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获奖者与颁奖嘉宾台上合影(前排左二为蔡圣相,左三为储永志;二排左二为鲍泰良)

专访荷赛中国获奖者:中国需要勇于担当的摄影师(组图)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2015年的世界新闻摄影大赛(又称“荷赛”)上中国摄影师喜获丰收,在全部45个奖项中斩获6项。中国摄影师继2009年获6项大奖之后又迎来一个高峰年。近日,刚刚参加完颁奖典礼的两位一等奖获得者储永志和蔡圣相接受了荷兰在线的专访,与读者分享这次来荷兰参加颁奖仪式的感受。

一场华丽而纯粹的摄影盛事

这次应邀到阿姆斯特丹参加颁奖典礼,让蔡圣相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荷赛的影响力。虽然是第一次投稿,之前他对荷赛也不是一无所知。来荷兰之前,他想象中的荷赛也就是某国承办的国际摄影比赛而已。坐在颁奖台上,看到荷兰国王、王后亲临现场;为年度摄影师颁奖的竟然是荷兰康斯坦丁亲王。一个摄影比赛能够得到主办国的如此重视,可见其国际影响之大、地位之高。获了奖才知道含金量这么足,蔡圣相开始有点相信朋友们调侃自己获奖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了。



储永志曾在2013年获得荷赛体育类二等奖,但因故未能参加当年的颁奖典礼。这次能够亲临现场,他认为“不虚此行”。他感到收获最大的是能够与这么多优秀的摄影同行交流。荷赛的主办方——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为获奖摄影师精心安排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在颁奖典礼之前,主办方安排摄影师们参观作品展,并组织了一场交流研讨会。研讨会上,每一位摄影师都有10分钟的时间展示和介绍自己满意的作品。颁奖典礼之后有庆祝酒会,摄影师和评委们可以深入交谈。唯一让两位摄影师感到遗憾的是,因为语言障碍,不少谈话只能点到为止,不能尽兴,失去了很多交流的机会。



两位摄影师在国内也参加过许多摄影比赛并获奖,他们认为:与国内很多摄影赛事相比,荷赛更加专业、严谨、客观、公正,更贴近新闻摄影的本质——记录事实。作为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荷赛的评委来自世界各大新闻媒体和图片社,参照严格的评审规则对全球近十万幅作品进行匿名初选和终选。每位评委都有权利对选出的作品提出质疑,直至所有评委达成共识。整个评审过程没有任何个人或机构的干预。用储永志的话说:“就算评审缺了两位,最后结果也没什么不同。”

同时,获奖作品公布之后也接受着公众的监督。蔡圣相举例说:今年获当代热点类组照一等奖《欧洲黑暗之心》就因为被举报作品拍摄地点说明与事实不符而被取消了获奖资格。严格的规程保证了荷赛评审的专业性、独立性和自由度,不同的政见、宗教信仰、价值观都能够从规程上得到平等对待。针对国内一些评论质疑中国摄影师靠“负面新闻”博取评委眼球,两位摄影师无奈地表示:这些质疑或许是由于评论者对于世界新闻摄影大赛这样的专业赛事还缺乏了解,同时对于新闻摄影作品创作也存在偏见。

“摄影就是反映现实。”作为自由摄影师的蔡圣相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评价他所看到的荷赛新闻摄影获奖作品。“摄影记者的责任就是深入现场,如实记录事实,引起社会关注。反映社会问题、矛盾、冲突的作品当然更容易引起观众的注意。荷赛评出的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灾难、暴力冲突、环境污染等等所谓的负面新闻;不仅有发生在亚非等地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也有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反映的都是我们真实的生存现状。说中国摄影师靠负面新闻来取悦西方评委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是摄影大国,却不是摄影强国

自从1988年杨绍明拍摄的《退下来以后的邓小平》获得荷赛三等奖之后,中国摄影师不断摘取荷赛桂冠。尤其是2002年以来,每年都有中国摄影师获奖,而卢广、傅拥军、邱焰、储永志等摄影师甚至两次或三次问鼎荷赛,成了颁奖典礼邀请名单上的常客。

