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食品浪费真的无解?增收入、促交流的荷兰式妙招了解一下

荷兰在线中文网 文|岳韬

民以食为天。几千年来,“吃饱”始终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首要问题。为了养活地球上的人类,现代化农业和化肥、杀虫剂等被发明出来。战后,随着大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激增,饥荒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人们开始关注如何“吃好”——让食物更有营养,更卫生。然而,当我们以为食物永远吃不完,并且只会越变越好的时候,食品浪费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食物浪费并不是中国人饭桌上的特色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称,全球范围内每年产生的粮食有三分之一被丢弃,总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与此同时,粮食的损失和浪费也对气候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世界近30%的农业用地用来生产永远不会被消费的粮食,生产这些粮食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8%。如果把这些损失或浪费粮食数量的四分之一节约下来,不仅可以养活全世界8.7亿饥饿人口,还能大幅提高耕地利用,并缓解气候变暖。

今年的9月29日我们将迎来史上首个国际粮食损失和浪费问题宣传日庆祝活动。包括中国和荷兰在内的众多国家通过各种宣传活动,让人们深入了解减少粮食损失与浪费的必要性,以及可持续农业在促进食物安全和营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物和农业背后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得饱和吃得好,在吃的进程中世界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吃得长久、负责、可持续。

可持续必须先透明

只有两个半北京面积的荷兰是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2018年的食物可持续指数(FSI)显示,荷兰的总体得分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法国),并在应对粮食损失的政策表现上尤为突出。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目标12的具体目标12.3:在2030年前将零售和消费环节的全球人均粮食浪费减半,并且减少生产和供应环节的粮食损失。由荷兰农业部牵头,联合业界、公民社会,和科研教育界的25个机构组成了一个食物循环经济专案组,共同向这一目标进军。

要杜绝浪费,首先要能够测量浪费的量,如果连扔掉多少东西都稀里糊涂,那么节约也无从谈起。荷兰营养中心和环境中心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早在2014年,这两个中心就组织了一场食物接力赛:消费者用中心提供的工具,连续三周测量并记录每天扔掉的食物,并将结果与组内其他成员进行比较。经过三周的时间,参与者的浪费量减少了20%。之后,荷兰农业、自然及食品质量部又牵头建立了“无浪费网络”,为超市、商店、餐饮业,和物流运输部门等提供测量食物损失和浪费的线上工具,以及防止浪费的实用技巧和参考范例。

资源小国的垃圾利用

在政策导向下,不少企业正在通过各种方式将食物垃圾转化为替代产品,例如生物质再生能源。

废弃的谷物水果及厨余垃圾为生物质能源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荷兰贸促会的数据显示,荷兰所有可持续能源的四分之三都来自于生物质能源。植物物质是电能、热能和气体的生产源。在资源贫瘠的荷兰,废物利用的传统由来已久。在生物质能源出现之前,荷兰人就早已利用植物物质生产山墙、洗脸盆或屋顶了。

动物饲料是实现食物垃圾转化的另一个可持续选择。荷兰每年就有数百万吨的废物流,包括乳清、谷物、土豆皮、淀粉、玉米、大豆、面包和巧克力等在生产中废弃或没被消费掉的东西。荷兰牛饲料生产商ForFarmers每天有200辆卡车来回运送这些废物,然后将它们送到加工厂里,制成如猪饲料等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经过循环,最终变成了人类的食物,完成了可持续农业的闭环。

大型超市领头挑战食品浪费

荷兰的产业在循环经济方面走在前沿,然而消费端的食物浪费仍是一个持续问题。

消费者是整个食物供应链中最大的浪费者。据《荷兰时报》(NL Times)称,荷兰全国所生产出的食物中约有三分之一被扔进了垃圾桶。消费者是罪魁祸首,造成浪费总量的42%。每个消费者每年要扔掉41公斤食物,其中面包是被扔掉最多的食品,每天约有80万条进入了垃圾桶。如果将消费链扩大到超市和餐厅,全荷兰则每天要扔掉约500万公斤的食物。

