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带你体验虚拟洪水,各国联手望实现节能减排大计

▲ 图片来源:giphy

▲ 图片来源:giphy

荷兰在线中文网 文 | Nancy H. Chen

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Daan Roosegaarde)曾因发明了由雾霾尘埃微粒制成的“雾霾戒指”而被中国人民所熟知,另外,他还设计了“水之光”项目,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向世界展示了气候变化可导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以及给大城市带来的洪涝灾害。

▲ “水之光”设计项目,图片来源:罗斯加德工作室

▲ “水之光”设计项目,图片来源:罗斯加德工作室

▲ “水之光”设计项目,图片来源:罗斯加德工作室

▲ “水之光”设计项目,图片来源:罗斯加德工作室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好莱坞曾出品的科幻电影——《未来水世界》。片中两极冰川融化世界变成一片汪洋,幸存下的人类只能在海上生存。

气候变化作为全球热点议题,对水资源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除了人们熟知的冰川消融与海水倒灌之外,还有全球水资源的短缺与地区水资源不均衡。

▲ 北极熊因为气候变化被困浮冰,图片来源:cocoparisienne / pixabay

▲ 北极熊因为气候变化被困浮冰,图片来源:cocoparisienne / pixabay

基于此,人们不禁会问:目前的全球治理是否足以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帮助人们应对“未来水世界”?本文将梳理今年发生的水灾,并结合近期的国际谈判,带你一探究竟。

现实是“水世界进行时”, 全球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虽然现在的地球并没有变成科幻片《未来水世界》中的样子,但鉴于2018年在全球范围内水灾频发,所以人们的担忧显得并不多余。

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袭击亚洲,造成东南亚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以香港为例,“山竹”导致当地树木倒塌、洪涝蔓延、交通瘫痪。另据新华社报道,山竹在内地产生巨大影响,导致245万人需要疏散,6人死亡,损失总额达到136.8亿元人民币。

▲ 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图片来源:CCTV4

▲ 超强台风“山竹”袭击香港,图片来源:CCTV4

受气候变化影响强烈的青藏高原,近50年间升温幅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被称为“亚洲水塔”,孕育十余个国家逾20亿人口的青藏高原冰川正在全面退缩、加速消融。今年10月新疆冰崩引发冰川泥石流、山体滑坡和堰塞湖。这一系列灾害造成6千多人受灾,上万人受影响。

今年的欧洲也不太平。10月至11月份的洪水先后席卷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葡萄牙五国。欧洲城市洪水共导致69人死亡,仅法国的财产损失就高达两亿欧元。

一边是洪水猛兽,一边是水资源短缺。非洲面临干旱困扰多年。今年上半年非洲开普敦上演了严控用水、险过“零日”水荒的城市惊险剧。当局通过计划经济的强制手段,大幅削减市政用水,同时紧急调配农业用水,并限制370万居民每人每天用水量不得超过50公升。 

随着全球降雨模式不确定性的增加,被称为“水之国”的荷兰受今年高温影响,也开始出现轻微的全国用水短缺。虽然居民饮用水不受干扰,但为确保水资源在全国均匀分布,荷兰出台“地表水禁令”对农业用水加以限制

管它洪水滔天?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在国际会场上角力

今年12月初于阿根廷举办的G20会议,除了贸易战焦点之外,另一焦点即为气候变化。最终美国在气候及移民问题上没有同其他各国达成协议。其余19国都表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支持2016年11月4日生效的《巴黎协定》内容,而美国则重申了退出的决定。

G20会议后,荷兰首相吕特发推特写道:G20刚结束。回顾过去两天讨论的贸易与气候议题,我们再次重申了国际多边合作的重要性。

12月2日至15日,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召开。该会议被称作《巴黎协定》2.0版,由于《巴黎协定》作为制度框架,需要进一步落实其中各项条款要求,所以此次会议要求全面对接《巴黎协定》中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要素, 以落实全球升温控在2℃的目标。

