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规矩和日本的漏洞

温波:中国的规矩和日本的漏洞

(荷兰在线特约专栏)几天前,在东京乘坐地铁,因为忘记更换定期劵,乘坐后试着和车站乘务商量是否可以出闸更新。车站乘务人员二话没说,顺利放行并指示自助机器的位置。若在中国国内,那是必须交了这一段的车费才能通行,否则跑了怎么办。如果乘客还想拍着胸脯、信誓旦旦的话,乘务员也许会扔过来一句,“如过大家都像你这样,我们工作还做不做了?”。

在日本坐地铁,乘客如果地铁车票丢失,出闸的时候申明一下,地铁闸口的乘务员也都会放行。本来丢掉了东西已经恼火,再加上重新补票,双倍损失。有人会问,如果有人根本没有买过票,或者故意坐过站,那日本地铁员工这样相信乘客一面之词岂不是有漏洞吗? 的确,日本就是这样漏洞百出的国家。

去年我在冲绳自驾游,开车上高速走错了入口,开出几十公里之后才有出口。出口收费人是个老头,交费时候顺便问他如何回去。老人家知道我们走错了路,不仅没有收我们的高速费,还回到办公室里出具了一个证明,告诉回程的那头也不要收我们的高速费。在费油费时、无谓地狂奔几十公里心急火燎的间刻,有人会同情你,的确是不小的安慰。不过在我看来,这也是漏洞,我谎称走错了也如何呢?

日本东京的成田机场,机场地铁出来后会有一个出入机场检查证件的关口。有一次我去成田机场接人,没带证件。查证人员问,“你有证明身份的信息吗?”于是我把信用卡给他看,上面只有我的名字,也顺利过关。 那信用卡是我捡来别人的,又如何呢?

日本是一个世界上有名的规规矩矩的国家。海啸灾民领取救济的时候会规矩地排队,交通信号灯更会认真地遵守,地铁时刻在无意外事故的时候每个车站都是以按分钟准时无误,生产、业务、工作中也是一丝不苟。这样循规蹈矩的日本却让我意外地觉得还是有那么多可以不守规矩的时候。

而在中国,“这是规定”是一个常常可以听到的词句。今年十月,我带着两岁的孩子回大连探亲。由于行李多,过海关检查之后,先出了一步,儿子在后面五步之遥。当我回头带他的时候,被保安拦下,不许返回。 看着儿子站在另一个行李车旁不知所措望着自己的样子,我和保安说自己还没有离开隔离区,且几步之路,让他看着我将孩子带过来。保安说什么都不肯,只说规定如此。好在最后海关人员看在眼里,将孩子带个过来。

这个保安的行为让我想起小学时候学到的一篇课文《列宁与卫兵》。在这样的文章的熏陶下以及严格训练出来的的这位机场保安,一定是满心自豪地认为自己坚持了原则。估计也是这样对规定的无条件遵守,才会出现1983年苏联空军击落误飞入其境内的大韩航空的民用客机造成269人死亡的惨剧。

中国国内这样“必须按规定”的说法不胜枚举。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国也是行行业业最不守规定的。交通规则不遵守,食品安全条例不放在眼里,环境保护法规也被摈弃脑后。所以,这种“这是规定”成了拒绝一些合理请求的冷面托词,只对平民百姓,而对上面和有关系者则完全就可以不执行这些规定。难怪有网民嘲笑那些在银行前运钞车旁上持枪威武的押运保安, 说他们防得了银行外的小盗贼,却防不了银行内的大盗。

儿子今年初春时节在中国患了肺炎,我便希望改签机票早日回日本治疗。与日本航空的中国办事处申请改签,好说歹说就是不成。还是那句中国式的推辞——"这是规定”。于是我直接和日本方面联系,对方让我将病历书发邮件过去,便顺利改签。于是,我和爱人探讨这个事情,为何在同样的一个航空公司,也还是日本航空,会有这样的不同态度。我爱人规劝我,要想想她们接受的教育可能是不同的。想来也是,估计日本的小学课本里是没有《列宁与卫兵》这篇文章。

在日本经历了一系列规矩可以例外的事情之后,我仔细想了一下。其实他们日本不是没有原则,而是其遵守的是“人性优先”的规矩。也就是说纸面文字上的规定,当具体实施的时候,如有悖人道精神和人本主义的情形,他们遵守的是“以人为本”的规矩。执行规定的时候并不是机械盲从。在不损坏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去实行利他主义。

2011年温州甬温线高铁事故中,温州特警支队队长邵曳戎拒绝上级先拆后救的指令,最终搜救到幸存的小炜伊。邵曳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只会去做正确的事情。可以想象,这样的抗令英雄,如果在中国成为被倡导的偶像,那国内损害百姓利益、维稳多年的那些走卒们,他们的脸面该置于何处?而又有多少正义的事情需要在中国完成呀!对于统治者估计这绝对是个噩梦。

上个月在东京居家附近的社区图书馆借了几本儿童图书,周末时发现逾期多日未还。于是一清早送到图书馆的外置"返却箱"里。下午便老老实实地前往图书馆主动问询该罚款多少钱。图书管理员一脸的无所谓,说如果没有别人预定,过几天没问题的。如果有人预借的话,图书馆会打电话提醒按期归还。

当我离开图书馆的时候,看到初冬的阳光倾泻在石阶旁的花圃上。真希望开始新生活的小炜伊在温州也能沐浴在如此的暖日中。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温波
温波

温波曾参与创办绿色和平组织北京办公室,担任过Global Greengrants Fund中国协调人和太平洋环境组织中国项目负责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空气与水保护基金项目主任。亚洲协会"Asia 21 Young Leader",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美国PEW海洋保护学者,还曾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2012-2014),现为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全球探索基金政策和媒体顾问。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