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瓜裂枣

欧洲人为什么放着光鲜的蔬果不吃而去吃“歪瓜裂枣”

 



曾几何时,

欧洲超市的瓜果蔬菜,

都是大小均匀,光鲜水灵;

然而风水轮流转,

如今“歪瓜裂枣”却越来越流行,

这到底是为什么?



国内的朋友来到欧洲,可能都会注意到整个欧洲超市的瓜果蔬菜都是大小均匀,光鲜水灵,见不到样子寒碜的。本来,蔬果采摘出来,有些相貌不济是正常现象。但在荷兰,连锁超市和公共集市这些主要蔬果供应渠道,都拒收“其貌不扬”的蔬果,这是为什么呢?



近乎偏执的欧盟规定
这源于近20年来欧盟成员国一直恪守“欧盟新鲜瓜果市场规范”,禁止卖相不好的蔬果上市销售。如,黄瓜不能过弯,香蕉又不能太直,有两个插脚的胡萝卜、有疙瘩的土豆都是禁止上市的。

让我们来看看这规定有多严格和细致:

欧盟将蔬果分为3个等级:特级,一级,二级。蔬果形态要满足这三个级别的要求才会被允许上市。

先说黄瓜。

欧盟“一级黄瓜”的标准是:外形相当好,几乎是直线型的。黄瓜每10厘米的长度里,最大弯曲弧度不能超过10毫米。“二级黄瓜”的标准是: 稍微弯曲,黄瓜每10厘米的长度里,最大弯曲弧度不能超过20毫米。这只是对黄瓜弯曲度的规定,还有对黄瓜表面色泽和有无瑕疵的规定,如,黄瓜表皮绿色退浅,大概占瓜体面积多少就禁止上市了。


欧洲市场上的黄瓜大小一样

再说苹果。

任何直径小于50毫米或单个重量低于70克的苹果不能销售。果农常会收到这样的退货原因:670个苹果比要求的单个70克轻1-2克!如此一来,这些苹果只能被送去加工厂做果酱或是酿酒,而这类不直接售给消费者的苹果收购价比超市要低20-100倍不等,纯属贱价卖。再加上要将这些苹果送到加工厂还需运输费用,为了节省成本,很多果农干脆选择让蔬果腐烂。


欧洲市场上的苹果“颜值”高

因为这个欧盟法规,每年有成千上万吨的蔬果被浪费。据统计,荷兰每年大约有20%-40%的不同种类蔬果因为外形不达标而无法上市销售。

观念的转变
近几年,由于欧美经济危机食品价格高涨和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浪费问题。

2009年7月起,欧盟取消了对胡萝卜、茄子、黄瓜和洋葱等26种蔬果的外观限制,不过它们必须贴上“自行加工和烹饪后使用”的标签;而针对苹果、草莓、西红柿等10种蔬果的外观限制仍然保留。


欧洲超市里的蔬菜尺寸大小整齐划一

很多人不理解为何欧盟没有彻底废除对蔬果的外观限制。其实,只要保留对蔬果的卫生、品质、污染、健康等法规就够了。吃蔬果,最重要的就是新鲜的口感,至于苹果小点轻点,表面红色分布是否超过75%这些外观限制就显得太偏执了。

荷兰最大的超市连锁店Albert Heijn做过一个问卷调查,有65%的消费者表示只要价格便宜些,完全可以接受外形欠佳但依然新鲜可口的蔬果。于是从2014年起,该超市及旗下所有超市品牌开始销售卖相不好的苹果、梨、甜椒,近期又新增了“分叉”的胡萝卜,销售业绩很好,用实际证明“以貌取蔬果”并无必要。


荷兰最大超市连锁品牌Albert Heijn推出的“歪瓜裂枣”系列

创新企业纷纷加入解决浪费
不少创新企业和产品纷纷应运而生,旨在从各方面入手解决蔬果和食品的浪费问题,有体验型改变消费理念和食品供应链的企业,也有从科技入手减少食物腐坏和延长其储存寿命的。

许多机构着眼于转变消费者对果蔬外形的苛求。长达20年,不少欧洲人已被欧盟的食物外形规定“洗脑”了,认为蔬果就该尺寸统一,外形美观,包装整齐,殊不知给每根黄瓜都加上塑膜也是一种额外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压力。人们该懂得,蔬果的外形是一种选择。若某人不接受表面上有指甲印的苹果,可以选择不买,但是订一个法规禁售有指甲印的苹果,就太浪费了,毕竟也有人不在意购买有些瑕疵的苹果。

