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生力军】政治离大学生有多远?

参赛学校:中国人民大学

学生:杨鑫宇 杨雁翎 王伊宁 王皓然 指导老师:阎芳

傍晚,人声鼎沸的清华万人大食堂里,李海威熟练地拿取餐具、排队、买饭、寻坐,整套行动连贯而精确,对他而言,“吃饭这件事不该耗费太多时间”。

“‘两会’已经结束了吗?”尽管李海威认为自己已属于清华大学理学院相对最关心政治的那一批人,但与“两会”有关的问题还是难住了他,“两会感觉太远。”

李海威选择在餐桌上接受采访,是因为他在晚餐之前才听完一场学术讲座,而晚餐后又要去与自己的导师交流读书心得,这类活动对他而言才是最“近”的事情。他每周有12小时的课程,还要用10小时以上的时间埋首物理实验室,在他随身的书包里,装着三本厚重的物理学著作。

但他在潜意识里相信“政治与搞科研是有关系的”,他认真地说:“如果将来世界局势发生变化,那么物理研究转向应用的路径就会有变化,国内政治跟国家的科研政策也有关系”。

正因如此,李海威一直保持着定期浏览新闻,阅读时评的习惯。这是他日常生活中很小但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和李海威一样,北京理工大学的徐洋昊以这种方式和政治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接触,但这种接触很浅,在突发事件层出不穷的三月,他忘记了对中国政局影响极为深远的“两会”。“这事离我们太远了”,他说。

在黄晨眼中,政治的意义完全不同,这位中国人民大学的政治学在读博士谈起政治头头是道,对他而言,政治既是自己的研究领域,也是个人爱好。但他也承认自己“作为普通公民对‘两会’的关注少。”

对“两会”的进程机制、议事要点,黄晨都烂熟于胸:“我本来研究的就是这个东西,而且我跟政协很熟悉。”但清楚和关心,却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

“在生活中基本感受不到‘两会’的存在感,我们看到大量的媒体自上而下地建构和传播两会的重要性,实际上真正的‘两会’,在生活中的存在感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应该是我有了需求我就会把我的需求告诉代表委员,这个过程现在很难接触到。”黄晨坦言。

同在中国人民大学求学的于剑阳亲自参与了《中国青年报》的“两会”报道,他对“两会”十分关切:“在任何政治制度完善的国家,代议机构都是国家政治的关键部件,与公众的利益最直接相关,它非常重要。”但他认为身边的同学们缺少足够的接触这些制度的机会,“我们得让大家知道,你的生活跟公共政治是连在一块的,而且得创造机会让大家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参政’”,悬于庙堂之高的事务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之间有遥远的距离需要跨越。

这中间的距离,是学业之重,是谋生压力,也是青年人对个性的张扬,以及对公共生活的逃逸倾向。在大学图书馆中,我们能够看到读各类考试实用书籍者最多,搜集学术资料者次之,自主阅读社科类书籍者最寡。

成绩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位居顶尖的赵璇,每天都会将大量时间花在图书馆中,为自己的升学做认真而细致的准备。

她有着美好朴素的理想:“我希望能够去世界顶尖的心理研究所读研,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然后找个靠谱而尊重我的老公,一块养几条小狗,多好。”

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朝气蓬勃的中国年轻一代共同的愿景,与政治完全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去不同,今天的年轻人更多地将自己“解放”了出来。

但我们也有理由担心,如果整整一代人都倾向于不关心公共事务,那么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又该由谁来关心?或许,让年轻人更多地接触到政治权利运行的机制,才能真正激发出他们对公共事务应有的关切。

对于身边不关心公共事务的同学,坚信自己“非常热心政治”的首都师范大学学生黄博文说:“他们需要启蒙。”

 大学中倒是不乏“讲政治”的教师,在一所知名高校的课堂上,一位老教授严肃地批评了他的学生,因为他们在为新闻重要性排序时将昆明暴恐事件排在了“两会”之前,次周同样的一堂课上,同学们将MH370航班失联再次排到了“两会”之前,他没有再反对。

注:本文为传媒生力军参赛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中于剑阳、赵璇为化名。

传媒生力军优秀参赛作品
传媒生力军优秀参赛作品

“传媒生力军”2014全球新媒体创作邀请赛首次进入中国,来自人大、中传、复旦、暨大、厦大、川大六所知名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的生力军,将在“荷兰在线”这个国际媒体平台进行一场梦想与实力的终极PK。大赛分初赛和决赛,贯穿2014全年,优秀作品将在网站及各社交媒体平台陆续刊登,敬请关注。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