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有机蔬菜自由?来看荷兰“李子柒”们的操作

在中国,李子柒的视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喜爱,里面展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场景,给观众带来心灵的愉悦,压力的释放。
 
众所周知,荷兰是现代化农业和园艺业强国,而遍布全国的社区农圃则是任何人都可以参与的一项小型农业园艺实践,是很有特色的一项户外休闲活动。可以说,在荷兰,人们也有机会做一回“李子柒”。
 
百日菊小苗,图/石敬 摄
 
本文将为您介绍:
 
· 走进荷兰“李子柒”的社区农圃
· 什么是社区农圃?
· 社区农圃在荷兰的历史渊源
· 当今的社区农圃
· 在社区农圃劳作有什么好处?
· 中国版的“社区农圃”长什么样?
 
走进荷兰“李子柒”的社区农圃
 
居住在埃因霍温(Eindhoven)的Volker一家租种了一块250平米的农圃,已经种植了8年之久,他们把农圃打造成空闲时间的亲子乐园,除了种植多种蔬菜、瓜果和花卉以外,还搭建了蹦床和滑梯。
 
全家人每个周六都来到园子里,一起耕地、除草、摘果子,孩子们也会在农圃的空场地里面踢踢球。
 
Volker夫妇认为,在这里过周末比在家里对着电子设备更有利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他们种的蔬菜每年夏秋两季都会收获很多,珍惜自己作物的人往往不舍得随便丢弃劳动成果,他们经常把精心培育的成品分享给朋友们,既避免了食品浪费、长途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商店使用的一次性塑料包装带来的污染,也增进了友谊。
 
社区农圃里的雨水收集,图/石敬 摄
 
这样的农圃也成为了荷兰人实现个人“微型生态农业”的实验田,园丁们通常都会在房檐下收集雨水用于灌溉,还会收集自家的厨余垃圾(菜叶、果皮等)和菜地里的绿色垃圾用于自制农家肥。
 
此举可以将食物残渣和农圃废弃物重新转化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将营养物质返回土壤,以保持土壤质量和肥力,实现了农圃的“闭环管理”以及废物的循环利用。   
 
 
社区农圃里的堆肥箱,图/石敬 摄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进一步提问——究竟什么是“社区农圃”呢?
 
什么是社区农圃?
 
社区农圃(荷兰语volkstuin)是不与住所相邻的、可用于个人的、非商业的、种植食用植物或进行园艺的土地。
 
社区农圃通常由公益性协会进行管理运作,协会从公共、私人或教会实体的所有者那里租赁或授予土地,这块土地再被细分为几个至数百个地块,大小50-400平米不等,分配给个人或家庭使用。
 
荷兰南部blixembosch社区农圃,图/石敬 摄
 
园丁们要向协会缴纳少量会员费,并遵守相应的章程。根据市政府和协会的不同规定,花园中可以搭建木屋、凉棚、温室等建筑物供农作和休闲使用。
 
荷兰南部blixembosch社区农圃,图/石敬 摄
 
社区农圃在荷兰的历史渊源
 
社区农圃在荷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一些慈善机构开始为贫困的工人们分配额外的土地,以增加家庭的食品来源和收入。而荷兰第一个正式的社区农圃于1838年在北部小城Franeker成立,随即,这样的农圃在较贫困的北部三省陆续建立起来。
 
1928 年,国家级的“社区农圃”总会在荷兰成立(Algemeen Verbond van Volkstuindersverenigingen, AVVN),为全国各地农圃的管理和运作提供指导。
 
从那时起,各地的市政府也把社区农圃列入到城市区域规划之中,大部分的农圃设立在城郊结合部,也有一些农圃规划在社区周边,更方便居民的种植。社区农圃曾经在一战、二战时期为人们提供了额外的食品来源,有助于度过困难和危机。
 
1933年荷兰的社区农圃,图/ © Rechtenvrij Nationaal Archief
 
当今的社区农圃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如今的社区农圃已经从最初的蔬菜来源地逐步转变为城市居民的休闲乐园。
 
据官方统计,荷兰现有社区农圃协会约1500个,会员约15万。协会除了负责农圃管理运行、财政统计等,还会进行农用品供给、农圃杂志编写、农业园艺知识分享、组织活动等。自新冠疫情后,更多的荷兰人想要尝试这项健康的休闲方式,人们对于有机食品的需求也在日益提高,因此会员的数量还在稳步增长。
 
