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城市设计为水创造空间而不是围堵

由于荷兰地势低洼,水位上升会造成很多麻烦。 

在荷兰奈梅亨(Nijmegen),以水资源管理闻名的荷兰人换了一种思路,决定接受水位上升,顺应自然,结果出乎意料。

▲ 涨水之后被淹没桥梁设计图

这是一座链接瓦尔河堤岸和河中绿地的桥,叫做Zalige Bridge。按照通常的理解,当河水水位上升时,河中心的绿地完全被淹没在水里无法通行,阻碍了两岸的人员往来。

▲ 洪水期间通行无阻

怎样才能不修建一座跨度大的桥梁,却可以在涨水的季节让行人和往常一样自由通行呢? 设计师通过地势的独特性进行分析,决定不仅要设计出一个通道,而是让它也变成景观的一部分,这个景观还会随着水的流动而变化。

▲ 枯水期的桥梁两边

在不涨水的时候,河畔修建的石墩是椅子和护栏,也是路线的引导。 洪水泛滥的时候,这一设计的优势就体现无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它即是景观也是,也是人道路,更是水的路径。

▲ 人、风景与道路融为一体

Zalige大桥已在2016年3月开放,它刚刚经历了建成以来最大的考验——2018年1月10日,水位涨到了15年来的最高水平,道路依然畅通。

▲ 远处是大跨度机动车桥梁

荷兰长期以来在处理水资源方面都是先驱,以前都是修建大坝将水围在湾区;近几年政府正在改变思路,为即将到来的水创造空间。 这一思路已经在2006年成立的“为水创造空间”的项目中实施,Zalige大桥就是30个项目中的一个。

▲ “水”与“生活”

这一项目将致力于发掘城市与水“共生”的模型,而不是将水拦在外面。这个为期十年的计划还包括扩宽河道和重新安置居民。 看了荷兰的例子,说说你所在的城市是怎么样和“水”打交道的吧?

(作者:Amy Frearson,照片来自Dezeen)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