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有“韧性”而不“任性”,秘诀在水?

关于荷兰的韧性城市建设,

我们和一位城市领域的专业人士聊了聊。

 

杨文驰

现在荷兰MLA+设计事务所从业,同时在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授课。在学院和实践中专注于水敏性城市规划与设计,绿色基础设施和韧性城市发展等话题。明日工坊是2020年在荷兰与深圳两地建立的前沿规划课普及者,致力于拓展与普及全球气候变化下城市领域的新知识,解密城市空间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展望未来前沿城市的规划与设计。扫描文末二维码了解更多。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含有液态水的行星,水在地球的覆盖面积超71%。这种意义上,与其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不如说我们生活在一颗“水星”上。

 

 

人类自古择水而居,城临水而建、因水而兴。现今的世界六大城市带地理位置无一不临水靠海。预计到2050年,全球约每十个人中就将有一人生活在三角洲或是沿海地区。但水给予人的不仅全是财富,与之而来的还有自然灾害等各种挑战。受愈演愈烈的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已让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严峻起来。

 

建筑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丰富的职能。在荷兰“建筑首都”鹿特丹举办的国际建筑双年展(IABR)一直以来注重以建筑视角关注城市发展,以负责任的规划意识探讨人类可持续城市生活的未来。

 

正在进行中的2020-2021年IABR其中一个单元——以水为杠杆亚洲三角洲韧性规划竞赛(WaL)——旨在通过城市与水的相互依存,利用水作为杠杆来减轻风险和创造价值。水作为“杠杆”,是将工程性的治水问题,拓展到一个综合化的城市更新议题中,进一步来讲,就是如何通过重建富有韧性的城市水系统来激发起其它城市功能发展和更新。

 

为了进一步了解城市与水的紧密关系,笔者与赛事参与团队之一荷兰MLA+建筑与规划事务所的主创规划师,同时也是阿姆斯特丹建筑学院讲师、明日工坊专家杨文驰一起,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聊了聊他口中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石油’也是驶向我们的‘彗星’”——水。

 

 

水敏性——当代全球“大禹治水”的关键词

“上帝造海,荷兰人造陆”。

 

按照杨文驰的说法,城市水治理的关键词就是“水敏性”。其指的是我们的建成环境是否能对降雨、洪水等自然条件进行灵活的调节。

 

在国土面积一半都在海拔低于1米,约1/3的国土面积甚至低于海平面的荷兰,这个“低地之国”的重要城市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的名字都以“-dam”(水坝)结尾。从这些后缀我们不难看出荷兰人早年间与水争陆的历史,更是彼时荷兰人治水手段的生动体现——修大坝,以“拦”为主要手段。

 

 

同样,在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中国,其千年的文明进程也与水相伴共生。“治水”是中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生存繁衍的“必修课”——这从大禹治水的传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千古伟业中就可见一斑。

 

尽管全球各国智慧凝结成了一部长长的“治水史”,但近年来随着气候与水文环境的恶化,洪涝等“水祸”仍然是城市地区不可避免的“常客”。就在去年夏季,长江发生的洪水让上中下游各大城市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从重庆、武汉再到上海无一幸免,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冲击。

 

“水祸”频发的背后,反映的是在当下,全球“大禹们”需要重新思考和更新治水思路和手段。

 

 

在全球各国都在为此思考新的城市治水方案时,荷兰的国家级治水工程——“还地于河”(Room for river)凭借独有的创新技术和城市关怀为各国有效治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几个世纪以来,荷兰人建造了越来越高的堤坝,但是上世纪中叶的一场史上最大海洪,让荷兰人意识到气候变化已经使这种方法不再奏效。于是,“还地于河”项目开始为动态的河流水域创造空间,以达到城市发展和生态系统营建的双重目的。

 

 

“奈梅亨的瓦尔河河道拓展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项目,通过向内陆移建原有提防,并挖出一条分水河渠,增加高水位时节的行洪量,并创造了一个河心岛及滨河公园。既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也提升了城市对洪水的防御性”杨文驰介绍。

