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第一社交网站Hyves创建人的网络之梦

两位年轻的荷兰人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创建了一个小型的社交网站。十年后的今天,Hyves不仅已发展成了荷兰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服务,也跻身全球排名前1000的网站。创建人之一雷蒙德•斯班尼亚踌躇满志地说:“这只是个开始。”

在2001年第一个网络泡沫破裂后,斯班尼亚(Raymond Spanjar)和他的合作伙伴罗斯特-范同宁根(Floris Rost van Tonningen)卖掉了他们的商业网站,专心投入一个新的网络风潮-网上社交。这种社交网站使人们有机会创建自己熟人的联络名单,并且促使他们进一步交换联系信息。“一开始我们使用那些新兴的美国社交网,但出于各种原因,它们在荷兰并没有流行出去,”斯班尼亚在接受荷兰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说,“我们邀请了许多朋友,却没有人加入。于是我们决定采纳这个点子,经过调整使其适应荷兰市场,然后再看它能否继续发展。”

社交
最初的社交网站的功能只集中在建立一个联系网上,除此之外,再无其他。斯班尼亚和罗斯特-范同宁根认为社交网的意义不应该仅局限在建立网络本身。“我们以这个网络结构为基础进一步发展其他网上活动,比如发短信和分享照片,而事实证明这么做是相当成功的。”随后,博客和论坛等服务也陆续添加到网站上,更为那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与虚拟社区。

2004年时的互联网服务基本上仍然是单向的:你可以在网上阅读、视听,但却很少能自己添加些什么。而随着YouTube、flickr以及Facebook、MySpace、Hyves等提供互动平台的社交网站的兴起,单向的互联网服务彻底被改变。

人际关系
“Hyves网站最主要的用途是你可以保持与自己认识的人的联系,”斯班尼亚说,“我们的调查证明那些在Hyves上非常活跃的人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与朋友间的会面也更加频繁,不仅在网上,也在现实中。”

社交网站在过去的五年中越发盛行,全球范围内上千万的人注册了Facebook、MySpace、Friendster或Hyves。目前荷兰有9百多万人使用Hyves,而这个数目甚至超过荷兰总人口的一半。“这也改变了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方法,”Hyves的创建人之一斯班尼亚如是说,“人们在网络上更加开放。过去人们在网络上的身份曾经很难被查证。人人都听说过那些60岁老头冒充20多岁年轻女郎上网聊天的事。而在社交网上,大多数人都使用他们的真实身份,因而有了真正的联系与交流。”

荷兰女王
然而并非每个人都把Hyves或其他社交网站视为好东西。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在2009年的圣诞致辞中提到,虚拟传媒实际上是将人们分隔得越来越远而并非将大家拉近。虽然女王并没有指名道姓,但公众认为她指的是诸如Hyves, Facebook, Twitter 这样的社交网站以及手机短信。

这一番言论立刻遭到了荷兰虚拟媒体愤怒的回应,其中也包括Hyves的创建人。斯班尼亚已经在Hyves上为女王陛下准备了一个公开帐号,“这样一来她就可以告诉公众自己的使用体验。”

人们也通过Hyves在现实生活中彼此联系起来,斯班尼亚继续道,“社交网站使你更容易与那些刚刚认识的人联系,而许多真正的友谊也是由此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2019?
而下一个十年会怎样呢?2019年时的互联网又将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斯班尼亚并不拥有一个可以预见未来的水晶球,但他对今后的发展却有着清楚的认识:“十年后,当我们回顾过去,将会意识到社交网的影响其实是在变得越来越大。移动技术将给互联网的使用带来巨大的变化,它将给我们的客观现实提供一个虚拟的层面,那个时候的网络世界将会与如今基于电脑的互联网完全不同。”

“我们将会看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结合。真的,我认为我们都知道目前还只是个开始。”

作为目前已拥有9593352名注册用户的Hyves社交网站的创建人,斯班尼亚和罗斯特-范同宁根必然能让他们的新世纪网络之梦持续得更加久远。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