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经验助力珠江三角洲发展,让城市与水共生

珠江三角洲是中国一大经济动脉,自90年代不断发展,在2010年已经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群。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脚步,却也带来了不少与自然的冲突,特别是在水系丰富的珠三角,如何与水为友、善待自然,成为了一项重要议题。

荷兰,这个离不开水的国家,正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

本文将为您介绍:

  • 相似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轨迹
  • 荷兰经验,自然+城市的系统性思考
  • 中荷合作,多年持续深化
  • 结合教育,推广治水经验
  • 付诸设计,带给三角洲新面貌

 


 


广州,图/xiquinhosilvaCC BY 2.0协议

相似的自然环境与发展轨迹

荷兰与珠三角的自然环境存在不少相似之处。

荷兰境内水系丰沛,面临北海。不少重要的城市也因水兴起,譬如运河遍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曾为世界第一大港口的鹿特丹等。

水系的聚居效应,也造就了荷兰人口的高密度,每平方公里人口超过500人。

然而身为 “ 海平面以下的国家 ” ,荷兰几百年间屡遭水患。

由此,荷兰人发展出了高超的水利技术,并产生了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力求规划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City by the water - Dordrecht

珠三角则濒临南海,河网纵横,早在18世纪就有发达海外贸易。90年代后,在中国政策红利下,珠三角开始腾飞,大大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迅速涌入。

不过,城市与景观设计的缺乏,房屋的密集建设,近年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如房屋沉降、雨水洪涝、水污染等。

重塑珠三角地区的环境,将 “ 亲水” 、 “ 亲绿” 重新纳入到快速的城市生活中去,是当务之急。

 

荷兰经验,自然+城市的系统性思考

丰富的历史经验,让荷兰在政府、学界、民间有着强大的治水智慧。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须德海工程三角洲工程等,早已享誉世界。

而近些年的项目,更彰显了荷兰对自然与城市环境的系统性思考。

还地于河”(Room for river)是荷兰政府2006-2018年间开展的长期项目。由于莱茵河连年泛滥,导致河畔大量沉积,愈演愈烈的洪水造成了巨大损失。

政府由此展开了这个大规模整体规划/改造项目,旨在减轻洪水带来的影响,并重塑居住环境。

“还地于河”(Room for river)图/Apdency CC0协议

30余个地区的19个部门开展了通力合作。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堤坝位置、降低河床高度、增加防洪景观等。而所有针对自然的改造,也兼具社会、人文的考量,带给了沿河居民更美好的亲水居住体验。

其中一个优秀案例是NEXT Architects在瓦尔河(Waal River)上建立的一处防洪景观,不仅抗灾引流,也为公众创造了新的休闲娱乐空间。

景观设计师将原先河北岸的一部分与内陆剥离,形成一处狭长的小岛。宽阔的河面被切割成一大一小两道河床,在洪涝来袭时,小岛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

瓦尔河 图/DaMatriXCC BY-SA 4.0协议

小岛的面积会随着季节性的潮涨潮落不断变化。而设计师根据对水流与泥沙的精密计算,规划了不同的步行路线,并配合种植了不同类型的植被,让人们在踏足小岛上时总能有不同的步行体验。

同时,两座新的大桥也建立起来,连接了小岛与两侧河岸,充分保证了交通的便利。
 

中荷合作,多年持续深化

荷兰与中国在环境特别是水务方面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有了初步的接触。

珠江水利部和广东水利厅于1986年派出访荷团,对须德海工程、艾瑟尔湖开发等进行考察,并总结了不少宝贵经验。

考察团认识到:首先,荷兰对于水土资源的开发是从政府与法律层面落实的,从根本上保证了开发的有效性。

第二,水土资源开发是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完整的生态环境评估改良,更要注重所涉区域的城乡发展和公共事业建设。

阿夫鲁戴克大堤(Afsluitdijk)的建设 图/公共领域协议

考察团认为,借鉴荷兰的治水历程,珠江三角区的水利工程与围垦区域具有相当大的前景,值得进行持续开发。而如今我们从珠江口30年的地型变迁,也可看出填海造陆的变化。

进入新世纪,中荷合作也持续开展。

在国家层面,荷兰基础设施和环境部和中国水利部合作持续进行着多项研究,包括艾瑟尔湖和太湖的对比研究,淮河和莱茵河的合作治理等。在此框架下,中荷的政、商、学界开展了多层次合作。

2020年,深圳设计周的“水与城市:设计助力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在8月开启,中荷的16位水务专家在线上齐聚一堂。深圳水务局首先介绍了深圳四十年的治水经验,对水污染处理、水务一体化管理、海绵城市等各项成就做出了梳理。