这些机构会让消费者免费品尝卖相一般的蔬果,让其知道除了外形,味道才是王道。它们建立了农场展示和销售平台,让大众可以根据接受度和喜好直接从农民处订购外形欠佳的农产品。蔻蔻公司和家里的苹果都是从这类农场订购的,体型比超市卖得小些,但是味道甜美并带着苹果特有的淡淡酸脆感,价格比超市的便宜至少1-2倍,何乐不为。



长歪了的蔬菜
 

荷兰Albert Heijn超市特邀英国著名厨师和烹饪推广家杰米.奧利弗(Jamie Oliver)与其合作,教大家处理“不好看”的蔬果,用其做出美味的沙拉和菜肴。

两个鹿特丹女孩创立了名叫“弯黄瓜”(Kromkommer) 的社会企业,认为将卖相不好的农产品保留在食品供应链中,可以节省很多耕地、能源、人力和财力。为此,她俩开始促进供应链中农民、批发商、超市和消费者等各方配合,用常识教育说服各个环节接受“歪瓜裂枣”,让其知道品相不好的蔬果并不影响口感和营养价值。


“弯黄瓜”公司用长歪的蔬菜做汤

她们也和小农场合作,用“丑陋”的蔬菜生产了瓶装天然鲜汤等产品,业绩很好,已有基金会帮助其开发此类产品线,形成可持续流动性食品供应链。

高科技介入,和食品企业合作,大都是从保持食品质量、延长储存期入手。在新鲜的蔬果被食品饮料企业收购并制成产品的过程中,浪费问题主要体现在保鲜时效上。Hoogesteger是荷兰鲜榨果汁的龙头企业,每年生产1700万升各类鲜榨果汁。可以说,它也是欧洲唯一大批量生产真正鲜榨果汁的公司。荷兰周边国家的所谓榨果汁,都是用浓缩果浆兑水并灭菌制成的。这种浓缩果浆制成的果汁叫“鲜果汁”,在欧洲超市属于便宜货,甚至比某些纯净水和气泡水便宜,这和国内情况相反。

Hoogesteger是荷兰鲜榨果汁的龙头企业

Hoogesteger公司则一直是生产纯原味鲜榨果汁,不加水,也不用巴氏灭菌法影响果汁口感。大家可能不相信,在很长的时间里,除了荷兰外的其他欧洲国家,超市里都没有大量的真正鲜榨果汁出售,原因就是鲜榨果汁的储存期过短。Hoogestege出品的鲜榨果汁最初只有8天保鲜期,这是从出厂、运输、超市上柜到消费者饮用的时间。常常超市上柜时,果汁已必须在2-3天内饮用了,一旦逼近保鲜时限,顾客就不会购买了。据统计,有17%的鲜榨果汁会由于保鲜时效逼近而惨遭废置。另外,即使8天的鲜榨果汁保鲜对荷兰市场够了,但是要想出口就会由于果汁变质造成浪费,无法操作。于是,Hoogesteger公司与荷兰Wageningen大学合作,用“高压脉冲电场”这种对液态食品非热处理的技术来对鲜榨果汁进行抑菌处理。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将“细菌活力开关关闭”一些时间,不会影响果汁原味口感,也不会破坏其维生素和营养成分。如此一来,鲜榨果汁可保存21天。如今荷兰的鲜榨果汁已经出口于德国和比例时的超市销售,也因为保存期增长被更多的荷兰餐厅订购。

一些非盈利的慈善救济机构,如,The Salvation Army荷兰分部,本就打着“用剩余食品做出美味佳肴”的理念,收购“残次”但品质好的蔬果食品,用此做出成品和半成品的食物,分发给弱势贫困的群体食用,如,孤寡老人、未婚先孕的少女妈妈和瘾君子。

这些方式,都是从各个环节增加“歪瓜裂枣的利用度,减少浪费,食尽其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荷兰姑娘的“弯黄瓜”行动
卖“剩菜”做的饭,这群年轻人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鹿特丹热带游泳馆华丽变身世界最大都市温室
在阿姆斯特丹,剩面包就这样浴火重生了
梦想家 | 他开了荷兰首都最潮的一间餐厅后却跑去种菜(视频)
 

魏蔻蔻
魏蔻蔻

魏蔻蔻,生物科学博士,定居荷兰,负责医药专利申报及市场拓广,写作分享中西文化异同,评论欧美医药形态。自办原创微信平台微蔻 (WeikoMagazine)。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Error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