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居住的畅想,住进3D打印屋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在这一系列里有提到过“弱势群体”和“循环再用”,都是社会关怀话题。然而社会也需要不断的创新,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不断地推动文明向前,也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想想你正在刷着的这触屏手机也只不过是十年内的事情,一眨眼就变了天。

3D打印会不会也是一个改变时代的新技术呢?全世界都给予了相当高的期待。美国人用3D打印出了枪支引起世界一片哗然,在造成恐慌的同时,另一边3D打印的假肢和人体器官又在造福病患。技术没有好坏,而在于如何去运用它。这一次,我们来看3D打印技术对未来居住的影响。



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下来,往北坐个摆渡船就到了3D打印屋的基地。这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项目,花2.5欧元就可以看到项目介绍和最新进展,门票也算是一份小小的财力支持。外观其貌不扬,我们走进去瞧瞧。





一年前在项目刚付诸落实时,团队声称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幢全3D打印的建筑,而他们用集装箱改造的3D打印机也是全球最大的。巧合的是同时期另一个荷兰建筑师也称自己的莫比乌斯环景观楼将会是世界第一幢,在2014年完工。貌似到现在也没有造好…



往往剧情就是那么的跌宕,这种拼速度的事情当然比不过中国人。世界第一幢,不,是第一批3D打印房屋诞生于去年8月的上海。打印机尺寸相当于一个篮球场,高6.6米、宽10米、长32米。且速度惊人,可以在24小时打印出10幢200平米的住宅。可是,这和普通乡镇楼有什么区别呢?





在阿姆斯特丹河边的这个3D打印屋基地实质上是一个研究项目,计划三年完成。因为3D打印技术早已不稀奇,体量可大可小,打个房屋容易,但是怎样的3D打印住宅是最优化的、最能成为未来新居住方式的呢?主创团队DUS建筑事务所的设计师们像科学家一样,在这里用研究与操作并行的工作方式进行着不断地探索,每一阶段都在进步与优化着。



团队曾计划运用回收塑料来做打印“油墨”,这样的建筑材料使用在未来可以为全球环保做出很大的贡献。



另外他们还研发了以亚麻籽油为主要成分的植物塑料,打印出来的材质通透亮泽,很是漂亮。成分配比的试验也在耐心进行着。



还有在小型3D打印器皿上试验的土豆淀粉材料。同样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还是可食用的。



填充于承重墙的发泡植物水泥,轻盈却非常的牢固。



那么3D打印的技术除了能提高效率、省去建筑工人,还能为建筑设计带来什么改变呢?

更轻便。3D打印的镂空造型优势在建筑中也能大放光彩,中空的墙体更有利于隔温隔音,单独打印的轻盈零部件也能方便组装。可移动的打印机可以在建筑现场完成原材料到终极产品的制作,省去了许多建造过程和物流成本。



更智能。运用电脑参数化设计,建筑可以更加智能地根据所处环境而做出改变。比如可以根据日照角度来数码定制出最合适的太阳能面板,以此最大化地利用清洁能源。



更个性。3D打印屋的最终建筑造型是经典的荷兰运河房屋,也是对所处环境阿姆斯特丹的一种致敬。这里的人们喜欢运河房屋也是因为喜欢它们的内容丰富,可以是住宅、商铺、仓储、办公。而3D打印运河屋也把各种使用功能融合在了一起,最终决策权在于每一个房屋用户。设计师设计了多种空间组合的单元,用户可以在网络上选择单元、自行组合、最后上传进入制作,就像玩乐高积木一样地去定制自己的房子。





我想,这个开放的3D打印屋基地展示的是运用前沿科技对未来居住方式的一个提议和畅想,是一个前瞻性的试验探索。就像荷兰服装设计师Iris van Herpen惊艳世界的3D打印服装一样,最终能怎样落地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还有待摸索。



看着这一块块大墙板,试想这样的建筑我敢不敢住,还真是不好讲呢。但正如主创团队说的:“地球上70亿人口,并还将持续增长,我们需要设计出更加聪明的建筑解决方案,那么3D打印技术就可以是一个突破口。”对于这项社会创新,我们拭目以待吧。



阅读更多文章:
从废木头家具开始,他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帝国
荷兰有个疯狂博物馆,你确定你是正常人?
一场轰轰烈烈的市民众筹,只为缝补城市的伤痕


 

olaCola
olaCola

创意乐活小红帽,东西文化中荷人。Cola是生活在荷兰的上海姑娘,挥洒八年青春专修媒体设计与沟通。时刻活跃在中荷两国艺术设计前沿,乐于分享创意情报和轻松解读。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