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总理默克尔与劳工部长乌苏拉•冯德里恩在讨论

深度德国:人为什么反对育儿津贴?

(荷兰在线专稿)两年前,我从贫穷喧闹的柬埔寨城市来到富饶安静的德国乡村,感觉就像到了天堂一样。直到有一天,我在森林里散步碰到一位本地妇女,简短的聊天中她告诉我,很多德国女人都要兼顾工作与家庭,不堪重负。

因此,当我听说儿童津贴(Kindergeld)和育儿津贴(betreuungsgeld)的时候,由衷地为德国女人们感到高兴。前者是指每一个儿童都可以从政府领取成长补贴,从出生开始到至少18岁(最高可到25岁),每月从184欧元到215欧元不等。后者是指每个1~3岁的孩子,如果父母亲自抚养(不送受政府资助的托儿所),都可以从政府领取补贴。这个制度今年8月才实施,2013年8月开始每月100欧元,2014年8月开始每月150欧元。这些补贴都是以家庭的名义领取,但是由于家务劳动大多由女人承担,所以真正的受益者是女性。

我在中国也曾参与到家务劳动价值的讨论。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家务劳动工资化”,要求“老公给老婆发工资”,引来无数嘲讽和挖苦。我认为舆论看到了这个提案的荒谬性,却没有看到 “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诉求的合理性。家务劳动的价值长期被忽略,理应重新评估。由老公发工资当然不可,但是由政府付酬如何呢?德国实现了政府为部分家务劳动付酬。

后来我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很多女人对这个法案并不买账。育儿津贴2009年就已经由执政党之一的基社盟(CSU)提出,并白纸黑字地写进了黑黄联盟的执政协议。但是,由于反对的声音过于强大,执政党内部也分歧太大,尽管基社盟以退出执政党联盟相威胁,这一“惠民政策”也未能实施。

这个提议听起来很有道理。首先,德国托儿所严重短缺,很多父母都得自己带孩子,他们尤其是母亲就面临是否减少或者辞去工作的选择,她们的付出应该得到补偿。其次,大多托儿所受国家补贴,未能入托的孩子拿点现金公平合理。更重要的理由是,补贴可以给妇女更多的选择,她可以让孩子入托(假如能排上号的话),自己照常工作;也可以选择让孩子在家,工作或者不工作都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基社盟的家庭部长贝尔(Dorothee  Baer)强调,家长有权决定如何抚养自己的孩子,这个法案保障了教育的自由选择权利。由此,这是一场“选择自由”之战。

反对者认为这是对妇女挖的一个陷阱,甚至是用金钱购买历史的倒退。它的本质就是让妇女回家,回家以后即便再出来工作,职场晋升的机会已所剩无多。今年大选中角逐总理席位的社民党人施坦因布吕克说,这个法案很“弱智”,不符合21世纪的现代生活。绿党发言人认为,女孩子在学校普遍成绩优于男生,但是这个法案却把他们拉回到小家庭,这是全社会的损失。因此,育儿津贴是反儿童、反妇女、反家庭、反经济的。女权主义者说,育儿津贴让人想到妇女围着孩子、锅灶和教堂转的旧时代,因此它被称为“锅灶费(Herdprämie)”。

尤其需要帮助的底层移民家庭,显然会欢迎育儿津贴。反对者说,这笔钱引诱妇女选择自己带孩子。但是,孩子应该尽早去托儿所,才能学好语言,融入社会。

去年11月9日的德国议会,以330位执政党议员中的310位支持、282票反对、2票弃权的投票通过了该法案。今年2月,德国总统高克在该法案上签字,由此该法案最终生效。高克在签字的同时发表了一份声明,称他对此法案疑虑重重,签字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而已。来自社民党的堡市长舒尔茨(Olaf Scholz)随即表示,该法案实乃错误,要去宪法法院投诉。

中国读者了解这些争论,也许就更能理解,习近平最近发表“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等言论,何以受到女权主义者的一致反对。更何况他只想让“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尊老爱幼、教育子女的责任,在家庭美德建设中发挥作用”,却从未想过要对她们的家务劳动补贴一分钱。


特约专栏,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文不代表本网观点。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