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

看见多元性向,从双性恋开始吧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几个月前,我在人民大学性学会做了一个报告,作为社群活动者来呈现中国大陆双性恋者的生存状况,会后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争论的主要落脚点在于,在学术早已举起酷儿大旗的今日,仍然纠结于性倾向身份,显得过于陈腐和约束。

诚然,酷儿这个身份,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西方同志运动的身份政治的根基,从质疑同性恋/异性恋、男/女等绝对二元的概念出发,打破身份的局限,呼吁人之所以为人。可是,回顾中国同志运动发展的脉络,也如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一样,发展飞速,但资源贫富极不平衡。

由于国际公民社会和资金的交流,中国同志运动深受西方身份政治影响,但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全球化与个性纠缠交织,难以分清孰轻孰重。L(lesbian),G(gay),B(bisexual),T(transgender)与近年来普遍使用的“同志”一词,成为中国同志运动两个极为鲜明的代名词。

从横向来看,LGBT也是一面大旗,囊括了三种不同的性倾向身份以及一种性别身份。我们在谈LGBT运动的成功的时候,我们谈的是谁的成功呢?是作为性少数全体发声的成功吗?还是单一性少数群体的成功代表了LGBT的成功?究竟,性倾向身份与性别身份,是否能够在酷儿理论的发展下被放弃,抑或迭代更新,还是其中有更为值得关注的复杂与特点?

在我看来,身份一词的确有必要存在,而其存在也并不代表身份就是僵化和没有生命力的。双性恋,作为能够对不同性别产生吸引的性倾向,是具有巨大潜力、能够打破男女二元性别、同性恋异性恋对立的。

为什么这样说?双性恋一词,确实隐含着建立在男女二元的生理上,但并不应该只限于男女。对于人的性的认识,一直都是在迭代更新的,跨性别(对性别的认知不等同于生理性别的个体)、间性人(生理性别介于传统男/女性别之外的个体)等身份的出现,不断深化我们对于性别的认知。双性恋应该被放在特定的历史脉络下去理解,并且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不同的实践和社群意义。对于中国大陆而言,前面提及同志运动的“大跃进”式发展,先“富”了男同志,而后女同志由于没有被看见集体发声现身,跨性别群体也开始展现个人故事,但双性恋,却仍然是一个提起仍是猜疑多于了解、偏见多于看见的“熟悉却陌生”的名词。

作为一个双性恋社群的发起和行动者,我在充斥着各种身份标签的社群中看到各种对于双性恋者——其背后代表的多元情欲——的污名:双性恋者都是花心滥交、双性恋者最终会背叛同志社群、双性恋者是没有自我认同好的同性恋…



我们发现,在二元分化(同性恋/异性恋,男/女)的社会和社群中,在社会新闻仍把同性恋身份当作猎奇的年代,有多元情欲的人其实需要一种身份的认同,使其感受到安全、可追溯、可以开始探究。而ta们遭遇到的很多问题,若是没有基于身份的建立,无法进行讨论和解决的。至于,这样的身份是如何被建构,如何被颠覆和超越,都值得期待。

对于双性恋的质疑,无论从社群抑或是学术界,都有暧昧不明的地方,始终得不到广泛深刻的讨论。在同性恋霸权横行的社群抑或是酷儿霸权横行的学术界,双性恋都是一个地雷,一个在实践和定义上都侵犯了某些已浑然天成的等级的地雷。当同志社群讨论双性恋的时候,善于用道德上的“一对一”关系、同志婚姻平权关系这些看似与“双性恋”一词相反的实践来否定双性恋存在的意义;当学术界讨论双性恋的时候,喜欢用酷儿理论瓦解身份消解性别的大旗,否定仍然提出“双性恋”这一身份的必要性。可是,种种否定,都不及双性恋社群——抑或是其背后代表的多元情欲社群(或称泛性恋)个体的自我认同和需求更有立足之地,社群本身就是运动最强大的基础和支柱。

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作为双性恋者的生命个体需求,现在的同志运动或者学术发展,仍然没有善意的体谅和关照,而是充满偏颇地忽视。之所以要提双性恋,因为这是打破二元对立,看见多元性向的开始。

拓展阅读:

同志亦凡人2015年6月2日:双性恋议题

曾小亮:双性恋的道德困境
拜托,请别误解双性恋!
方刚: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双性恋”?

王颖怡
王颖怡

王颖怡,现任中国发展简报网站编辑。女权主义者,社会发展领域工作者,香港大学性别研究硕士。关注中国公民社会,试图在学术和运动中寻求公义。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