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教育终结布鲁姆霸权

南桥:美国中小学数学教育远不及中国原因何在?

摘要:中国教育比较偏重布鲁姆分类中“低端”技能,即只学事实和知识,容易把学生变成书呆子,缺乏实践能力。然而,美国教育者过于强调“高端技能”,比如分析、批判、创新这些技能,持续地、普遍地轻视“基本学问”,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在美国,“布鲁姆的学习分类论”在教育界家喻户晓。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1913-1999)是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毕业于宾州州立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他的学习分类论,把学习分成认知、情感、动手等几个领域,每个领域对应着一系列教育目标,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认知领域的目标。

布鲁姆学习分类论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到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二战后,军人大量返乡,借助让退役军人免费上学的《GI法案》,涌入大学课堂。这些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茫然无措。布鲁姆的分类给教育者提供了还算精确的“行动动词”,帮助老师制定目标。例如,和应用有关的动词包括:组织、概括、准备、选择、描述、描绘、展示等。教师可对细化的行为目标进行衡量,借此决定教学进度。这样去拟定目标,本身是很好的教学反思和设计过程。

六十年来,布鲁姆的分类论普及到美国教育的各个层面。连托儿所幼儿园都标榜自己在培养“高端思维能力”。高校管理者则直接要求教师使用布鲁姆的“行动动词”去描述教学目标,并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判断教学成效。教材的出版商则直接将课本所附考题和布鲁姆分类挂钩:考题A对应布鲁姆的“综合”目标,考题B对应布鲁姆的“评估”目标,等等。

布鲁姆的分类由低到高,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几大类别。知识和理解,通常被视为“低端”学习目标,而分析、综合、评估通常被视作“高端思维能力”。中国教育比较偏重布鲁姆分类中“低端”技能,笔者著有《知识不是力量》一书,希望能影响国内教育者去纠正这个极端倾向。只学事实和知识,容易把学生变成书呆子,缺乏实践能力。

不过,该分类论也有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布鲁姆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自称他被误解太多,他说他那本1956年出版的《教育目标分类论》是本“被引用得最多而读得最少的书”。美国教育者过于强调“高端技能”,比如分析、批判、创新这些技能。高低之说,使得同样有学习必要的技能,有了贵贱之分。实践中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高端技能(比如“分析”)都有价值。你能把电影明星的一举一动“分析”得一清二楚,可能对你对社会都没有多少价值。而有一种低端的“知道”,比如什么食物有毒,可能与大家性命攸关。

随着网络普及,知识获取越来越容易,布鲁姆认知目标中的“知识”愈加被人轻视。不错,知识可以随时从百度、谷歌中调取,但有效的搜索,需要对于特定词汇、事实有所认知。每一个学科,都有一套自己的话语体系,你得去记忆、理解基本的词汇、概念、规则,哪怕这些记忆和理解显得“低端”。有些知识可以存放在电脑里,但是有一些必须存放在大脑里,成为我们认知“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不然,进阶到“高端技能”无从说起。

美国特殊禀赋教育专家彭达维斯教授(Edwina Pendarvis)和笔者多次就这个问题交流。她表示布鲁姆的初衷,可能是“在课堂上试图达成多种教学目标,而不是厚此薄彼……而今很多学校流行的看法是事实可以不用去学,只要去查就可以了。没错,有些事实你可以随时去查,可是要想成为一个领域的专才,你必须掌握大量这个领域里所需的基本事实。”她称如今人们常说的分析能力、评估能力,是一种“程序思维”,有别于“事实”。可是脱离事实的“程序思维”意义不大。分析能力必须依附于一些学科事实和知识。另外,抽象的、普遍性的思维能力并不存在。学习英国文学所需的那种分析能力,不能平移到编程所需的分析能力,反之亦然。一个人可以学会所谓“程序思维”,比如能做出色的推理,可是基本事实都不知道,也可能得出非常谬误的结论。

轻视“低端”认知目标的做法,给美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多弊病。美国中小学数学成效远不及中国,其中很大原因,是太强调“过程性思维”,训练学生解题方法,而不强调基础性事实的记忆。结果学生事实上掌握得不足,又要面对奇怪的解题方法,这让学生、家长、老师都深感受挫 。

彭达维斯称,训练“解决问题”能力而不重视基本知识,也来自“美国佬创新”(Yankee ingenuity)的传统。美国一些做大事的人,比如爱迪生,都很擅长解决问题,而在学问上未必多渊博。可是一个国家如果持续地、普遍地轻视“基本学问”,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在经济上,美国把“低端”的技能一一外包,自己重视高端的“创新”。商学院毕业生创造了稀奇古怪的金融衍生品,忽略消费者的基本现实,房贷危机即由此而来。抽象的分析、综合、创造,搞不好是纸上谈兵,祸害无穷。而今大家回头来说“大数据”,也算是一种回归。决策之前,还得看看基本事实都是什么。

在高校,重视知识学习的文史哲学科被轻视,而那些重视“解决问题”的学科,比如商科、工程科、医科被过于看重。不同学科各有各需要掌握的事实,各有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教育目标不去偏废,是布鲁姆的本意。如今布鲁姆分类论中的高端低端说辞被滥用、误用,布鲁姆自己未必都喜欢。人间的学问,哪能分得那么泾渭分明,事实摆一堆,分析摆一堆,由低到高线型递进?教育界到了挑战此理论六十年霸权的时候了。

(原标题:终结布鲁姆霸权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阅读更多南桥的文章:
美国大学服务太好把学生惯坏了?
如果考试只用来筛选和淘汰,要教育做什么?
走出数豆子式的高校考核

南桥
南桥

南桥,本名方柏林。专栏作家,教育观察者,关注学习方法、教育革新及中美教育比较,在美国高校从事教育设计工作。著有《呀,美利坚》、《知识不是力量》、《及格主义》、《英语,恶作剧抑或真理》等。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