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

豆瓣何以成为中国人的线上“桃花源”?

最近中国几千万的知识精英正在关注一家叫做豆瓣的网站,起因是11月份开始,这个网站要做电子商务了。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豆瓣一直在尝试电商等各种商业化项目。我周围很多朋友都是豆瓣的用户。他们中的很多人反对豆瓣做这些市场化的工作。理由是电商等业务的发展,会冲击到豆瓣最著名的读书、电影和音乐三块业务。用户的这些要求显然是苛刻的。豆瓣是一个商业化的公司,通过商业化和市场化来追求利润是天职,无可指摘。

但问题是,为何如此多的用户一厢情愿地把豆瓣当做一个“不足为外人沾染”的桃花源?

当下中国的线下世界(互联网之外的现实世界),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能得到极大满足,精神文明的需求,比如高质量信息和思想的交流和传播阻碍多多。特别是其中一些非主流的特殊文化需求。比如,中国人想要看一些题材敏感的书籍,只能通过台湾或者香港渠道购买。但在豆瓣上,却可以看到这类书籍的摘要或者讨论。再如,一些非主流的独立音乐和独立电影,甚至是一些著名国外电影,由于不受到中国官方的鼓励和支持,无法正规渠道进入中国,但却都能在豆瓣上被热烈分享和讨论。

简而言之,豆瓣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中国人,对于自由阅读、自由讨论、自由交换思想和信息的需求。因此我们看到,豆瓣阅读的主要形象是一只鸟,消息按钮是只鸟,更新等待时也是只鸟跳来跳去。没有笼子的鸟,寓意着自由飞翔。阅读也应该是自由的。

豆瓣还吸引了一些在中国仍算敏感的群体进驻。比如,阿尔法城是豆瓣为其高端用户(艺术家、手工艺人、音乐人、作家等)建立的社区。最早一批到阿尔法城的是LGBT(或GLBT)群体——女同性恋者(Lesbians)+男同性恋者(Gays)+双性恋者(Bisexuals)+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些人在阿尔法城市注册了一条街。

因此,豆瓣成为互联网里的一个异类。大多数互联网公司贩卖的都是商品。豆瓣更像是一个自由的信息和思想交流、交换的广场,用中国人熟知的词汇就是,豆瓣是网上的一个“桃花源”和乌托邦。

截止2013年6月,在这个已经运行了8年的桃花源里,豆瓣拥有7200万左右“常驻人口”(注册用户)的用户,以及每个月2亿左右的“流动”人口(访问用户)。这意味着每六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每个月至少访问一次豆瓣。

目前豆瓣 86%的用户年龄在18-35岁,超过36岁的用户占到8%。男女性别比例均衡; 70%分布在一二线城市,7%分布在海外;超过80%的用户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超过17%;月收入超过8000元的占到9%。

可见,除了中国的精英热衷于豆瓣,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普通白领也乐于到豆瓣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这些人可能刚刚大学毕业,来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没有户口没有房子。他们追求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在现实社会中,这些需求很难满足。但在豆瓣上,平等随处可见。比如,成为注册用户没有任何门槛。再小的个体也能对整个网站产生“蝴蝶效应”。比如你就算在豆瓣上一句话不说,你的浏览行为也会影响到豆瓣内容的排序。而且这个城邦采取的是“自治”的理念,大量的豆瓣用户成为豆瓣的员工。

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个网上乌托邦之后,豆瓣王国有点不堪重负。它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解决城邦的基础设施问题。其中开销最大的是豆瓣的带宽成本。

过去很多年,这些资金主要是靠投资兴建城堡的豆瓣股东提供。这些股东组成了豆瓣董事会,是这个城邦的管委会。管委会最终是希望豆瓣跟其他互联网城堡一样,能赚来真金白银,至少是能自给自足。于是从2012年开始,豆瓣开始想着怎么从几千万“城民”身上赚到钱,即豆瓣商业化加速。

当豆瓣狠抓物质文明建设的时候,精神文明的手显露出松软迹象。来豆瓣的人并没有减少,但大家的停留时间开始减少,要么就是来了之后面对日益复杂的豆瓣产品线,不知道怎么玩,加入城堡后就陷入了迷茫。就跟他们在线下生活的大城市一样,包容、平等和精神的豆瓣正在慢慢消失。

商业化加速后的豆瓣,就跟启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一样,市场化的改革带来了公正的大量缺失。具体到豆瓣,就是电影影评的水军痕迹越来越明显。

豆瓣就像一个闭关锁国好多年的城堡,当宣布要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淘金者来了。对于外来移民,豆瓣的早期用户是很抵触的。他们觉得自己发现豆瓣,就像是当年欧洲的一帮清教徒,坐着五月花号,来到了美洲新大陆一样。豆瓣早期用户认为,豆瓣的传统文化正在消退,自己的精神乐土涌入大量志不同道不合的“移民”,桃花源不再清宁。

于是,大量的豆瓣用户开始出走。而这像极了现实中国的狂热移民现象。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