 当今的社区农圃成为休闲乐园 图/石敬 摄
 
并且近年来,社区农圃的参与者趋于年轻化,也有更多的单身女性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加入进来。他们白天通常在钢筋水泥建造的办公室里,对着电脑设备工作,而社区农圃便成为了他们业余时间释放压力的休闲乐园。 
 
当今的社区农圃成为休闲乐园 图/石敬 摄
 
在社区农圃劳作有什么好处?
 
· 社区农圃成为儿童教育的园地
 
社区农圃成立的初衷是为家庭提供额外的食品来源,而农圃的一个重要附加值则是为儿童们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园地。
 
农圃与教育结合的理念由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全科医生施雷伯 (Daniel Gottlob Moritz Schreber)提出,他为青少年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愿景:通过健康自然的养育方式,让孩子们身心平衡地发展。
 
在社区农圃中浇水的孩童,图/ Tom Pine CC BY-NC 2.0协议
 
这种教育必须建立在两个支柱上:第一,为孩子们提供安全的户外自然游乐场所;第二,健康饮食,吃自家菜园里的新鲜蔬菜。施雷伯的理念在西欧受到广泛赞誉和响应,荷兰也在农圃的建设中制定了一些举措,把儿童教育融入其中,以实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 农作园艺=运动+自然
 
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健康的好处不言而喻,而身处大自然也可以减少压力对身心的影响。近期,荷兰奈梅亨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社区农圃中进行农作和园艺比阅读杂志相比,更能减轻人们的压力。
 
考虑到这项活动是运动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学者们猜测或许农作园艺具有减轻压力的巨大潜力?
 
这项研究的参与者来自阿姆斯特丹Amstelglorie社区农圃。首先,他们进行了一个较难的考试,并得到了一个低于平均水平的分数,然后他们需要口头汇报自己的成绩。这确实带来了压力,参与者情绪下降,皮质醇(一种压力荷尔蒙)水平上升。
 
接下来,一半的参与者到户外农圃中进行 30 分钟轻度的园艺活动,例如修剪枝条、除草或播种等,而另一半则留在环境舒适的室内阅读与园艺无关的杂志。在此之后,研究人员再次测量了参与者的情绪和皮质醇水平。
 
结果表明,进行园艺工作的那组无论是在情绪还是在皮质醇水平上均比阅读杂志组恢复得更快更好。因此,农作园艺确实具有减轻压力的作用。
 
荷兰Blixembosch社区农圃 图/石敬 摄
 
除了减压的益处之外,社区农圃促进了城市社区的食品安全,园丁们收获自己种植的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用自种的花卉装扮生活。
 
在农圃中进行种植,还可以增进人们的社交互动,促进邻里和社区的发展,避免人们在现代城市生活中互相疏远。
 
另外,农圃还具有美化街区,保护城市绿色空间的作用。
 
中国版的“社区农圃”长什么样?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也逐渐发展起来一种名为“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的新型农产品贸易形式。
 
种植季节之初,消费者(份额成员)预付给农民种植的收益,而农民则要使用生态可持续的种植方式,保证产出安全的食品。这个模式没有中间商环节,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农民增加了收益,消费者得到了有机的农产品。 
 
天津市民在郊区温室大棚种植有机蔬菜,图/何树青 摄
 
份额成员一般有两种类型,普通份额和劳动份额,每到周末的时候,普通份额成员会收到新鲜的有机蔬菜,而劳动份额成员则要来自己的菜园劳作,亲自采摘,这种模式也和荷兰的“社区农圃”有些类似。
 
此外,在一些大城市的周边郊区,也有农民把自己的部分土地和温室大棚租给城市人种植作物,并代为管理,租户可在周末或闲暇时亲自种植,这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农家乐”模式。
 
在疫情期间,世界人民对社区农圃都兴致满满,从2019年到今年,相关关键词的谷歌搜索量增加了81%。在了解了社区农圃的多重益处后,你是不是也已跃跃欲试了呢?不妨从自家阳台开始种植,从中收获自己的喜乐吧!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Error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