本届比赛储永志的作品《驯猴》获得自然类单幅一等奖,作品展示的是中国限止动物表演后安徽宿州“马戏之乡”驯兽师和驯养动物的生存状态。画面中,猴子训练时骑的车倒了,它蜷缩在墙根用哀求的眼神看着主人,而它的主人正手持鞭子靠近它。猴子神态中的恐惧与驯兽师手中的皮鞭形成强烈的反差,令观众顿生恻隐之心。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没有丝毫的歪曲与夸张:猴子失去自由沦为赚钱工具,而驯兽师本人也面临限令之下的生存困境;人与动物之间支配与被支配的传统地位正在受到现代观念的挑战。这种矛盾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根本无需避讳。





蔡圣相以反映彝族生活的作品《牛市》获得本届荷赛日常生活类单幅一等奖。蔡圣相热爱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保留并传播最传统的民族风俗,他多次前往云贵高原边远山区,深入到苗、彝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拍摄。这幅作品就是在荷赛投稿截止日三天之前蔡圣相刚刚去大凉山彝族乡村拍摄完成的。除了稍加剪裁之外完全没有数码后期处理,真实地再现了现代社会里彝族人的日常生活:在一片洒满阳光的林间市场上,人们正往来穿梭于牲口和商贩之间。唯美的构图和现实生活的场面结合在一起,让人身临其境。生活在城市丛林里的人们到了这里,或许会用“贫穷”、“落后”、“愚昧”等词汇来为这样的情景贴上标签,却常常忘记其实大家都生存在同一个时空。摄影师把观众带入难得一见的“平行”世界,呼唤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





然而,在与其他国家获奖摄影师的交流中,来自中国的摄影师们看到了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差距。

虽然近年来在荷赛上获奖的中国摄影师越来越多,但是与庞大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群体相比,能够获奖的摄影师还只是凤毛麟角而已。储永志说:“中国是一个照相器材持有量遥遥领先的摄影大国,但却不是一个富有创作精神的摄影强国。究其原因,最主要是国内摄影界与国外相比不够沉稳扎实,过分强调技巧而忽视内容,大多数作品角度单一、思想肤浅。相反,国外摄影师对自己喜欢的主题常常能够静下心来观察、思考和创作,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拍摄。这种专注和执着值得我们中国摄影师学习。”



在今年获奖的作品中,蔡圣相非常欣赏美国摄影师达茜·帕蒂拉(Darcy Padilla)用21年时间拍摄的作品《亲情1993-2014》(获本届长期项目类一等奖)。摄影师坚持了那么长时间来拍摄一个普通女性生命中的点点滴滴,在有限的画面里用摄影语言讲述史诗般的人生和真实的情感故事,让人不禁感动落泪。虽然类似的作品在国内也有,但从内容的深度和构思的精细程度上说还欠缺很多。



储永志则对意大利摄影师居里奥·迪·斯特尔科(Giulio Di Sturco)拍摄的中国电影业组照(获本届当代热点类组照二等奖)赞不绝口。一个外国摄影师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捕捉最能代表中国当代文化的画面并编辑成故事,除了过硬的摄影功底,更需要非常客观的态度和长期细致的观察。相比之下,中国摄影师迫切需要走出“身在此山中”的视觉困境,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与自得其乐的避世情节,用开放的观念、辩证的角度来反思自己的文化。储永志感慨自己回国后要把以前的经验和知识“清零”,回归摄影的本质,沉下心去观察和创作。



让两位摄影师非常钦佩的还有国外摄影师勇于担当的精神。国外获奖者在研讨会上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动机时,常常提到自己是如何通过摄影来记录真实的事件和人类的生存状态,从而启发世人共同努力让生活和家园更加美好的。这些“摄影改变世界”的感言并非空谈。荷赛评委会主席米歇尔·麦克娜莉(Michele McNally)在《2015荷赛年度获奖作品集》前言中写道:“全球各地的摄影师勇敢地穿梭在极其凶险的环境中拍摄,给我们带来那些大多数人都不愿再看到的画面。这些获奖作品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摄影师不仅在记录历史,也在创造历史。正是这些胸怀大义的摄影师深入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将真相公布在光天化日下,激起民众对自由、平等与公正的渴望与行动,最终让理想变成了现实。崛起的中国虽然不再有硝烟和炮火,但是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坦诚直面现实,需要更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记录真相的摄影师。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陈大地
陈大地

陈大地,欧中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心创办人,致力于推动中西经济、文化、艺术及教育交流。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