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的设计
始于敢于挑战常规思维
比如不能踩的地毯
如今设计界流行“脑洞大开”的说法,究竟何为开脑洞?直白点说就是得敢于挑战常规思维,比如荷兰的家居工作室“我们做地毯”(We Make Carpets)专做不能踩的地毯。比如这一件led灯地毯,更准确地说:它就是一件灯光装置。它是由一万两千个led灯组装而成(这个作品参加了今年的北京国际灯光艺术节)。实际上,它还可以互动,观众可以通过一个ipad程序来控制、制作地毯的图形。看,用手指在ipad程序上划过一道线,地毯上一排灯亮了起来;在ipad上画出一个方块,一大片灯亮了;画一个三角形,没错,灯亮出了一篇三角形的区域;想做一些复杂点的图形吗?只要耐心点,只要你有细节,地毯就能显示给你。还有链接led灯的电线,柔顺地垂在地上,很漂亮,不是吗?
这件地毯设计融合了高科技,实验性、互动性、纯手工、美感、和大工作量。一经完成,就获得了诸多赞誉,“脑洞大开”的赞誉是免不了的。
这个脑洞大开的工作室--“我们做地毯”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只有3个人,现在也是。他们的设计都是手工的,抗拒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另外最有特色的一点,是材料都来自身边的日常用品,比如在公园聚餐的时候,她们想到了用面条做地毯;过节日的时候,花花绿绿的糖纸又给了他们创意;还有一次性勺子、回形针、咖啡杯子、矿泉水瓶子、自行车零件,等等等等,都成了他们做作品的材料。
当然这些设计并不是即兴而来的“脑洞大开”,而是理性的调研,再设计的结果。在东京21-21美术馆的这个设计展览中,他们的工作就很具代表性。
他们先在安藤忠雄设计的这座美术馆里调查,发现建筑的冰冷和灰色的质感很冷酷,于是决定用他们一贯擅长的色彩斑斓的风格,来改变建筑本身的气氛。然后他们又做了第二轮调研,日本的什么材料最有代表性呢?这个调研对他们来说很刺激,因为他们知道,这下又有新的材料和尝试了,这一定是欧洲没有的,一定是日本独特的,而且一定是草根的。在第三轮调研的时候,他们把材料选择的目标锁定在100日元以下的低价商店中。最后他们选中了典型的日本用具––S挂钩,数量是8千个,颜色是粉色、蓝色、黄色。
对了,一定要补充一点,他们的材料多是草根的,永远草根的东西是最生动的。这些材料和大众最贴近,是带着平凡的大多数人的体温的一种物料,大家每天都在和这些材料打交道,但是缺少“打开脑洞”的创意。追求民主的德国先锋艺术家博伊斯早在60年代的时候说“人人都是艺术家”,因为今天的艺术家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达上帝声音的使者,尽管在漫长的古代社会,艺术家这一角色根深蒂固。当代社会将创作的自由和权力赋予了每个人,有了创意,用最平凡的材料,最简单的技术,也可以创作出新的、美的、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来。“我们做地毯”工作室的理念和博伊斯是一致的:只有有耐心,谁都能完成这些奇思妙想设计,设计作品不再仅仅是设计师的专利,人人都是设计师!
还有这一件回形针地毯,也是大制作,用了6万5千个回形针,6种不同的颜色,排列成一个两米大的抽象的地毯,千万不要踩呀!
现在说说图案的设计,这些图形的设计,灵感大多来自古典的装饰,经过几何化的处理之后,更加简洁和现代。当然,这些图形的灵感在欧洲绝对是俯拾皆是,弗莱芒装饰、巴洛克装饰、文艺复兴风格,等等等等,只要在阿姆斯特丹的街道上走一走,装饰和设计的历史就是一本展开的书。这也是为什么3位设计师闲暇了就喜欢旅行和漫游城市的原因。
最后,我们看看这件中国纸伞地毯,6000个,组成了一个3米宽、两米高的色彩斑斓的毯子,干脆挂在墙上,应该叫壁毯吧!这件作品,成本在100欧元以下,但是已经被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奢侈品店高价收购了,现在它长期悬挂在街头的橱窗里。可见,“我们做地毯”工作室,这个实验性的、年轻的、playful的工作室,已经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我们做地毯”工作室从来不用高大上的昂贵材料,但是设计出的成品却呗博物馆收藏、被高档商店购买,这就是设计的价值吧!换句话说,设计赋予了平凡的材料以昂贵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