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克出柜在中国引发争议

王梆:你凭什么嘲笑苹果?!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咬一口苹果,舔一下菊花”,“难怪iphone6那么容易弯”,“基佬都是变态,就该杀!”……在很多人眼里,苹果CEO库克(Tim Cook)的出柜,是一场关于苹果的笑话。苹果去年仅上半年就销售了三千三百八十万台iphone,一千四百一十万iPad,四百六十万Mac。但因为库克是Gay,而且公开声明自己是Gay,他还是无可避免地遭到嘲笑。

很多嘲笑他的人,也许从来没有用过iPhone,却没准都穿过20元一件的地摊货Polo——为什么呢?因为这个被中国国家工商局列为被山寨得最成灾的美国品牌之一,代表了“大老板”的品味。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它的创始人,世界第191号富豪,美国设计师Ralph Lauren也是Gay, 你会不会把自己那些20 元一件的Polo都拿出来碎尸,然后继续做那个动不动就喊打喊杀,其实手无寸铁的平民呢?反正你即使穿上了正版的Polo,也成不了大老板!

这些人动不动就拿同性恋开骂的人,也许从未听说影响了一代美国诗人的金斯伯格,也看不懂画《蒙娜丽莎》的达芬奇;因为从不关心当代艺术,所以当然对英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大卫哈尼克闻所未闻;也许他们隐约听说过奥斯卡(王尔德),因为“奥斯卡”是个连央视都会报道的电影节……其实这些名字代表着什么,背后有着一个怎样的故事,曾遭受过怎样的苦难,对这些开骂者来说,根本就不重要,只要有人告诉他们,上述都是Gay, 他们就找到了开骂的理由。

把一个人从头顶贬到膝盖以下,很多时候,只需要一个理由。比如Gay,单这一项,就足够了。

有人曾经问我,你们中国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瞧不起Gay呢? 这些人又不是清教徒,又不是宗教极端主义分子,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因为我们的性别教育跟不上,关于同性恋的议题都归入可有可无的自选课程,比如《变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之类的教科书里,且超过一半的措辞包涵负面或歧视色彩。”好吧!这些人被教科书洗脑了,算是教育的失误吧!但是如果他们真的想了解同性恋人群——网络自媒体上关于同性恋的知识,故事,平权运动的发展和历史,甚至关于同妻悲惨生活的报道比比皆是,难道还不足以还原一个事实的真相吗?

问题的关键是,这些人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和关心这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是性少数(尽管在中国,同性恋人口超过6700万),是弱势群体(只要扯一张“同性恋违反传宗接代”的虎皮,就可以把这个巨大的群体打压成“弱势”)。这些人对待“弱者”的态度(不仅是对待同性恋,对待性工作者,穷人,民工,农民等等,一切缺少话语权的人),向来是冷漠的,甚至是相当残酷的。

这些人对“弱者为什么会沦为弱者”从不刨根问底,对真相只有20%的兴趣,因为他们总是以为“事不关己”,但同时他们又好于表现出一种“骂死人不犯法”的狂妄,并通过群殴式的集体行为,比如网络暴力,来释放这种狂妄,以证明自己手中的“权力”。比如在辱骂同性恋这件事情上,这些人就是认定了“直的就是比弯的有权”,因为过去,他们曾在这种观点里尝到了权力的甜头,高人一等的快感。现在,即使丧失了大部分的权力,只要自己还是直的,他们就认为自己至少还保留着“直人的那点小权力”。

可悲的是,很多时候,这些人自己就身处在这样或那样的弱势群体里面。比如我娘家小区某保安,每次见到有打扮得偏女性化的男子出入,就会恶狠狠地说:“真恶心!男不男,女不女!跟个太监似的!”这个保安来自农村,高中文化,住在小区地下停车场旁的集体宿舍里,工资很低,工作时间超长。他让自己显得强大的方法不是去支持其他的弱者,而是欺负那些在他看来更弱小的人。所以别看他似乎瞧不起太监,如果他生在唐肃宗的时代,没准是宦官李辅国的忠实拥趸。

一个各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人,仅仅因为TA是Gay, 就被骂得一钱不值。难道这就是传说中阿Q上身的社会?

(原题:平民悲剧性格一瞥:你凭什么嘲笑苹果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王梆
王梆

王梆,曾从事记者、影评人和社会义工等工作。出版有电影文集《映城志》,中篇小说集和多部绘本小说集。拍摄有纪录片《刁民》,剧情片《捕鼠器和玫瑰花》等。现居英国剑桥,以驻英特约记者和写作为生,曾在《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时尚先生》等报纸杂志开设专栏若干。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