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荷兰就没有纽约,没有荷兰人就没有华尔街

纵览金融史,或许可以这样说:没有荷兰就没有纽约,没有荷兰人就没有华尔街。

17世纪的纽约是荷兰裔移民聚居的城市,当时叫作新阿姆斯特丹,他们与纽约和华尔街的诞生息息相关。地理上的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全长仅500多米,宽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它的最东边是纽约的东河,最西边是华尔街的三一教堂和一片墓地,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就埋葬于此。

然而在17世纪,华尔街并不是今天这样,当时不过是荷兰人用来保护自己的一道木栅栏墙,用来抵御英国人和印第安人的进攻。该墙用圆木建成,东起珍珠街(那时的海岸线),西至今天的三一教堂,全长约713米。教堂的西侧邻近哈德逊河畔陡峭的悬崖,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城墙设有两个大门,一个建在东河口,是船只卸货的地方;另一个建在与百老汇街的交汇口,是向北的主要陆地通道。

阿姆斯特丹的精神遗产

1581年起,享有独立主权的荷兰共和国从此出现在欧洲版图上。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冲垮了贵族与平民之间原有的严格等级界限,教会对世俗社会的控制也被大幅削弱,宽松的经济与宗教环境吸引了人们从欧洲各国来到荷兰,当时阿姆斯特丹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都是移民,荷兰的经济由此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这个自由、民主、宽容的国家给予人更广阔自由的思想空间,使人们主动承担风险,想建立自己的公司。由于当时来到荷兰的移民越来越多,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荷兰人必须要把他们的贸易延伸到更远的海域和国家,向海外探险已经成为必然。所有这些探索发现都需要资金,并具有相当的风险性。

而在阿姆斯特丹即将诞生的股份制公司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答案。其实,早在20年前的英国已经诞生了股份制公司,但那只是在严格等级制度下由几个大股东组成的公司。而在自由平等的荷兰,无论是贵族、富翁,还是平民,甚至仆人,都可以成为股份制公司的股东,大家一起承担风险,并共享收益。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来自全国的100多家贸易公司成为股东,并通过设立在荷兰6个海港城市的办事处开始面向荷兰公众发行价值650万荷兰盾的股票,其中在阿姆斯特丹发行的股票数量占到了总数的一半以上。股票的公开发行,使东印度公司迅速完成了远洋贸易的资金储备。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认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发明可能是世界过去五六百年最关键的一个发明之一。”

在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第二年,世界第一家股票交易所在阿姆斯特丹成立。受到东印度公司成功的鼓舞,其它荷兰公司也开始效仿东印度公司面,面向公众发行股票进行商业融资,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也在阿姆斯特丹诞生,它的建立让资本能够更有效地流动。

在阿姆斯特丹形成的良好的商业信用为解决商业活动中一个重要问题奠定了基础,在当时各国商人带着本国货币来到阿姆斯特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荷兰人创设了汇兑银行,它将不同国家的货币兑换成一种通用货币,这也是现代银行体系的前身。

现在,世界各地星罗密布着各种的证券交易市场,全球主要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已经超过了60万亿美元,从650万荷兰盾到60万亿美元,资本市场经过400年的发展已经汇聚成流动的海洋,而期权、期货、保证金交易、股指交易、卖空,这些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存在的概念全部诞生于此。

从本土到全球

不得不说,荷兰人发现东海岸的新阿姆斯特丹完全是一个偶然。英国探险家亨利·哈德逊先被荷兰人重金聘请,但后却不幸失踪。不过他的日记却留在了荷兰,其中记载,哈德逊的船队曾经在一条河口溯流而上,发现那条河里生活着很多海狸,而海狸皮在当时极受欢迎。

当时,荷兰主要与俄国进行毛皮贸易,用欧洲的各种货物交换俄国的毛皮,然后再将获得的毛皮卖到欧洲各地的市场上赚取利润。而当时俄国的毛皮供货量日渐衰弱,欧洲大陆上却找不到其他能大量供应毛皮的新供货商,新发现的哈德逊河正好补上了这一缺口。

直到1611年,荷兰人才由由范特韦恩霍森公司(Van Tweenhuysen Company)率领,跨越大西洋来到了哈德孙河,将探险队的航海成果转化为现实利益。经过十几年的摸索,荷兰人在美洲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皮毛交易体系。荷兰人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紧密起来,荷兰人想要尽可能多的皮毛,最好的当然就是河狸皮毛。作为交换,荷兰人会给印第安人各种各样的欧洲产品,包括刀子、金属质地的盆盆罐罐、玻璃器皿,和羊毛布料。

