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荷兰人: 浅谈荷兰的公民不服从传统

荷兰具有一个真正的公民不服从传统。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蒂尔堡(Tilburg) ,当地的一位牧师无视地方政府的一系列禁令,继续在每天清晨敲响教堂的钟声。
 

占屋运动
阿姆斯特丹大学法哲学教授Cees Maris解释说,尽管荷兰人一般性格较为温顺,以上事例却是一种普通形式的公开反抗行动。"学术报告显示,我们接受法制政体下的各种规范。此外,即使荷兰人打破常规,通常也都是以一种有纪律的方式。许多人骑车闯红灯,但他们同时会确保不给他人造成危险。"
 

公民不服从也可以非常成功,比如荷兰的"占屋运动"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荷兰的许多空房都被人擅自占据,起初属于非法行为,而最终却变得合法了。
 

Maris教授认为,占屋者的行动很可能是荷兰历史上最成功的公民不服从运动。"占屋者从根本上违反了产权,但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公正。占屋者辩解说,每个人都享有住房权,而投机商却利用空房中饱私囊,从而滥用了这个社会基本权。最终,政府颁布了一条关于空房的法令,限制了某些人对所有权的滥用。所以说行动是成功的。"
 

宽容的毒品政策
另一个例子是反对交通罚款的斗争。多年以来,许多人反对就相对轻微的超速行为予以罚款,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最近几年中出现了不少拒付这类罚款的团体。所有这些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效,因为一部分政客已经开始公开讨论是否最好将这类罚款取消。
 

Maris教授称,各种公民不服从运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基本上是相同的:即荷兰典型的宽容文化。"在停止执行某些法规的问题上,政府和民众之间似乎有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一个典型的事例是对待软性毒品的政策,由于不想被抓,人们曾经偷偷地使用毒品,与此同时,社会上也掀起了一场关于如何管理毒品使用的讨论。最终,消息传到政府那里,软性毒品使用政策得以放宽。"
 

浮地模式
荷兰对法律的实施不像其邻国那么严格。公民不服从现象并非荷兰特有,但荷兰社会和政府权威对待它的态度却相当典型。通过协商达成共识是荷兰的一个传统,即所谓的"圩田模式"(Polder Model,又称"浮地模式" 或"波德模式") 。
 

"所以说荷兰始终保持着一种共识文化,尤其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表示政府更倾向于对民众让步,而并非一味严格执行法规。"Cees Maris教授最后说。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