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

当我们谈论春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春晚”总是以一曲《难忘今宵》作为结束。这不仅仅是一种多年延续的习惯,也是对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形式的某种定义。这种巨大的盛世感,既是一种美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对自古以来中央集权帝国,昨天今天明天的政治情感想象。在绵绵情谊背后,歌曲所凝聚的乃是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祝福。“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祖国好”(《难忘今宵》歌词)。家与国,个人与民族的福祉都悬系于“共祝祖国好”之上。躲在传统佳节背后的,可能是伤痕累累的民族自尊心,以及诞生于这一自尊心背后的雄心壮志。

2015年春节联欢晚会,比往届更近一步。一些多年未曾出现的敏感话题开始出现,并且高调发声。比如反腐题材、比如作风建设。然而整台晚会真正的核心段落是在跨年倒计时之前的节目《把心交给你》。人们为一年来整个国家的新气象而骄傲,并且带着重拾信心的性质,这首歌曲深情地唱到:“我深深,深深地爱着你。对你的承诺从未忘记。多少风雨,生死相依。你的冷暖时刻挂心里。我深深,深深地眷恋着你。我的根在你的土地。光荣梦想,因你而美丽。一路走来,你给我勇气。把心交给你,把未来轻轻捧起。我的祖国,我的姐妹兄弟,把心交给你……”

虽然歌曲在立意上与以往并无不同。然而有趣的是,这是一首关于承诺的歌曲,主语不断在各种承诺中游走,一会儿以人民的视角期盼着,一会儿又以国家的视角呼应。某种契约性,似乎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主语的灵活变通,让承诺本身难以捉摸。个体、国家、执政党、画面中的领导人都最终溶于一体,一种精神共同体。虽然过程多多少少有点诡辩,然而这已经是近十年来意识形态化最重的一次春晚。领导人的种种形象,长时间地如此明确的出现在这年度黄金时段。这在之前也是少有的。

除了这首歌之外,春晚其他所有轻松的、个人主义的、甚至关于家主题的节目都显得魂不守舍,心事重重。关于反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节目,又停留在表层。嘲讽的深度有限,难以释放真实的社会诉求。比如,在小品《投其所好》,又或者《圈子》中,问题并非出于上面调来的新领导,而更像是领导在教育受到毒害迷失其中的下级与群众,似乎是在矫正老百姓的错误观念似得。


中央电视台具有春晚性质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是自1979年除夕开始播出。1983年开始通过直播的形式出现。可以说春节联欢晚会的发展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人们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策路线。与这个国家其他方面一样,娱乐终于向常态回归。“春晚”首先开始作为群众联欢活动得以“复苏”。(1956年已经出现春晚的前身,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出品的《春节大联欢》)并且快速肩负起另外一种使命,在改革中扮演起重要的角色。当政策发生巨大变化,比如对市场经济开始重新认识,对资社问题的开始辩证讨论时,一切的一切都在政治文化引导中,配合精神共同体稳定前进,不断的统一思想。借由人性化的文化规训,国家在轰轰烈烈的意识形态过山车中永远保持精神稳定。春晚可以被看做是这一系列社会意识化工具的一部分。

八十年代中后期,特别是九十年代前中期是春晚比较世俗的时期。先是讽刺社会现象的相声,在文艺上为改革找到发泄口。幽默搞笑的小品、用低俗的方式仅仅演绎笑料本身。尤其的九十年代,当金钱成为核心价值,幽默和低俗就越来越难以分出差别。但这一时期,春晚成为理想黯然的后极权时期,老百姓一年一度排遣内心沮丧感的出口。欢笑比什么都有用,对更弱势群体的低俗讽刺是人们的良药。

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奥运年之后,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另一个精神转型时期。经济的积累,正在让社会重新审视中国和国外的价值观等问题,并且迫使得出自己的判断,保持政治规则的稳定性。这也是提出“中国梦”或者否定“西方道路”的部分原因。春晚在这一时期也重新扮演自己的角色,并且我们看到,它似乎能够扮演得更好。

当我们谈论春晚的时候,我们是在谈论什么?在这个一切以政治为前提的庞大国家,没有一份无理由的温情,没有一份无目的雄心。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当一切无孔不入,化于无形时,也可能意味着,意识控制本身可能从来不曾存在过。当物质与精神在这个全球化时代一起归宗于科技所引发的生产与生产方式本质性的革命时,经济自由正是政治自由本身。情感已经场景化碎片化。虽然《从前慢》(2015春晚歌曲)仍可用于怀旧,但“微信手机红包摇一摇”已经从另一面抛弃了所有宏大叙述或者家国神话,它成为春晚的一部分,也同时成为国家生活的一部分。

也许中国仍将长期处于某个历史阶段,但他的复杂性从未消减,反而更甚。也许可以说:人们如果已是市场的奴隶,就意味着他们不再是传统意识形态的脑残粉。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阅读更多王杨的专栏文章:

中国电影为何票房飙升质量走低?
一名中国贫困县学子眼中的美国教育
上海踩踏事故:民心可用,民意不可违
中国纪录片如何征服西方观众?
王杨
王杨

导演、自由撰稿人,代表作有《中国门》、《地上-空间》等,作品入围多个国际影展并获得奖项肯定。多年来从事电影评论工作,为多家报刊杂志撰稿。参与创建中国重要的电影评论丛书《青年电影手册》。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