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博物馆另辟蹊径 实现多维度文化创新

(荷兰在线中文网)《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播出,就博得了满堂彩。具有敏锐嗅觉的故宫博物院开始售卖起具有故宫元素的商品,类似于千里江山图手机壳、高足点心盘、万事如意书包都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故宫文化就这样润物细无声地扎根在中国国民心中。

事实上,大洋彼岸的荷兰博物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荷兰国立博物馆就曾在13年推出Rijksstudio项目,在当时也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简单来说,博物馆开放了许多高分辨率的艺术作品的版权,意在鼓励公众积极传播这些艺术作品,甚至也非常欢迎人们将艺术作品印在文具、服装、盘子上。

馆藏主任塔科·迪比茨(Taco Dibbits)在接受采访时开玩笑说:“如果人们想在厕纸上印弗美尔的传世神作,我倒宁可他们印一个更清晰的。”

这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认知背道而驰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但出乎意料的情况出现了,开放版权之后,荷兰国立博物馆的访问量直线上升。原来,在网上欣赏了艺术作品后,人们会按捺不住想要观摩原作,公众对于博物馆的热情空前高涨。荷兰中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荷兰博物馆的总访问量已高达3440万,比2015年增长9%,约有10%的博物馆的年访问量超过100万人次。

除了开放版权这一“惊世之举”之外,荷兰人还有许多让人不禁拍案叫好的小创意。

▧ 博物馆不仅仅是健全人充电的场所

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人,博物馆都是极好的充电场所,但这样的体验对特殊人群来说未免有些奢侈。不过在荷兰,此类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改观,因为博物馆兼具教育与社会关怀的功能于一身。

荷兰的梵高博物馆中就有专门针对盲人或视力受损人群的特别服务——感知梵高。技术人员利用3D技术复制了一幅新的向日葵画作,特殊人群可以一边聆听着解说,嗅着花朵的味道,一边通过触摸感知绘画大家的笔触。这一人性化的设计博得了无数好评,令人欣慰的是这个并非噱头的服务将会永驻博物馆内。

除此之外,荷兰还有一座疯狂博物馆(Het Dolhuys),展示了精神病人的治疗与研究历史,并质疑了人们对于“正常”的定义。设置这座博物馆的目的在于让普罗大众更全面地理解精神病人的世界,并尝试去接受这一特殊的群体,消除歧视。同时,博物馆还与精神病院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已经康复的病人可以在博物馆内工作,实现从精神病院到社会的平稳过渡。

▧ 搭乘数字化列车的博物馆打造个性化服务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种种挑战,为了更好地贴近民众,荷兰的博物馆绞尽脑汁打造出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推出了“城市基因展览”(Amsterdam DNA Project),一改之前的站在作品前被动接受信息,民众可以通过可携式平板观赏阿姆斯特丹的历史。与此同时,博物馆也非常欢迎观众提供自己的知识,打破原先的单向填鸭式教育,实现双向的信息交换。这种创新式体验服务一经推出,受到了民众的极大欢迎。

荷兰中央博物馆也曾对自己的网站做了新的改版,用户可以在博物馆巨大的库存内随意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其中还包括那些很少展出的作品,这不禁让很多用户心中暗喜。另外,在网页上有个永久存在的圆点,它会将很多看似毫无关系的内容联系起来,突破用户思维上的壁垒。

▧ 荷兰揭示梵高鲜为人知的日本情结

荷兰博物馆的与时俱进还体现在与其他国家的博物馆及组织的合作上。许多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把注意力仅放在维护现有的艺术作品上,他们还想要拓宽艺术作品的深度内涵,并探索作品赋予这个时代的特殊意义。许多如雷贯耳的艺术作品在经过“旧坛装新酒”的处理之后,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譬如,不满足于梵高作品现有的高度,荷兰决定对这位艺术家展开另一个维度的探索。目前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正与三家日本博物馆合作推出一个名为“梵高与日本”(Van Gogh and Japan)的展览。

梵高是一个从未涉足过日本的画家,但是他的作品却与日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因为梵高早年在法国时,接触到了传播至欧洲的日本艺术作品,并对日本浮世绘绘画技巧产生了浓厚兴趣,日后梵高也逐渐将日本元素糅合进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对于梵高而言,日本版画赋予了他新的视角来欣赏这个世界,这就不难解释他对日本的迷恋。而这个展览就为很多梵高迷展示了梵高画作背后不为人知的小故事,构建出了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梵高形象。

荷兰的博物馆是有生命的,在历史的洪流中,人们不断探索博物馆该如何避免与时代脱节,沦为干巴巴的展示平台。弗兰斯·哈尔斯博物馆的馆长安·德梅斯特(Ann Demeester)就曾经剖析过博物馆的深层价值,即博物馆需要以艺术家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多有意义的、新奇的故事。至于为什么选择艺术家这一身份,是因为相较于艺术史学家,艺术家有更多的自由度,能够跨越时间、空间、文化等多重界限,建立新的联结。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荷兰的博物馆都以焕然一新的样子出现在了民众的面前。

除了上述的博物馆外,荷兰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博物馆,小编在此为大家再推荐几家,如果种草了就快去打卡吧!

☞ EYE电影博物馆

EYE被誉为荷兰的电影记忆库,致力于展现电影最迷人的一面。

官方链接:https://www.eyefilm.nl/en

☞ 人体博物馆

身体是我们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部分,能够满足民众想要近距离观察人体是如何运作的愿望。

官方链接:https://corpusexperience.nl

☞ 科技微生物博物馆

微生物博物馆向民众普及人类与微生物之间其实存在许多正向关系。

官方链接:https://www.micropia.nl/en/

☞ 奶酪博物馆

荷兰人对于奶酪的热爱不言而喻,博物馆展出了荷兰独特的伊丹奶酪和豪达奶酪,馆内的互动式体验将让民众更好地理解荷兰人与奶酪结下的不解之缘。

官方链接:http://www.kaasmuseum.nl/en/

☞ 音乐盒博物馆

馆内的乐器在无人演奏的情况下自己倾泻出美妙的音符;更有意思的事,家长们还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开难忘的生日派对。

官方链接:https://www.museumspeelklok.nl/

参考资料:

本文分别参考了荷兰在线Louis Hothothot的《是什么让“梵高美术馆”成为全球的票房冠军?》及《荷兰国立博物馆用互联网精神点亮古代遗产》、汤溪Sissi Tang的《创意产业经济如何倒逼荷兰博物馆创新》以及oLaCola的《荷兰有个非正常人类博物馆,里面都放着些啥东西?(组图)

 

本文来自荷兰在线中文网,

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如有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