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媒体

中国究竟需要怎样的媒体

(荷兰在线专稿)本世纪进入第二个十年之后,中国媒体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议论世界范围的“大跃进”。在中宣部增强外宣工作水平的要求和资金支持下,以新华社、央视和《人民日报》为首的中国媒体加大向海外派遣记者的力度。这一举动对于让国人更加了解海外世界的方方面面的确有重要积极的作用,然而,中国的一些媒体似乎犯了一个很重要的逻辑错误,认为向海外派遣记者就能增强本国的外宣能力,这就有些可笑了。

如果说央视和新华社的外语频道和新闻频道已经在海外落地,赢得一定的市场的话,《人民日报》等一些中文媒体的行动就明显地落在了后面。毕竟要“增强外宣工作水平”,记者不仅要用汉字把国外的事情告诉国内,外宣工作更得将自己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在驻外的举手投足之间,向海外的媒体和民众宣传自己,宣传中国。

以最近的马航失联事件为例,笔者看来,这是以《人民日报》为首的中国纸媒(包括其隶属的新媒体)近几年来遭遇的最大的失败。其中的深层原因值得细细推敲,总结经验,转变思路,对今后中国媒体的发展,乃至“增强外宣工作水平”将有很大益处。

首先是技术水平上。事实上全球媒体差不多是同时得知客机失联的消息,因此在拼速度报道事件消息之后,西方的媒体动用了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第一时间报道了北京、吉隆坡乃至越南的现场情况,有些媒体甚至动用直升飞机进行拍摄和运输;反观中国媒体,似乎除了北京有地理优势首先到达机场和丽都饭店之外,海外的重要信息发布地都没有记者在第一时间到达。当然中国媒体也可以以此为理由,要求中宣部继续支持,向海外派遣更多的记者,但在目前这个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如果仅派遣一名记者,是无法承担突发事件带来的全媒体报道任务的,更多的是需要技术精通、分工明确的专业团队。

其次是信息获取意识上。偏重“政治正确”,这是中国官媒“被迫”养成的坏毛病。政府愿意通过官媒发布第一手的资料,那么官媒的记者就乐得被动接受并报道这些信息,不再费力深挖背后的资讯背景,“不求甚解”似乎已成了中国官媒跑部委口记者的通病。事实上记者们都有过意气风发的年轻时代,但在信息不对称的大背景下,吃了太多的闭门羹之后便只好被迫改变自己以适应部委新闻的报道规则,殊不知官媒在中国的优势正是在海外的劣势。在国外,没有中宣部的背景,哪个外国人真正重视中国官媒的牌子?这时官媒的驻外记者再延续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是主动地挖掘素材和内容,就永远比西方媒体慢一步,永远只能炒别人的冷饭。这其实是记者的悲哀,看看目前在国内做深度调查的记者还剩下多少?功成名就的深度调查记者要么做了编辑、要么做了制片人,冲在第一线的永远是年轻人,年轻人的经验、技术和资历乃至人脉都是永远无法同老记者相提并论的,他们肯定也不明白应该怎样挖、挖什么新闻事件。这一点在马航失联事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西方媒体挖出了失联背后的种种疑问,从而推动了马来西亚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揭露部分事实真相;那么中国官媒在干什么:转发西方媒体的新进展,转发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在官方微博近乎矫情地为客机上的中国乘客祈福,为马航的飞机点上一根蜡烛。这甚至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官媒三宝:转发、滴蜡和祈祷。

最后是报道新闻的方式上,是将马航失联的时间作为一件客观的、需要探究的独立事件来进行深度调查报道,还是将其作为一件灾难、感性、需要主观情感宣泄的抒发感情的场面描述性报道?或许由于中国官媒在技术和意识上的薄弱,使得自己只能选择自己比较拿手的抒发感情类描述、侧记作为主要报道方式,这样做除了能赚取读者眼泪之外,没有什么新的内容。这种“矫情”的报道方式在面对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会逐渐被读者所抛弃。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你可能也感兴趣的文章:

央视的东莞报道为何遭网络吐槽?

 从陈永洲事件看中国记者的时代悲剧
 央视扩张“软实力” 海外反应冷淡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