该国际气候谈判一如既往,呈现两极分化:一边是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单边主义,一边是就要管住洪水滔天的全球化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多边主义。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今年发布的1.5℃特别报告在会场多次被提起。据估计,如果全球平均升温幅度由2°C降至1.5°C,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人口数量将会下降4.2亿,3亿多人的缺水问题也将得到缓解。该报告为全球气候行动设立一个更高的目标:2050年全球必须实现净零排放,以达到本世纪末控温1.5˚C。

▲ 全球升温1.5℃与2℃的区别,图片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 全球升温1.5℃与2℃的区别,图片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12月8日,会议现场讨论欢迎IPCC1.5℃特别报告的议题,被科威特、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以及美国组成的石油联盟否决。美国代表团甚至于12月10日在波兰会场发表了一篇赞美化石燃料优点的演讲,遭到了哄堂大笑和抗议。

同一天,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联合发布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并共同成立全球能源互联网智库联盟。该行动计划从发展形势、减排方案、对接思路、各洲行动、治理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的系统方案,体现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低碳发展的雄心与决心。

▲ 全球能源互联网全景图,图片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官网

▲ 全球能源互联网全景图,图片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官网

今年的联合国气候谈判在美国严重拖后腿的情况下,最终全体一致通过了实施《巴黎协定》所必要的细则,不过全球政策能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说好到2100年控制升温2˚C,但全球已升温1˚C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limate Action Tracker)最新的年度报告显示,即使所有政府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目标定得太低),到2100年全球升温将达到3.0˚C,是三年前在巴黎达成的1.5˚C限值的两倍。目前全球升温已达1˚C。

▲ 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预测,图片来源:气候行动追踪组织

▲ 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预测,图片来源:气候行动追踪组织

2018年联合国《排放缺口报告》分析指出,二十国集团国家中只有巴西、中国和日本有望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显然,一切照旧情况下(Business As Usual),本世纪末控温2˚C的目标岌岌可危,1.5˚C的目标在当前国际政策与现实情况对比下更难以完成。因此波兰气候大会明确各国在2020年更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1.5 °C以下,这样就可以明显降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与影响。

除G20与联合国气候大会外,今年9月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主办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展示了另一种自下而上的全球治理模式。全球六大洲与会各方宣示要“把全球气候治理雄心带上新台阶”。

美国特朗普政府层面否定气候变化,退出《巴黎协定》,但美国次国家层面的气候行动如火如荼,与全球多边合作结合起来。目前美国有超过3500个州、城市和企业承诺支持《巴黎协定》。

▲ 美国各界表态“我们还在”,图片来源:“WE ARE STILL IN”官方推特

▲ 美国各界表态“我们还在”,图片来源:“WE ARE STILL IN”官方推特

国际能源行业、航空船运都已经设立行业目标,积极以技术和商业驱动减排行动。全球时尚界、世界体育届也在波兰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也发布气候行动宪章与纲领,设立行业气候行动。气候行动,越来越呈现全民总动员的模式。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一手节能减排,在于解决根本问题;一手气候适应,在于适应变化了的全新水世界。荷兰海牙正式创立的全球适应委员会,标志着气候适应的国际合作与区域联盟。

全球治理尚未到位,但超越国家之外的国际城市、企业、媒体、基金、社团和国际机构已经开始采取减排与适应行动,积极应对。

借用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的感悟,他说:“我创造艺术。因为每当我看向窗外,我都不认识这个世界了。二氧化碳、交通拥堵、海水上涨……只等待政府或政客于事无补。我试着创造艺术,向你展示我们可以创造未来。”

更多罗斯加德工作室的精彩内容可以访问:https://www.studioroosegaarde.net/

作者 | Nancy H. Chen

中荷资深法务、气候变化专家。自2004年作为独立观察员参与联合国气候谈判,曾任职国际绿色和平气候能源部,国际红十字气候中心气候适应研究员。现为中荷新能源、高科技、贸易行业资深法律顾问。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