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包情结

爱包情结:何必为个包放弃生活中各种美好?

(荷兰在线特约专稿)最近和几年不见的旅英艺术家朋友畅叙,一同谈起从国外回来国内朋友求代购的事情,她用心凉二字形容这样的遭遇,感叹多年情谊抵不过对方的物质需求。

数月前我前往米兰考察也背负了采购任务(途中被多次提醒,指明要Prada),我住在Doumo附近,去Prada打酱油只是举手之劳,但我内心是极为希望逃之夭夭的。临走那天,我鼓起勇气走到这时尚殿堂门口,先看到黑衣国内友人买了几乎七八个购物袋尽兴而归,对奢侈品生产流程谙熟的我倒吸了一口冷气,直接冲入底层的配饰部门。华灯初上,意大利语的晚上好此起彼伏,气氛更为尴尬,我顺势成了中国脸导购的目标,我急忙切入中文但求切断寒暄,直入通勤主题,看到新款标价甚高的毫无设计感的包,不免感到眩晕,落荒而逃。这导致我欧洲旅途三过Prada而不入,最后在机场拍了几个仅有的款式给朋友看,对方嫌弃颜色太跳作罢了事。

我承认我曾经工作的高级时装杂志类媒体背后花了不少功夫宣扬这种先消费死而后已的生活方式,一个包多么有故事多么值得拥有云云。但是基本的判断力也是人的标配吧。我记得看过毛利写的Woody Allen新作Blue Jasmine的影评,标题是《别以为买个基本款的包就能跻身上流》。剧中Jasmine那只十余万的爱马仕Birkin离开了上流生活成了一只巨大的笑话。

带着种种对包包上瘾热潮的疑问,我翻开了最近的畅销书《欲望心理学》,这里解读这种爱包这种物欲来自被认同的渴望。大航海让全球经济洗牌,外国人看我们不起。风水轮流转,如今我们恨不得第一时间告诉全世界我们再次强盛,世界未来是我们的。我们忘记了我是谁,忘记了我们值得被重视,好像别人什么都有,但能量是守恒的,有什么可能别人什么都有,我们什么都没有呢?我们自己的根被我们丢到哪里去了?我们何以失落了最基本的自爱?随着西方的价值观去了?

近十年,目睹国内社会进步与个人意识发展,很好。但随之而来的不安全感,实在让人担忧,我们匮乏我们恐惧,我们的文化被连根拔起,我们的生活质量没有保证,我们的钱被暗中移走,并且不能声张,老无所依是我们惶恐的宿命。我们被各种轻蔑的时候,不免产生补偿心理,自古以来拥有贵重物品都是社会地位和值得钦佩和敬重的象征。

人贵自重,也很好。但在我看来,塞上几万块钱到洋人腰包里得到一个成本只有几百块的包,并且得花重金维持其不被磨损是绝壁不是自重的一种方式,也大概只能拍个照在社交媒体上求几个让人心凉的赞,拎出去还怕碰坏了,然后默默地还信用卡帐恶性循环。从何时开始我们寻找快乐的途径如此的苍凉单一?

当然也很多敬罗衣后敬人,我们是所谓的“专业”人士,也有很多人要靠豁出去混口饭吃(其实最厉害的服装编辑都异常低调朴素)。但是没有这个职业需要,手边闲钱又不多的亲,何必为了一个包放弃生活中各种美好呢?精打细算本来就是和时装和奢侈品背道而驰的,因为它是某个阶层的生活方式的日常用品。与其活在别人构建的世界里,还不如看看自己是谁,该过怎样的生活,问一下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特约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Keira
Keira

表面上是花枝招展的资深时装评论员,内心是爱好文史哲忧国忧民的大叔,通晓四国语言,时刻关注国际时尚产业最新动向。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