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

王中原:川普的言论迎合了谁?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近日美国大选再掀波澜,共和党党内候选人川普在竞选集会上面对支持者断言奥巴马是穆斯林、且非本土出生的美国公民时,不仅没有在深知实情的状况下现场予以纠正,而是笑说“糟糕的事情总是在发生”,并且在事后的采访中坚定地宣称,自己“没有义务为奥巴马辩护”。

而事实是,奥巴马根本就是一位基督徒,并且2011年面对各方质疑时就公开过自己在夏威夷出生的出生证明。更严重的是,他没有纠正支持者对穆斯林的深切敌意,即便奥巴马是穆斯林,为什么穆斯林就不能当总统呢?为什么穆斯林就应该成为一个问题呢?此项遭到民主党以及共和党候选人的齐声批评。

其实关于奥巴马是穆斯林的谣言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总统大选时《纽约客》就出过一期以奥巴马一身穆斯林装扮为封面的杂志,遭到社会广泛诟病。当年在麦凯恩的竞选集会上也有支持者质疑奥巴马的真实身份,但被麦凯恩制止并纠正。最近的调查显示共和党支持者当中仍然有43%的人认为奥巴马是穆斯林,同时有28% 的人认为奥巴马压根不是在美国出生的。为什么如此明显的政治谣言却在选举中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在铁的证据面前仍然有人坚持自己的判断?

不仅在奥巴马的信仰和出生问题上,在刚刚结束的共和党党内初选候选人的辩论中 ,川普的很多言论也都与事实不符。例如他宣称婴幼儿接种疫苗导致后来的自闭症,随后美国儿科学会出面呈清科学研究已经证明疫苗接种与自闭症没有直接关系。再例如,川普号称竞选动用的都是自己的钱、没有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捐助,但是打开其个人竞选网站,赫然可以看到选举捐款的栏目(接受10到2700美金不等的捐助)。 此外,根据政治辟谣网站“politifact.com”的统计,在川普28项受检验的言论当中,有高达75%的言论是错误的(其中13%大部分错误的,45%明显错误的、17%纯粹一派胡言),剩下的也只是大部分正确或一半正确。



为什么选民会支持这样一位连基本事实都搞不清的候选人呢? 在接受NBC采访时一位川普支持者的话很值得玩味:“我并不在乎这些琐碎的事实,我只在乎川普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些选民选的是一种“立场”、“姿态”和“情绪”,事实本身以及用来支持这些立场的证据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体会了我的感受、表达了我的立场、宣泄了我的情绪。也就是说,选的不是那个说对话做对事的人,而是那个让我感觉“爽”的人。

你可能会说,这些选民太不理性了、太意识形态化了、甚至有点脑残。但政治事实是,在所有的选举当中都有一批立场和意识形态先行的人,通常这些选民分布在”左”与“右”政治光谱的两端,被认为是一个政党原教旨立场的铁杆捍卫者。问题是在长期奉行“中间选民策略”的两党独大的选举当中,这部分选民常常被忽略,因为对于该政党的候选人来说“反正你们是我党的铁杆支持者,我不用担心失去你们这个票仓,因此我所有的言论和竞选策略只要讨好那些还没有决定最终投给谁的中间选民就行,他们才是我最终当选的保障”。

因此,虽然这些选民是一个政党最忠实的支持者,但往往也是对讨好中间选民的本党候选人很不满、甚至恨铁不成钢的那批人,他们觉得这些狡猾的候选人总是说一些不痛不痒、含糊其辞的空话。好不容易出现一位不顾个人形象、不随意讨好大众、立场鲜明、敢于放炮、不按常理出牌的候选人,这些选民顿时觉得出了一口恶气,“终于找到帮老子说的人了”,瞬间在选举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和情感投射。至于他说的那些是不是事实,根本就是技术性问题的小事,最重要的是他让我“爽”到了,让我感觉受到了理解、关注和尊重,“我们是有态度的人!”。

这是两党独大的选举政治在多元社会下的必然结果,极端政治立场的选民在奉“中间选民策略”为黄金法则的选举中往往找不到完全代表立场和情绪的候选人,又无法像多党制下那样投给跟自己立场更接近的其他政党,平时国家政策也较少考虑自己的感受。因此当党内初选阶段跳出某位较极端的候选人时,他们往往如获至宝、仿佛找到了“soulmate”,“有种被爱的感觉”。哪怕他说了错话做了错事,那也是最好的、最懂我的、最值得支持的,“别怪我不懂真,只是我爱太深”。

这种现象在台湾的选举中也经常出现,很多选民对候选人的信任不是建立在候选人是否说了实话上,而是建立在候选人有没有帮我说话或者我喜不喜欢上。如果不是我的立场和偏好,哪怕你说的都是金纲铁律的事实,我也不会信任你。因此“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有时这根本不是“摆事实、讲道理”的政治竞争, 而是“找爽”和“宣泄立场”的政治配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立场)

更多跟选举有关的文章:
英国大选:不仅是一场选举,而且是好几场战争
“特朗普现象”:政治家一定需要政治正确吗?
英国大选民意调查为啥错得这么离谱?

王中原
王中原

文/王中原 莱顿大学博士生,研究比较选举、议会制度和比较威权政治。“生在变革的年代是幸运和不幸的,不幸的是你需要承担变革的代价,幸运的是你有机会参与并见证历史的大浪淘沙。我愿承担这样的代价,也希望能用笔和行动更多地参与、打拼。比较政治和国际关系给了我认识世界的视角,但世界本身更加多姿多彩,长存一颗开放和渴望的心,在文字中和大家一起成长。”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