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近发生的反服贸协议运动

两岸经济一体化不会消解台湾的本土认同

从很多方面看,最近台湾发生的反服贸协议运动都是史无前例的——学生先是占领立法院,随后又占领行政院,事态剧烈,甚至被一些媒体冠以“准政变”之名。

此次事件与台海两岸的经济一体化有关。不少人认为,在经济层面,大陆与台湾贸易开放,是大陆对台湾让利,台湾经济整体获益更多。贸易自由化不仅拓展台湾对大陆的出口,提升GDP,还能增加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在台湾无法获得其他拥有巨大市场的贸易伙伴的前提下,依靠大陆是提振台湾经济的唯一可行选择。而经济行为背后的政治逻辑则是:大陆通过让拥有很强议价能力的台商群体获利,获得政治支持。因此,经济一体化导致政治上更亲密的关系,看上去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但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导致政治一体化”是一个武断的论点,它遗漏了这个两岸关系中多个层面因素的复杂互动。

一方面,即便台湾经济整体受益,受益最多的也是有竞争力的企业和资本家,相对弱势的产业和社会底层的就业者都是牺牲者。在大陆的威权体制下,中央政府推行对外经济政策遇阻较小。但台湾不同——今日的台湾,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各方利益诉求千差万别,与大陆签订贸易协议这样事关全岛的大事,若在民主程序上稍有不周到,都会引起民意反弹,此次反服贸协定就是民意反弹的一次高潮。台湾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是岛内种种利益诉求折衷的结果,在未来仍然会受到重重阻力。

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的阻力超出了简单的政经利益考量,岛内的民众心理也至关重要。背靠大陆,巨人崛起,这激起岛内各界极深的焦虑感。不断推进的经济一体化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焦虑感,就算经济一体化是台湾贸易自由化不得不走的道路,在经济上过分依赖大陆也只能以牺牲政治上的独立性为代价,这无疑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这种抵触的情绪,实际上不受其他考量的左右,随着经济合作的深化,这种心理预计将只增不减。

因此,有观点认为,两岸经济一体化不会增加台湾社会对大陆的认同感。相反,随着台湾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不断增加,台湾人的本土认同感反而得以强化。在一本名为《民族认同和国家利益:台湾的竞争选择和对区域稳定的影响》的书中,多位学者的研究都从不同的角度指向这一结论。该书出版于2012年,由纽约城市大学的经济学教授Peter Chow主编。

经济一体化不会使两岸认同感趋同,Michael Danielsen认为这与台湾的民主化有关。 在台湾,各种各样的公共政策讨论都需要一个具体针对台湾的解决方案,不同政策的考量都基于岛内社会多样的利益诉求。 在民主政治的塑造下,台湾人已逐步形成了独立的本土意识。虽然直到今日,台湾仍然是一个族群意识和社会观念高度分化的社会,但是马英九和其国民党在台湾社会中建立大中华意识的努力很难成功。在两岸经贸合作的议题上,虽然有一部分台湾人持支持的态度,但他们也仍然会把经济利益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区分开来。

Frank Muyard则指出了另外一些可能的原因。他认为,虽然通过贸易自由化拉动对外出口有台湾的利益,但是与大陆交往实际上也强化了台湾人对两岸社会差异的体验,经济利益与文化上的认同感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

此外,正如上文所言,两岸经济分工深化带来岛内底层社会群体利益受损,激发社会不满,反过来助长台湾的民族主义情绪。Naiteh Wu的研究就对此提供了民意测验的数据予以证实。岛内的民众虽然在统独问题上观点各异,但是大多数人都倾向于认为台湾应当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性。

需要指出的是,有关台湾的本土认同和中华认同等不同概念的界定在学界一直多有争议,不同概念的内涵也绝非泾渭分明。但已有充分的研究表明,台湾和大陆的经贸合作从来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涉及更多的政治和社会因素。此次服贸协定引致的混乱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两岸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并不必然带来两岸认同感层面的趋同,若政治家们处理不当,反而有可能会进一步激化台湾的民族主义情绪,使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

无论对于大陆还是台湾的执政者而言,在未来的互动中,无论任何时候,经济效益上的可行都不能替代程序上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更何况,即便以单纯的经济角度衡量,台湾对大陆的经济自由化也仍然伴随着岛内很大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受损,政策制定程序的合宜合法就更加重要。今日的两岸关系,因为大陆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上的崛起而日渐失衡,但两岸在对话地位上保持平等,却从未像今日意义重大。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政见网,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相关内容

台湾人和香港人的国族认同与泛中华意识
 

国民教育在香港

 

 

 

 

政见网
政见网

“政见”是一个独立网站,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