对亚洲工厂的劳工环境状况并不是熟视无睹的。比如台湾的富士康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工厂工人自杀事件也都被国际媒体曝光。近几年来国际舆论对这类事件的关注有增无减。”

荷兰中国问题专家森格尔斯(Fred Sengers)则阐述了他不同的观点:“我认为媒体一时间对这个主题集中报道只是巧合。诸如孟加拉国制衣厂倒塌致使上千人死亡之类的大事件当然会成为国际媒体的聚焦点,这也是新闻记者和纪录片制作人发挥他们特长的绝佳主题。可是我认为这种关注只是暂时性的而不是由组织有结构的。人们对工伤事件的本质普遍缺乏兴趣,工伤事件发生当时是个大新闻,可是过几天就成了旧闻,直到下一个劳工伤亡事件发生。”

荷兰媒体真的感兴趣吗?
SOMO原本打算在公布其最新调查报告前在阿姆斯特丹组织一场讨论会,想借此机会邀请荷兰媒体人共同观看有关中国工人苯类物质中毒的纪录片“Who pays the price”,以便他们采访纪录片制片人Heather White以及SOMO 报告的调查人员。然而预期的活动却终因报名参加者寥寥无几而被迫取消。

不过,SOMO的高级调查员Steinweg对此并不以为然:“我们在4月29日为同样的主题举办了一场专家见面会,这个会议吸引了许多社会团体的参与和荷兰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前一个活动被取消,我感觉并不是因为公众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 而是当时所涉及的跨国公司没有派代表参加,这些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不参与也表明了苯类物质中毒事件并没有在他们的议事日程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问题专家森格尔斯也同意这个看法,他补充到:“如果真的抱以愤世嫉俗的态度,你甚至会觉得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关心这个问题的。我认为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监督劳工工作环境的组织才对,就像荷兰的Stichting Wakker Dier (一个旨在为家禽动物谋福利的组织),这个组织能让一些大牌家禽业主的虐待动物的违章行为公诸于世,以此唤起消费者的良知为促进动物福利而做正确的消费选择。”

跨国公司CSR有所改善
无论(西方)公众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与否,越来越多的在亚洲设有工厂的国际跨国公司都在劳工安全与健康这一领域中逐步调整他们的政策。ASM太平洋本身也不例外,不久前该公司也采用了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简称CSR)。而孟加拉的制衣厂惨剧也令其它亚洲工厂警觉起来,把对劳工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提上了议事日程上。

比利时清洁剂用品公司财政经理范高斯特和中国有长期的业务联系,他对这一改变深有体会,不过他也说:“在安全方面确实是比以前有进步,我想这主要是因为政府更明确了这方面的规章制度,或者产品购买商对此提出了明确要求。可是问题的关键是这种改善并不是来自工厂和员工自身。一般来说,跨国集团设厂的这些地区整个社会的安全和卫生概念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就比较淡漠,而在这些国家工厂工作的员工的受教育程度一般也都较低,他们的安全卫生意识相对来说就更薄弱。”

荷兰中国问题专家森格尔斯的看法则是:“拿中国来说,我认为那儿的情况改善很多:工人的薪水增加了,中国政府加强了监督,迫使西方企业改善他们在华工厂的生产环境,遵守相关条例。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实践中总有一些企业违反规定,严厉惩处也无济于事,大家都抱着你拿我没办法的心态。此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面对一些具有透明度的企业正经受不住负面舆论的风风雨雨时,其它一些工厂于是便采取更加封闭的态度了。”

真的有所改善吗?
SOMO高级调查员Steingweg对政策改善也持保留的态度:“虽然ASM太平洋公司执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是件好事,可是这也要等到政策具体实施后才知道。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该公司展开对话,进而促使公司采取措施阻止事故的发生。我们希望ASM太平洋公开承认其工厂仍然存在的危及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危险因素。”

对此ASM太平洋的发言人Bickerton表示:“我们公司一贯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我们可以向SOMO提供信息证明我们全心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我们的生产流程完全符合健康状况标准。”

员工安全与健康谁负责?
近几年来欧盟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市场。以中国为例,2012年欧盟对中国的出口总额高达1410亿欧元,比2000年翻了4倍,占欧盟出口总额的8%。而欧盟从中国的进口总额也从2000年的750亿增长到2012年的2900亿。2013年底欧盟和中国展开了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以期更方便双方企业的投资和贸易。 那欧盟以及荷兰又能在跨国公司在华工厂的员工安全与健康这个问题上做些什么呢?

中国问题专家森格尔斯认为:“从这些贸易数据来看,欧盟确实能向中国提出要求,不过我们也必须现实地看问题。亚洲国家需要时间来做改善,而且成功与否还要看所有利益相关者(政府、地方工厂、投资商、员工自身以及西方跨国公司等)是不是都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范高斯特也同意他的看法,他补充说:“许多亚洲企业高管都非常务实,能不遵守规则就不遵守,因为他们认为定条条框框就是损失金钱。别忘了,在我们西方也有徇私舞弊的现象,只不过是小范围的罢了。我认为中国在劳工安全这方面确实和我们有相当一段距离。在这方面要赶上西方可能还需要十年的时间。”  

 

 

John-Boy Vossen
John-Boy Vossen

John-Boy Vossen, 中文名“方江好”, 荷兰资深记者,有十年媒体工作经验,曾就职于荷兰最大的新闻网站Nu.nl。2011年,方江好曾前往中国学习汉语。目前方江好选择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并为荷兰在线、荷兰Omroep West等媒体长期供稿。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