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力军】我的青春在戈壁无人区

参赛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学生:刁思远 武亦彬 李珊 指导老师:阎芳

新疆的一片戈壁滩中,呼啸的北风吹着黄色的石粒沙沙作响。眼前的世界仿佛从未见过,司机说:“待会你们会看到一片黑黑的戈壁,那感觉就像月球上一样”,无人区大概也就如此。在这样一片戈壁无人区的深处,藏着一个金矿矿区。

驱车行进在戈壁中,重复单调的荒芜景象和长时间的车程让人感到乏味,但是连续的颠簸却生生的将人从后车座颠到车顶。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车程,终于看到了似乎是有人烟的地方。戈壁之中的小山坡上竖着几根铁柱子,旁边是一排有白房子的小院,也就是矿工的住处。小院旁有一个篮球场,再往远处就又是堆满了石头的戈壁。

这里被称为全中国最艰苦的金矿,这个地方被叫做金滩。

想象中的矿工是坚守多年,皮肤黝黑的“老一代”。但进入小院,看见的却是20来个身着红色上衣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的脸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被戈壁的黄沙和烈日雕琢的痕迹,但一笑起来,仍能看出年轻人特有的稚气。年轻人中有一个女孩,93年生,胖胖的,剪着齐齐的刘海,带着黑框眼镜,带着灿烂的微笑。她也是这里唯一的女孩,似乎与这里的工作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大家都叫她小谷,大学学习的是采矿专业,大学快毕业了,就被分到了这儿实习,实习工资500块。虽然很少,但实际上,一个月可能连一半也花不出去,因为这里除了戈壁什么都没有。她自己说很喜欢这种生活,可能以后也就准备留在这儿,其他人问她有没有征求过父母的意见,她说:“趁年轻,没有想太多。”

明明是二十个人之中的一个,话不多,显得比其他人要老练一些。“我本来就是新疆人,对这里有心理准备,刚来的时候和你感觉一样,很兴奋,但慢慢你就知道了”,明明摘下矿工帽,“很辛苦。”“明明”虽然听起来很像女孩的名字,但他却是一个90年生的男孩,在别人眼里,他是大学生,有为采矿事业奉献的理想,技术水平好,干活也麻利,受到过一些表彰,领导评价他是新一代技术工人的代表。

作为一个金矿工人,下井是始工作的第一步。下井的工具被工人们称为“罐笼”,这是一个钢筋铸成的简易的“电梯”,长方形,底板是块钢板,四面有几根能上下移动用以保护的钢棍。每次都有5、6个人相互贴着站进罐笼,拉下保护的钢棍,按响警铃,罐笼便开始匀速下降。四面都是黑黑的,只有矿灯的光点照出快速移动的墙壁。大概十几秒的时间,200米段、255米段,295米段的字牌闪过眼前,字牌之后便是深邃的巷道。矿井通道高度有限,身高1米8的明明只能弯腰才能行走,而这样的弯腰路,,明明每天要走将近10公里,不仅如此,还要来回爬接近10层楼的天井,在不同米段的通道内穿行。“我们是在黑夜中徒步的人。”明明这样评价井下的工作。

结束一天的工作,打篮球、台球、乒乓球各类运动,唱歌、电视、弹吉他各项活动成为了在这茫茫戈壁之中很受欢迎的娱乐方式。这里每月会有一次集体聚会,吃炒菜就馒头的矿工们,可以吃着烤肉、大碗喝酒,闹腾欢聚一番。这之后,明明喜欢独自走到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坡上远望戈壁滩。黑夜里,只有小院一个个窗户里暗暗的灯光。他常常拿出吉他,自弹自唱。一曲结束,四周除了风声,就只有偶尔的狗吠。

明明说他曾经也拥有爱情,女朋友说喜欢他弹琴唱歌时的样子。但是自从来到这个交通不便的金矿工作后,他和女朋友聚少离多。慢慢的,女朋友开始不理解他的生活,不理解他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后来也就分手了。他说以前有女朋友的时候,一个月还能回县城一次,那之后,他四五个月才回一次。明明说:“我也想谈一个女朋友,但是很少人能理解我们的生活。”

“年轻人,恐怕生活在哪里都不容易,还是先苦几年吧。”

注:本文为传媒生力军参赛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传媒生力军优秀参赛作品
传媒生力军优秀参赛作品

“传媒生力军”2014全球新媒体创作邀请赛首次进入中国,来自人大、中传、复旦、暨大、厦大、川大六所知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生力军,将在“荷兰在线”这个国际媒体平台进行一场梦想与实力的终极PK。大赛分初赛和决赛,贯穿2014全年,优秀作品将在网站及各社交媒体平台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