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电影《新娘航班》:银幕再现20世纪50年代荷兰女性移民之路

,
荷兰电影《新娘航班》:银幕再现20世纪50年代荷兰女性移民之路

在《新娘航班》中,Sombogaart导演运用了1953年一驾飞往新西兰的荷航KLM班机的部分资料镜头,讲述了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包括荷兰人在内的许多欧洲人受地球另一边的吸引,纷纷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新娘航班》中,Sombogaart导演运用了1953年一驾飞往新西兰的荷航KLM班机的部分资料镜头,讲述了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
 

这些人试图摆脱二战和1953年二月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创伤,同时也希望逃避长期以来房屋紧缺的问题,以及荷兰人偏执狭隘的观念。他们梦想着更广阔的空间、奢侈和自由。而女人们则满怀对爱情的向往,这驾荷航班机上的三个女人将与她们的未婚夫团聚。
 

导演Sombogaart介绍说:”通过搜集资料和拍摄这部影片,使我对那些离开故土去他乡开始一段新生活的人们产生出无比的崇敬之情。在1953年,移民海外与如今有相当大的不同。它意味着和家人以及朋友的永别,就如同一步跨入了充满未知的黑暗…”
 

创作
作为对剧本创作的进一步调查,编剧Marieke van der Pol专程前往新西兰,拜访了1953年荷航班机上的好几位女士,并用那些人的故事塑造了影片中的人物。
 

对此,Sombogaart解释说:”这些女士并不会从影片中识别出她们自己,因为Marieke还在人物塑造中运用了她的想象。当然有些场面她们还是会认出来。据其中一位女士说,她在新西兰的最初10年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地下掩体里。在寻找拍摄场点时,我们还真的找到了那个掩体,里面空荡荡的,是一个阴冷潮湿而糟糕的地方。这就很容易想象出她居住在那里时是多么的痛苦和不快。能够如此深入地了解她实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经历。”
 

影片的实地拍摄在新西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上了年纪的女士定期探访拍摄现场。Sombogaart深有感触地说:”她们站在那里,提着当年荷航赠送的著名的蓝色手提箱。她们中的许多人曾经就坐在片中的那个航班上。而这部电影正是关于那一群女性的。”
 

历史
为上世纪50年代的场景找到合适的拍摄点实属不易。导演继续道:”如今50年代遗留下来的建筑并不多,我们必须得花功夫寻找。当地协助拍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他们的父辈并不习惯回首过去,当年移民新西兰就是为了寻找未来。”
 

新西兰人现在对他们自己的历史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新娘航班》的导演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影片中的人们在新西兰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然而最终却又被自己试图逃避的东西紧紧抓住。这也是整个故事悲剧性的一面。许多上了年纪的移民现在却越发思念他们的故土荷兰。”

己的历史正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新娘航班》的导演对此并不感到奇怪:”影片中的人们在新西兰开始了一个新的生活,然而最终却又被自己试图逃避的东西紧紧抓住。这也是整个故事悲剧性的一面。许多上了年纪的移民现在却越发思念他们的故土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