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ma Sulkowicz

艺术反对暴力:女大学生扛床垫声讨强奸犯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在一个充满了脸书,推特,微博,微信,youtube,优酷和博客等等自媒体的世界,传播的速度几乎可以和光的速度媲美,然而这同时也增加了传播的难度,因为蜂巢般密集的信息也意味着无限的选择性。

要想在这样的时代脱颖而出,非得有些过人的创意不可。维权也是如此。传统的维权方式,像游行,集会,绝食和静坐,已经见怪不怪,且逐渐失去了甘地和曼德拉时代的效应,何况在某些国家,游行和集会是非法,不爱国以及被境外势力操纵的表现,其主张当然就更难被执政党采纳。所以,是时候来一场观念革命了——如果你充满诉求,却一穷二白又没爹妈可拼,你至少还可以拼“创意”。

23岁的Emma Sulkowicz是哥伦比亚大学视觉艺术系的学生。她近日颁布的一件作品成为诸多媒体关注的对象,不但在脸书和推特上迅速走红,而且还上了时代周刊;9月2日,作品实施的第一天,其 Youtube视频24小时内的点击率就超过50 万。她的这件作品叫“肩负重荷(《Carry That Weight》)”也叫《扛床垫》,实施方法很简单:今后无论去哪里,她都扛着一只沉甸甸的单人床垫,她将一直扛下去,直到有一天……

原来,两年前,Emma被强奸了,在自己的女生宿舍里,被某位男同学,在自己的床上强奸了,而这位男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两年来,她苦苦和校方以及警方周旋,极力举证却无人理会,悲愤的她终于想到了用艺术作品的方式为自己鸣冤。她在答记者问时说道:“把这只床垫从我的宿舍扛出来,让它暴露在公众空间里,这意味着我的生活到达了一个分水岭。这只床垫曾经承载着我最悲伤的记忆,现在我把它扛出来,我要让人们感受到它在我身上的重量。这个作品也是自我治疗的一部分,我希望它能够让我的创伤痊愈。我相信,通过扛着它行走四方,我的肩膀和肌肉会变得有力量起来,我的内心也将变得有力量。”

在整个作品的实施中,Emma不允许自己主动开口请人帮忙,但是人们可以主动地伸出双手,帮她一起扛。Emma将一直扛着这只床垫,直到该强奸犯被逐出学校或自我撤离为止。这意味着她也许得一直扛着这只床垫,无论是去图书馆,去上课,去看电影,去旅行,回家过圣诞节……甚至直到2015年5月毕业为止,她都得扛着这只沉甸甸的床垫——因为去年有另两名女同学曾举报被同一强奸犯强奸,而三宗案子,至今却没有一宗得到校方积极的回应。Emma同时也是IX联盟的成员之一,IX是由23位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共同组成的联盟,其宗旨是反对性暴力,以及反对当权者对受害者实施的冷暴力行为。


类似像《扛床垫》这样,带有强烈诉求性的艺术作品的不断成功,意味着一个Artivism(艺术行动主义)的时代的来临。它和Activism(行动主义)的区别是,它的行动前面多了“艺术”两个字。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没有什么比“用艺术来对话”更有效,更非暴力的对话方式了。东海孝妇的冤情再大也没有《窦娥冤》强大,人们首先记住的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其次才是都泽王朝的黑腐。今天,用艺术行动来表达公民诉求,显然更能达到击鼓,下跪,上书,上访等等行动所达不到的传播效果和感化效应——因为“自媒体”彻底地扩宽了倾听对象的范围,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冒着被羞辱的危险,向少数几个当权者诉苦了,只要你能想出一个富有创意的艺术行动,并把它实施出来,你就有机会改变世界。

一个月前,为配合阿姆斯特丹同志骄傲节,荷兰国际广播电台策划了一系列名为“Stand by me(和我站在一起)”的同性恋权益推广活动,并邀请了来自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八位LGBT权益活动家进行了一场公开演讲。出生于1989年的Daniel Arzola,是来自委内瑞拉LGBT的活动家,他在演讲中说道:“比起传统的社会活动家或者运动分子(activist),我更喜欢称自己为‘艺术行动家’(artivist),因为我相信‘activism’更有机会改变世界。”

Daniel说道:“我从小就很爱画画,每天不停地画啊画啊……直到有一天,几个邻居把我绑起来,把我的鞋子给扒了,然后往我身上扔烟火。记得当时我15岁,这个事件使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什么也画不出来。又有一天,和我同城的一位同志少年被一伙恐同分子袭击了,他们往他身上浇汽油,要把他活活烧死。他虽然没有被烧死,但是70%的皮肤被烧焦了!他只有17岁。最让我愤怒的是,几乎没有媒体愿意报道这个事件。在委内瑞拉,如果你承认自己是同志,那么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公众之敌。主流媒体都把LGBT人群当成一个笑柄。但我知道,我不是一个笑柄。”从此,Daniel又拿起了画笔。他画了反对袭击同性恋的海报《我不是一个笑柄》,他通过脸书,推特,tumblr等自媒体传播他的海报作品,他的读者很快就超过了100万。麦当娜在他的推特上回应道:“我爱这个男同,他不是一个笑柄!”

Daniel是我见过的最出色的同性恋海报画家,不单是因为他的海报耽美精致,视角独特,富有想象力,更因为他深谙“反抗的艺术”。他不演受害者,不演苦情戏,不亢不卑,不煽情,不哗众,不赤膊上阵,不以牙还牙。和Emma Sulkowicz的作品一样,靠的是纯正的“艺术的力量。”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王梆
王梆

王梆,曾从事记者、影评人和社会义工等工作。出版有电影文集《映城志》,中篇小说集和多部绘本小说集。拍摄有纪录片《刁民》,剧情片《捕鼠器和玫瑰花》等。现居英国剑桥,以驻英特约记者和写作为生,曾在《南方都市报》、《外滩画报》、《时尚先生》等报纸杂志开设专栏若干。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