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上奥巴马和习近平合影

APEC后的中美关系将走向何方?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中美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非常受人关注,同时也非常的多变,这也使得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定位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多变性主要是来自美国国内对于中国这个新兴大国的矛盾心态:既想接触,也要遏制;既要合作,也要竞争。

2014年11月10日至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这一期间,中美双方领导人进行了最新一轮的接触,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会晤标志着中美关系近期出现缓和,但这未必反应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

合作与竞争的交替

这次中美领导人会晤中不可能避免地会重提“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这一论述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中美关系长期演进而产生的。回顾上个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的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由于其国内多元化政治及利益集团的因素而很难在双边关系中找到的一个平衡点,从而经常性地出现摇摆性政策。

1997年10月29日,中美双方在中国国家主席12年以来首次访美之际,通过联合声明的形式将双边关系定义为“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但是,克林顿政府这种试图改善双边关系的举措遭到了以共和党为首的国会的强烈反对,国会认为克林顿政府轻视美国在亚洲的传统盟友,而过分重视了中国,不久后的考克斯报告、李文和一案等事件进一步重创了中美之间的伙伴关系。共和党人出身的小布什在其总统竞选期间以及其第一个任期内把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体现了其新保守主义的外交政策基调,当然这也有国内选战的因素。

然而,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国内对中美双边关系的看法在经过了激烈的辩论后又有了新的变化。2005年,当时的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在纽约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何处去:从成员到责任》的政策演说,这也是美国官方就中美关系发表的正式讲话。在讲话中,佐利克提出美国应该促使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是美方就中美关系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此前,小布什在各种场合都强调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而“利益攸关方”概念则表明双方在许多国际事务上有着共同的利益。2006年4月,小布什总统在欢迎中国国家主席再次访美时的欢迎辞中也提及这一概念,表明小布什政府对这一概念的认可。不过好景不长,受制于各方面的压力,美方又开始否认中国是利益攸关方,而是中美双方实现互利合作的前提,这一概念描述的是未来的期望而非现实。

在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个任期内,美方又提出了“战略相互保证”这一概念,表示美方不会遏制而欢迎中国的崛起,作为对应,中方也应当保证其崛起不以他国的安全与福祉为代价。这个概念不同于小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概念,却又大体延续了美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实质。战略互相保证不是一个单方面的概念,而是一个双向的概念,即中美相互承诺相互保证。但是,从中方的角度看,这个概念的阐述中主要是美方要求中方向美方保证,而没有怎么谈美方能够对中方保证什么。美国国内也有不少人强烈反对这一概念,奥巴马政府内部对于这一论调也有许多争论。现在,战略互相保证这一概念也进了故纸堆而无人问津了。

新型大国关系

在过去二十多年,美方一直牢牢地处在定义和主导中美关系的优势地位上,不断地抛出不同的双边关系概念,其不仅能够提出这些双边关系的核心概念,也迫使中方不得不去接受这些体现美方外交政策优先度的概念。综合来看,这些双边关系的概念无非就是在战略竞争者与战略合作之间反复徘徊。

2011年,中美两国元首就建立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不久,在2012年初中方就落实这一共识而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并得到了美方高层的积极回应,这一概念随后在同年5月举行的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被高调推出。简单地来说,新型大国关系的这一定位将双边关系的定位推向了战略合作这一端,类似于当年利益攸关方的说法,强调双方的共同的利益以及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合作的可能。但这一定义仍然存在移动的模糊性,双方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非一致,一旦双方无法找到各自利益的平衡点,那么这种战略合作的格局就会瓦解而双边关系的定位就不可避免地滑向战略竞争这一头。

现阶段,中美双方在三个领域迫切需要有所行动。首先是在美国重返亚洲而中国在亚洲崛起这个背景下构建新的亚太安全机制。其次,是要解决双边军事互信,作为构建新的亚太安全机制的基石之一,而目前来看,两军关系相当滞后。最后是双方在非传统领域有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网络安全。如果中美双方无法在这些事务上达成某些共识,做出某些表率,那么新型大国关系就是纸上谈兵了。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秦宁

80后,曾在欧洲求学,主攻政治学,侧重欧洲研究,现就职于某国际组织驻华机构。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