今年年初,荷兰“食物无浪费协会”(Samen Tegen Voedselverspilling)邀请了包括Albert Heijn、Aldi、Jumbo、Lidl和PLUS在内的五大连锁超市参与了一个有关统计食品浪费的调研。结果表示,荷兰超市货架上的食物中有98.3%被出售,剩余的1.7%则被丢弃了。这1.7%的食物里约三分之一是土豆、蔬菜和水果,另三分之一是面包和糕点,剩下的部分以奶制品、鸡蛋、肉类、鱼类及其他新鲜产品为主。

荷兰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的Jumbo瓦赫宁根分支将剩下的蔬菜制成汤和酸辣酱,将陈旧的面包制成啤酒,并把废弃的果皮制成肥皂。行动开始后仅一周即售出了700多种产品,是该超市有机产品销量的两倍。

这个调研让零售商能够明确地看到业务中的浪费点和浪费量,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监控,改善供应链中的资源配置,逐步减少食物浪费。在减少食物浪费的同时,这样做也能减少种植、运输、加工和包装中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因而改善自然环境。

中小企业将剩菜变成宝

在大型超市忙于改善资源配置的同时,荷兰的18家中小型企业联手发起了“浪费是美味(Verspilling is Verrukkelijk)”的行动,将废弃的食品变成美味佳肴或有用的产品。

由几个大学生创办的公司“弯黄瓜(Kromkommer)”直接从种植者那里以公平的价格购买因形状不好而上不了超市货架的“残废”蔬果,将它们制成汤料等健康食品出售。

这些由废变宝的健康食品的定价均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然而并不能阻挡消费者的热情。“浪费是美味”的发起者说,定价高是为了保证社会创新者的收入来源,同时传达这样的信息:通过购买,消费者正在为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深入社区,分享食品

为了解决食品浪费的问题,也有不少初创公司开发了手机应用程序。“太好了不舍得扔(Too Good To Go)”就是其中一个。在该应用程序上,面包店、餐馆和超市可以提供未售出的产品和餐食,消费者可以从中选择购买,然后去领取。它还会时不时抛出惊喜“魔术盒”(Surprise Bag)——打包好的家庭餐,里面有什么要到拿来才会知道。创建后第一年,Too Good To Go已经节省了25万顿餐量。

在线下,这类节约和分享活动也层出不穷。在共享经济平台Thuisgekookt上,人们可以与邻居共享餐点,分享彼此的烹饪技巧,并结交新朋友。由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组成BuurtBuik则从餐厅、超市和杂货店收集多余的食物并与当地居民共享来防止食物浪费。

据阿姆斯特丹社会影响中心的数据显示,这类行动每月从消费者和零售餐饮行业里抢救下来的食品总计高达18吨。它们的增加值不仅仅在于预防食物浪费、增加经济收入,还在于促进文化和社区交流,加强人与人的联系、缓解孤独。鉴于荷兰的食物银行和其他计划每年要收集大约20,000吨的食物发放给低收入人群,因此这里面仍有足够的空间来开发有效的再分配系统,同时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从担心是否有足够的食物吃,到关注食品的营养和卫生,再到关心食品产业链的可持续性。为了向可持续产业链转变,我们需要在机构、商业和消费层面同时做出努力。

在机构层面上,国家必须鼓励超市和餐饮业收集并共享食物浪费的数据,并采用共享模型让这些数据变得更加透明。在商业层面上,企业需要开发可持续的商业模型,并提高产业链上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度。在消费层面上,人们则需要提高对食物浪费的认识,从自己做起,减少浪费的量。

荷兰正在这三个层面上不断努力着,不过,对于荷兰和中国而言,让所有人树立意识,对食物浪费说“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身为消费者的你,也可以从当下开始,坚持“光盘行动”,为抗击食物浪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作者|岳韬

岳韬,从事商业案例开发、跨文化培训,并兼自由撰稿人和小说作者。她的最新长篇小说《一夜之差》于2019年1月问世。她的前一部长篇小说《红蟋蟀》先后被翻译为英文(Shanghai Blue)与荷兰文(Schemering boven Shanghai)出版。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