与此同时,一位17世纪的欧洲观察者注意到贝壳珠“对于印第安人来说适用于一切场合,就像黄金和白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一样。” 荷兰人和长岛上的印第安人的关系就是这样渐渐发展起来的,后者生产了太多的贝壳珠,所以荷兰人干脆用“贝壳之地”来指称长岛。荷兰人会用欧洲产品和长岛人交换贝壳珠,然后再用贝壳珠去和其他印第安人交换皮毛。

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商业头脑的荷兰人明白,保住新尼德兰的办法就是鼓励移民定居。此时正是荷兰最繁荣昌盛的时候,所以几乎不可能找到愿意前往美洲定居的荷兰人。但是,有一小批被荷兰人称为瓦隆人的新教徒在以土地为抵押,担保换取定居,且承诺为公司工作六年的前提下,于1624年1月底乘坐“新阿姆斯特丹号”前往哈得逊河。

新阿姆斯特丹的创立

瓦隆人的到来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荷兰皮毛交易者从此不能再随意控制海岸沿线的这些地区,从此时起,这一地区里皮毛交易都变成了公司的事业。1626年,西印度公司董事之一彼得•沙根(Peter Schaghen)给议会写信汇报说,他们花60荷兰盾从印第安人手里买下了曼哈顿岛。当时的曼哈顿还是一片荒芜之地,没有人能够想到它会发展成为现在寸土寸金的国际金融中心。而完成交易之后不久,新尼德兰的首任总督彼得•米努伊特(Peter Minuit)就将这里改名为新阿姆斯特丹,随后在城市北方修建了华尔街。

在1639年荷兰政府停止了公司的贸易垄断并引入了新的激励措施之后,新阿姆斯特丹的贸易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瑞典人、芬兰人、法国人、德国人以及其他人都来到这里加入贸易。尽管不同的移民团体之间的官方关系有时很紧张,但不同的社区也建立了贸易和婚姻联系,并找到结盟和合作的理由。

美国金融史学家约翰·戈登评论说,“荷兰人来到现在的纽约,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主要是为了发展经济。这种精神留给了纽约,纽约至今还是世界上最商业化的城市。”

依托其本土的金融制度优势,新阿姆斯特丹的商业模式更为正式,且以纸张为基础,比邻近的英国贸易更依赖于书面合同、公证协议、账簿和抵押,以及债券和期票等金融工具。为了避免商品走私,相关法律规定:所有船舶在卸货前,有义务向局长及其助手出示货物清单,并在货物到达和离开前接受检查;如果发现货物种类或数量超过清单内容,则应按惯例没收这些货物。

与此同时,所有商户每年必须带着自己的度量衡去市政厅检查,确保无误,且所有的度量衡规则和(旧)阿姆斯特丹城相同。而任何未使用规定度量衡的商户,无论其地位或国籍,一经发现将被罚款10荷兰盾,第三次违规将被关店。类似于这样的法条可以有效确保出口商品质量,并完善金融货币体系,这完美体现了荷兰商业精神所强调的平等与规范性。

与其它西欧国家的移民目的不同,荷兰人成功将新阿姆斯特丹变成了北美大陆最大的商品贸易市场,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机遇。例如Govert Loockermans1633年从荷兰来到北美时仅是一名小职员,但之后能代表Verbrgge家族的部分利益,而Oloff Stevenson van Cortlandt之前是一名普通士兵,随后在西印度公司中承担重要职位。可以猜想到,像他们这样本为“小人物”,却在北美成就事业的荷兰人不在少数,而如今的“美国梦”即是当年“荷兰梦”的进一步升华。

今天,纽约城中17世纪荷兰人留下的建筑已经屈指可数,仅有一些地区的命名还能看到荷兰语的影子,比如布鲁克林、斯塔滕岛和哈勒姆。但正如四百多年前的新阿姆斯特丹那样,纽约以它宽松的经济、社会环境和包容的人文气息同样不断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荷兰人用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特质为全球订立标准,彰显了一个城市可以如何用企业家精神影响整个世界。而每日早晨从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传来的开市钟声,则是对其建立的金融制度和契约关系的最佳纪念。

正如纽约市长在为纪念美荷400周年友谊所建造的新阿姆斯特丹展亭揭幕时所说,“纽约市今天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对任何寻求更好、更自在生活的人都张开它的怀抱。纽约市深深感激荷兰,因为荷兰人在纽约市创立之初就将宽容和慷慨的精神渗透于此。”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