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山东的小朋友在接受疫苗注射

莫让疫苗行业成为下一个奶粉行业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12月中旬至今,中国多个省份爆发了问题乙肝疫苗事件。多名婴幼儿“离奇”死亡,原因被怀疑是接种了深圳康泰公司生产的乙肝疫苗。比如,四川眉山一名婴儿出生次日接种乙肝疫苗,10多个小时后死亡。

2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和国家卫计委联合下发通知,暂停使用康泰公司生产的全部批次重组乙肝疫苗(酿酒酵母)产品。24日下午,国家食药监总局、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发布会,称正在调查疫苗事件。两部委并没有公布到底有多少婴儿可能因为乙肝疫苗而死亡。

这也不能怪两部委不愿意公开信息。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些婴儿的死亡到底跟疫苗有多大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完全的确定无疑的证实。我们只能从公开的网络报道上看到,到12月23日左右的疑似问题疫苗导致的死亡婴儿是7例,也有数字说是8例。疑似问题疫苗的生产企业深圳康泰跟两部委同一天出来回应,24日,该公司发出澄清公报称,致死原因缘于偶合症,与疫苗无关。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中国疫苗监管达到国际水准。

且不说那些婴儿的死亡到底跟深圳康泰的疫苗有多大关系。 单说这次疫苗事件中政府必须受到批评的几个地方。

一是反应速度慢。公开报道显示,11月25日湖南就出现了婴儿注射疫苗后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然而有关部门直至12月13日才叫停康泰公司两批次疫苗;12月17日深圳婴儿死亡,深圳市疾控中心因为“没有想到和乙肝疫苗有关”,晚了两天才上报。而有关部门直至12月20日才叫停康泰公司所有疫苗。从发现问题,到承认问题的存在,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副主任王华庆表示,为了及时发现和处置疫苗接种后引起的不良反应,我国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系统,覆盖到县一级,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不良反应,并进行规范处置。为什么这个监测网络系统看起来没有发挥作用?这些疑似问题疫苗事件大都是媒体报道出来的。

二,政府缺乏“B”计划。当问题疫苗叫停后,市场上对疫苗的需求并没有减少,如何去满足这些要求,目前政府做得不够好。比如,此前深圳康泰公司负责人披露,乙肝疫苗市场份额中,该公司最顶峰时占据60%-70%。

目前国内除康泰公司之外,还有5家企业能生产乙肝疫苗。其中,北京天坛生物是“大户”,另外还有大连汉信,其他几家的产量不是很大。当疫苗市场的绝对“老大”的全部产品被封存之后,庞大的需求如何安全地被满足?

三,信息公开透明度不够。 深刻康泰一家公司占据了市场近7成的份额,这种市场集中度到底是行政力量促成的,是政府通过资质管制形成的行政垄断,还是市场自然形成的高集中度?这些信息都不公开。

另外,据美国默克公司官网资料显示,深圳康泰的涉事疫苗正是源自该公司20年前转让的技术及生产线。这个技术是否落后?康泰公司这几年是否对这个技术和生产线做了改进和提升?这些信息应该被公开。

四,为什么疫苗不能全部免费? 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出台,疫苗流通领域一直由疾控系统垄断的局面被打破,自此有了“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按规定,前者免费,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主导采购和供应,而后者接种遵循“自费且自愿”原则。

但问题是,为什么这些疫苗不能全部免费?对这些问题,政府不啃声,老百姓只能认为国家在靠疫苗赚钱,国家在甩担子。

实际上,疫苗行业利润挺高的。比如,天坛生物是国内以疫苗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其今年半年报显示,预防制品的毛利润率达72.95%。《证券日报》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176家上市药企中,平均销售毛利润率为44.49%,照此计算,天坛生物的毛利率为行业毛利率的1.6倍左右。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削尖脑袋想要进入乙肝疫苗市场。比如连做啤酒的公司重庆啤酒也曾经尝试过做乙肝疫苗,只不过最后没有做成。

小心重蹈国产奶粉覆辙

说了这么多批评的话,笔者无非是希望政府更加透明一点,对孩子们的健康更加放心一点。

据中疾控免疫规划中心主任医师王华庆介绍,2000年至今年12月,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已上报188例。其中,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18例,近年每年有四五例。王华庆说,出现的异常反应主要是过敏性休克、水肿等,这188例病例中,疫苗质量均属合格,接种过程无问题。

政府的这种监测行为值得肯定,但政府是否从这188例病例中,总结出点什么?是否把总结的结果反馈给深圳康泰等疫苗企业?企业是否及早地做出改进或改良?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得而知。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回答,那么中国婴幼儿疫苗市场很可能就要重蹈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覆辙了。国产奶粉因为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蹶不振,被外资品牌超越,到外资品牌基本占据了中国婴幼儿奶粉八成的市场份额。

很多消费者宁可选择价格更高的外资奶粉也不敢购买国产奶粉。而那些没钱买国外奶粉的家长们,只能选择低价的国产品牌。可悲的是,国产奶粉这几年也在提价,因为不提价消费者就觉得你是低端品牌,更不愿意购买你的产品。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奶粉的成本没多少,价格虚高完全是炒作,最终老百姓来为高奶粉价格买单。

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已经不相信国产疫苗了,免费的概念已经很难吸引那么在乎婴儿健康的家长们,进口疫苗开始出现爆发性需求。如果国产疫苗重蹈了国产奶粉的覆辙,最终受害还是消费者自己。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题图与本文内容无关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