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面

中美军事合作:别错过“政策窗口”

相较于中美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合作程度,中美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无疑是短板。中美两军的低互信程度,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何有效地增强两军沟通和交流,改善并提升两国在防务安全领域的互信和合作,近年来也成为中美关系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

文/归宿

7月10日至11日,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双方再次确认将深化战略 互信,拓展务实合作,以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双方在此轮对话中也表示将致力于加强两军关系,并在防务安全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具体成果:重申两国国防部长 在今明两年互访,决定积极探讨重大军事活动相互通报机制,继续研究有关中美海空军事安 全行为准则问题等。

最近,兰德公司研究员、亚太安全政策专家Scott W. Harold在《亚洲 政策》(Asian Policy)上发表文章《加强接触:提升中美两军关系之道》,提出了自己对于中美军事合作问题的思考。

现状不容乐观
作者认为,尽管中美两国、两军领导人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加强中美两军合作的重视,但当前中美两军关系现状不容乐观,并突出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双方对于加强两军关系意义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在美方看来,加强两军关系的 目的在于理解中国军方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传递美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考量,特别是政策底线,这具有很强的战略意义。而在中方看来,加强两军关系是促进自身现代化建设 ,向外界展现良好形象,改善周边环境的一种方式,战术的味道更浓。这一认知上的偏差, 影响了中美两军关系在两国关系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造成中美两军关系多年来反 复波折的重要原因。

其二,中美两军仍对对方疑心重重。美方担心中国军力快速发展,挑战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领 导权。美国内部也有人认为在防务安全领域对中方“让步过多”,呼吁应制定“更为实际和 具体”的对华安全政策目标。而中方则认定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不怀好意”,美国近年来的“亚太再平衡”政策更是直接针对、遏制中国。中美双方在对台军售、南海自由航行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分歧,也直接加剧了彼此间的战略猜忌,阻碍了两军关系的深入发展。

改善关系正当其时
作者指出,中美两军关系在中美关系大局中的地位重要而独特,而正是因为当前两军关系并不乐观,中美双方才更需要加强沟通和接触,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对美方来说,由于加强两军关系更具有战略意义,所以更应“先行一步”,“要更积极主动一些”。同时,中美两军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对维护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格局都有重要意义。

作者也提出,加强与中国的军事交流合作必然存在一定风险,特别是在当前中美军力不平衡的背景下,加强与中国的军事交流合作肯定会让中国“占便宜”:即便是“美国愿意加强与中国军事交流合作”这件事本身就会让中国感到“有面子”。但是作者相信,随着两国军事关系日益密切,共同利益的不断增加,所谓的风险都会被逐渐化解。

既要“顶层设计”,更要“基层推动”
作者认为,就中美两军关系的现状而言,两军交流合作既要完善“顶层设计”,但更要通过“基层推动”来具体实现。

所谓“顶层设计”,就是中美双方领导人要在军事合作领域达成共识,为双方军事交流搭建 框架,构筑愿景;所谓“基层推动”,就是要使中美军事交流常规化、务实化,增加互利互信,提升相互依存度,减轻中美军事交流合作的政治色彩。目前,中美两军可以开展合作交流的领域和渠道很多,双方也已经在反海盗、反恐、防扩散等领域开展了密切合作。下一步,中美双方应共同努力,更好的规划和拓展这些合作,以促进双方整体军事交流。

作者最后指出,中美两军关系复杂敏感,增进互信,提升两军合作水平不可能“一蹴而就”,双方特别是美方对此要有 “现实的认识和预期”。中美两军增进合作交流不会是一帆风顺,出现挫折也实属正常。但从长远看,双方当下增进交流的努力对于巩固两军以及两国的关系是有益的。同时,中美双方也应把握住“政策窗口”:未来的两到三年,中美关系将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双方应抓住时机,推动中美两军交流合作机制化建设,以更好地服务中美关系大局。

注:本网授权转自政见网,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政见网
政见网

“政见”是一个独立网站,介绍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是怎样分析中国的。致力于发掘海内外学者和智库的智慧成果,引进思想资源。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