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机”不该归咎女教师

“男孩危机”不该归咎女教师

(荷兰在线专稿)近日,一则关于政协委员呼吁减少中小学女教师的新闻在网络上传开,说是当前国内中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而被女教师环绕的青少年将容易出现所谓‘伪娘’之类性格错位。 这一呼吁最终形成了提案,在1月12日的南京市政协会议上递交。此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男孩危机”的关注和热议。

“男孩危机”并非新鲜话题,它指的是男孩在学业、体质、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同龄女生的现象。而随着年龄增长,男孩愈发胆小懦弱、缺乏自信。2009年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在分析了大量统计数据后指出,男孩危机是全线性的危机,社会应该提高警觉“拯救男孩”。

然而,将“男孩危机”在中国的出现仅仅归咎于女教师比例过高,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事实上,初级教育阶段女教师比例过高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一组来自欧洲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小学阶段女教师在教师总人数的比例,欧洲平均为86.0%,欧盟成员国中最高的捷克达到97.6%,最低的丹麦也有68.6%;这一比例在美国为86.7%。南京市小学女教师比例超过百分之八十,实在是属于世界平均水平。

女教师身后屹立着的教育体制才更应该为“男孩危机”的出现买单。在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升学考试占据了中心地位,而这些考试又多以纸笔测试为主,体育、劳技等强调动手能力的科目并未在列,大量的体育课甚至被所谓的“主科”挤占。从生理的角度上来说,擅长形象思维、并且语言习得能力较早的女孩获得了考试上的天然优势,因此较容易在群体中占据“优等生”的位置,并在入学早期就培养出自信。而善于抽象思维、喜欢竞技冒险、追求挑战的男孩子,则非常容易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中“受伤”。

男孩子们很快发现,要赶超同班那些喜欢趾高气昂地跟老师打小报告、却又始终在考试排名中居于前列的女生,很有难度;而他们在打篮球等竞技上的优势等并不被老师看重。而这不只是跟他们自己的努力程度有关——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男生的发育周期比女生要长,从知识沉淀到表现和运用的过程比女生要慢,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没来得及真正发展,便在马不停蹄的考试车轮战中败下阵来,与优秀高等学府失之交臂。这一点,从近年来的高考状元比例变化中可管窥一二:从2000年到2012年,全国高考状元中的男生由60%下降至49.38%,女生则由40%上升至50.62%。这种影响并未随着高考的结束而终止,由于自信被教育体制长期压制,男孩在进入大学以后的表现也受到了影响,大学的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男生的弱势也非常明显,男女总体比例均接近1:2。

当然,这并不是说,女孩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受益者,因为女孩在全身心投入应试制度的过程中,也失去了发展其他兴趣的机会,特别是当她们发现“应试教育的成功”并不等于“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时,会感到无力改变现状因为自己“除了考试什么也不会”。应试教育越是被鼓励,无论男孩女孩,在保持天性上受到的损失就越大,而这一点,并不是多增加几个男教师就可以改变的。

家庭教育则很有可能是“男孩危机”的另一个祸首。一方面,中国有“重男轻女”的传统,而实行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无疑加剧了这种对于男孩的宠爱,甚至是溺爱。很多“x代单传”的男孩,从小被全家人捧在手心,走几步路怕跌着,喝口水怕呛着,缺乏摔打、战斗,很难培养出男子汉的气质。更有甚者,当学校老师试图代为锻炼男孩的独立性时,家长竟出面制止、甚至给老师扣上“虐待”的帽子。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方面是,父亲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席。相比于西方家庭,中国父亲在家庭教养和子女陪伴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随着今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成年男性(他们中的大多数同时承担着父亲的角色)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因此妻子和孩子能分配到的时间越来越少,这种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当孩子在成长时(特别是男孩)迫切需要一个行为榜样时,父亲的形象却是模糊的,父亲的权威和影响力正在受到瓦解。

如果连父亲们都不闻不问,又怎么能指望通过增加几名男性教师,来使我们的男孩子们走出危机、重现活力呢?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荷兰在线观点。)   

 

王净瞳

以明净之瞳,记录美好;以一己之责,审视人生。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