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改造家:看荷兰设计师如何把老教堂变成现代住宅

文/吴琼
对于旧建筑的改造创新,荷兰设计师不时有新颖之作。一座位于荷兰鹿特河边的木教堂,在建筑师路德· 菲什尔和彼得· 布尔的巧妙构思下,变成了一幢宽敞明亮舒适的私人住宅,其简洁而现代的风格让人误以为是一幢新建的私宅。

(荷兰建筑师将七十年前的木教堂改建成一幢现代住宅)

在荷兰鹿特丹近郊的鹿特河边,有一座建于1930年的木教堂。建成后不久,教堂就失去了其宗教场所的功用,而变成一间修理和出售汽车的汽车修理厂。前不久,这幢房子被一户人家买下,主人希望将它变成自己的住宅。荷兰建筑师路德·菲什尔(Ruud Visser)和彼得·布尔(Peter Boer)接下了这个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并将它改建成一幢适合四口之家的住宅。对于旧建筑的改造创新,近年来荷兰设计师不时有新颖之作。他们非常擅长在旧建筑内做文章,保留建筑的旧观,里面则完全是当代风格,大到艾尔米什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分馆、布雷达平面设计博物馆,小到这幢刚刚完成的教堂住宅,均体现出荷兰设计师在旧建筑翻新改建方面的卓越水平。

(从河对岸眺望,原来的教堂变成了一幢现代化的尖顶住宅)

这个老教堂邻水而居,鹿特河从屋旁潺潺流过,景色怡人。整个建筑空间达三千立方米,是荷兰普通人家居住空间的六倍。对于这样的案例,普通设计师可以做的是:把寻常的家居室内设计案例重复六次,或者在老教堂里建造二十个房间,密密麻麻地塞满整个空间。

(房子邻水而居,鹿特河从屋旁潺潺流过,景色怡人)

但对于路德·菲什尔和彼得·布尔来说,他们想做的是给旧教堂带来焕然一新的新面貌。自从接手这一项目,两位设计师就决定为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设计一处“普通尺寸的豪华住宅”——在老教堂的这一建筑体内,重新建造一个家园,而这个家将是位于教堂内部的独立“立方体”,这样,当人在房子里走动时,就好像走在教堂里一样,时时让人感觉到建筑原本的整体空间感。

(建筑师们在旧建筑内构筑了另一个建筑,一楼为开放式,二楼则相对私密)

建筑师在教堂的正中间新建了一个两层楼结构的住宅,在其顶部与教堂原有的拱券完全融为一体。一楼是客厅、厨房、餐厅等公共空间,每个空间都向周围敞开,只有一些隔断来分隔不同功能的空间,使它们看似有一定的范围,无形中却又向周围伸展。因此整个一楼既是一个整体,又区划分明。相对于一楼的开放,二楼则完全封闭,每个房间各有窗户与外面相通,或与一楼大厅相通。开在天花板上的天窗给房间带来明亮光线,而与建筑大空间相通的客房则使卧室与外界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一楼集中了一些公共区域,保留着原来的木质拱型)

这个独立“立方体”营造手法现代,以直线条、白色或浅灰色调,和教堂的木质拱型形成对比。

(设计非常现代,与旧建筑的衔接十分流畅)

对于建筑师来说,最难处理的是教堂深处的十字型部位,这里有原来牧师布道的讲坛处,还有一处深九米的唱诗席。路德·菲什尔则彻底重建了这一部分,并将之改建得非常现代。这一部分建筑紧靠河边,于是建筑师索性将依河的一面墙壁改成从地面直达天花板的落地门窗,将周围的美丽景观都融入到住宅中。而且建筑师特地让这片区域完全空置,与室内新建的“立方体”也保持一定的距离,左右两侧的大格子玻璃窗被保留了下来。于是,原来教堂的十字型部分成为整个住宅的过渡地带——从室外的亲水平台过渡到室内的私密空间。从客厅可以透过玻璃门窗,看鹿特河上流动的风景。而从河对岸眺望,原来的教堂变成了一幢现代化的尖顶住宅,大面积的玻璃门窗和百叶窗既为住宅带来明亮现代感,又保留一家人居家生活所需要的开放与私密。只是在建筑的外观上,从房子的正面和侧面都尽可能地保持了1930年代的旧观。历史感与现代感交汇在鹿特河边。

(荷兰在线转载自ANJIA Magazine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