荷兰国际水事务特使Henk Ovink、荷兰One建筑事务所创始人Matthijs Bouw等,介绍了荷兰各类与水相关的城市规划、更新项目。专家们一致认为,“与水共生”是当今的重要议题,发展亲水亲绿的韧性城市,才能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在学界,华南理工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展开合作,以荷兰经验探讨珠三角的未来。Steffen Nijhuis博士是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首屈一指的景观环境专家。他认为在珠三角的语境下,应将城市面貌、社会环境与景观作为整体系统来看待,以适宜性手段(adaptive strategy),用自然手段解决社会问题。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图书馆 图/Nol Aders CC BY-SA 3.0协议

Nijhuis博士指出,首先在政策决断上,应更多从人文-自然的交互角度出发看待问题,避免简单的一元思维;其次,水务与城市问题需要政商学界通力合作,更要鼓励当地居民的参与;珠江三角洲的发展离不开有质量的设计,与自然结合的城市空间与亲水景观能够整体提升城市的规格。

 

结合教育,推广治水经验

Nijhuis博士在代尔夫特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至博士生的各类研究项目,也致力于研究珠三角区域。

2020年景观研究生的毕业设计,以珠江三角洲作为场地,议题包括如何提升珠三角的景观与水系、如何将废弃工业用地转化为拥抱自然的公共空间、如何建立新型可持续城市形象,等等。

课堂 图/unsplash图库授权使用

同时,在华南理工大学,Nijhuis博士等学术专家也利用合作课程、讲座等形式,探讨珠三角的发展可能。

2017年的讲座,探讨了基于景观的区域规划,强调了规划需要多学科的交互联动,包括景观学、地理学、社会学、功能学、美学等。

而在2018年Nijhuis博士的“流动景观(Flowsacpe)”讲座中,对景观的新兴定义让人耳目一新。城市景观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受到各类自然与人为过程的干预,在多元互动下不断变化。

在当今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流动景观“无疑更加符合社会价值观,也更能提升城市居民的参与感与使命感。

 

付诸设计,带给三角洲新面貌

实际上,除去政策与理论层面的讨论,近些年来已有不少荷兰优秀的设计,以更实体的方式,积极影响着珠江三角洲的面貌。

在蓬勃发展的深圳深汕特区,就有这样一个例子。由MLA+与OKRA architects联手投标的深圳深汕海岸线规划,夺得了竞赛投标的首位。这是一个将技术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着眼未来的海防工程。

景观设计师首先建立了具备多样景观的防御海岸带。12公里长的海岸设置了一系列缓冲区,既在海水和淡水间设置屏障,又恢复了现有的生态系统。之后,设计师结合自然条件,规划了产业丰富的新型滨海产业平台,并设景观计了绿色基建与多样城市体验。

水与城市 图/MLA+授权使用

 “以自然为杠杆”是这个项目的设计宣言,而呈现出的效果可谓完美。

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是深圳海洋新城,同样来自MLA+。景观设计师并非粗暴地填海造陆,而是将城市生活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堤防结合了红树林,作为潮水风浪的自然缓冲带,并以海草与牡蛎作为生物滤池。堤防内部建造了独立净水系统,避免地下水遭遇海水侵蚀盐化,保证了城市内部的淡水系统。

城市内结合模块化设计,由智能系统控制,对雨水有着强大处理能力。“智能圩田”对雨水的积蓄能力,使其可以向外部输送净水;各个楼房地下设有冷热交换储水箱,将新能源注入城市能源系统。

这样优秀的设计,正源源不断地在珠三角生根发芽。其目标的实现,需要中荷两国建筑与施工团队的通力合作,更需要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珠三角的开放兼容由此体现,而实现与水共存的目标,也似乎越来越近了。

海岸线规划 图/MLA+授权使用

荷兰经验对于珠三角发展的最大启示,首先在于其多部门、多学科的多元联动,绝不把自然与城市割裂看待,而是以统合、动态的方式,融人类建设活动于自然中。

其次,荷兰从政府自上而下的领导,到民间学界自下而上的探索,形成了社会合力。珠三角的发展,也可群策群力,让更多的居民自发参与到政府与水共生的整体规划中,共同构建美好家园。

珠三角,图/Gloria授权使用

从自然环境与发展轨道的有迹可循,到中荷经验与智慧的互通有无,珠三角与荷兰开展的紧密合作,展现了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与荷兰水管理体系对世界的启发。

特别是在后疫情时期,珠三角这个活跃的经济体,势必将对中国经济的恢复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融合自然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关键。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