 

试图增强城市为“水敏性体质”的尝试在英国、美国也都有各具特色的设计实践,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在中国,则以“海绵城市”最具代表性。

 

“中国的海绵城市战略也是水敏性设计的例子”杨文驰解释,“通过增加渗、蓄、净和再利用的方式,降低城市建设对雨水循环的阻断,创造对多种降雨条件‘敏感’的建成环境”。

 

 

对抗“未知性”,提升城市“韧性”

 

历经多重挑战下的2020年,“未知性”的压力骤增,让国际社会、企业、个人都对“韧性”有了更深体会,也促使在未来发展中,“韧性”成为一种必备品质。

 

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活空间——城市,自然也不例外。

 

“韧性的系统代表能有应对变化的空间”,“韧性城市规划”是杨文驰另一擅长的专业领域。根据他的介绍:“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城市和发展带来最大威胁就是‘未知性’。传统的一张蓝图式的城市发展使得我们的建设在面对未来的挑战下很脆弱。如何在‘未知’中构建我们城市防护系统,是韧性规划探讨的核心议题之一”

   

 

呼应在这次WaL竞赛的“韧性水系统设计”,就是从水环境韧性、社会韧性、系统韧性、空间韧性、生态韧性等维度纳入到设计方案中,让水灾等自然灾害在城市空间不“任性妄为”,并让城市如有机体一般充满“韧性”。

 

前述的荷兰“还地于河”项目,就体现了城市不以“正面刚”的形式与水共存的“韧性”智慧。荷兰社会上下各界更是体现了对“水”超出他国的重视,就连荷兰国王都是水利专家,他曾先后担任荷兰水利综合管理委员会主席、水利咨询委员会主席、联合国秘书长水利与公共卫生咨询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在全球知名高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所在城市,还有着荷兰另一所专业高校——联合国人居署直接设置的荷兰国际水利环境工程学院(UNESCO-IHE),更是以水分析方法在水利行业享有盛名。

 

 

荷兰人先进的治水能力走在了世界前列。作为横跨中荷两国水敏性与韧性城市规划设计实践与教育的专家,杨文驰也认为中国可以借鉴一些“荷兰经验”,并应用在以水为杠杆的韧性城市建设上。

 

他说道:“荷兰水务署在政府系统中有相当高的权限,拥有着统筹协调多个城市系统和发展平台的重要使命”。因此,他认为在中国水系统的治理和管控上,跨平台的协同合作是国内未来可以努力发展的方向。

 

 

召唤“接地气”设计,推动可持续发展

 

作为一个放眼全球,心怀地球的建筑双年展,2020-2021年度(2020.9-2021.6)的IABR选择了Down to Earth作为主题。

 

 

这既是IABR意在设定的研究对象、议程范围——回归地球,也是对建筑、城市设计方式方法的期许——脚踏实地。

 

杨文驰认为这个主题也似城市设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功用的发问——“我们是否可以像以前那样在地球上重新定居,使其与其他生命形式以及与自然的生命形式保持可持续的平衡?”

 

IABR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与实际行动搭建了一个碰撞与融合的平台。WaL竞赛正是以水元素作为切入点的破题方式之一。

 

因此,杨文驰表示本次双年展也是对设计师的自省式发问——“设计师如何脚踏实地地研究如何具体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何为?”他以WaL为例,解释:“从一个切入点入手,IABR敦促我们运用现有的重大的和紧迫的挑战作为杠杆,以探索我们的城市景观和社会的整体转型以及有关转型的性质与质量的公开辩论”。

 

“智者乐水”,WaL以水为杠杆的思考与实践,正是IABR连结全球设计领域“最强大脑”,为地球思考一个可持续未来的缩影。

 

要想城市有韧性,不仅仅需要在当前城市规划设计领域内的创新思维,更需要全球可持续发展规划思维的不断换挡升级。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