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的“中国梦”:百人上书吁无障碍出行

“我从小就看不见,从上学到工作,自己在外地生活了十多年,也去过很多城市,可是在乘坐公交车这件事上一直很苦恼。除了去求助好心的路人和司机之外,我始终找不到能够让自己顺利上车的办法。”——视障人士王瑞

今天是第18个中国“全国爱眼日”。荷兰在线独家获悉,来自北京、上海等六个城市的多位视障人士走上街头,亲自体验城市公交系统的无障碍建设情况。同时,一封由四百余位视障人士及亲友联名的建议信被分头寄往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建议政府制定出台合理有效的公交导盲方案,解决视障人士出行难。

视障者乘公交惊险重重
今年的“全国爱眼日”的活动主题是“汇聚中国梦•2016年前消灭致盲性沙眼”,恰逢国务院《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近一年。为了解各地公交系统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情况,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郑州、石家庄六地的视障人士今天分别前往各地人流量密集的公交站点,体验独立乘坐公交车的便利程度。

宋鹏是郑州市的一位双目失明的按摩师,他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来到郑州市黄河路南阳路的公交站乘车。该公交站人流车流密集,停靠的公交线路有十余条,宋鹏面对一辆辆驶进又驶离站台的公交车一筹莫展。宋鹏需要乘坐的公车停靠在离站台十余米处,宋鹏不得不冒险快速穿越非机动车道上车。“车站线路太多,遇上堵车就更多了,后面的车停的离站台太远,喇叭根本听不到,有时候就这么一直等上半个小时。如果不这样冒险,就只能继续等,被自行车撞倒是很正常的事。”宋鹏表示。

北京视障人士展登全的体验相对轻松。他介绍,北京公交车按要求实行定点停车,这样可以给视障者坐车带来一些方便。“但问题是如果不问路人很难找到应该在站台上哪个准确的位置等车,如果能在排队的栏杆上加盲文标志,我们一摸就知道应该站在哪里等车了。”

宋鹏和展登全的经历只是视障者出行难的一个缩影。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中国是全世界盲人最多的国家,约有500万盲人,占全球盲人总人口的18%,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丹麦、芬兰等国家的人口。每年在中国约有45万人失明,这意味着几乎每天每分钟会出现一例新的盲人。

百人联名吁无障碍出行
同日,一封由400多视障人士及亲友联署的建议信被寄往各地的交通管理部门。

建议信表示,乘坐公交出行是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权利,然而对于视障者来说,乘坐公交车时往往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障碍,几乎每位视障者都有过花费半小时甚至一小时以上等车的经历,在等车过程中还要冒着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些经历导致很多视障者不愿或不敢乘坐公交出行,所以他们不得不设法降低外出频率,或选择昂贵的出租车出行。

建议信呼吁各地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和出台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贯彻实施2012年生效的国务院颁布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下文简称为《条例》),以切实行动保障残障人士的法定权益。

联名活动的发起人王瑞也是一位视障者,在接受荷兰在线记者采访时她表示,颁布近一年的《条例》明确规定要优先完成城镇公交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但残障人的公交出行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我从小就看不见,从上学到工作,自己在外地生活了十多年,也去过很多城市,可是在乘坐公交车这件事上一直很苦恼。除了去求助好心的路人和司机之外,我始终找不到能够让自己顺利上车的办法,我发起联名信的目的就是希望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王瑞如是向记者介绍发起此次活动的初衷。

王瑞还向记者介绍,目前有大量农村视障者来到城市打工,他们主要集中在按摩保健等行业,他们收入不高,所以公交仍是他们首选的出行工具,但各地无障碍设施和服务的不健全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顽疾。“这严重影响了视障者独立自主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意愿,他们因为无法顺利独自往返于家庭和单位,对他们的就业造成巨大不利影响,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城市的不稳定因素”,王瑞忧心地对记者说。

                                图:视障人士向交通管理部门寄送的建议书/受权使用

残障权益保障任重道远
在谈及到《条例》颁布一年来的实施情况时,王瑞和知名残障公益人士黄锐均表示不尽人意,该《条例》系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价值导向有先进之处,《条例》颁布后视障者权益保护也有明显的进步,但该《条例》规定过于笼统不具执行性,个别条款设计并不合理。

王瑞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确有一些可喜的改变,比如成都、深圳等大城市引进的“引路人”系统等,这些高科技产品的开发大大方便了视障人群的日常生活,《条例》的出台在其中或多或少地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该《条例》仅是宏观的指导性文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根本问题。“举个例子来说,明天就是全国高考,《条例》第20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视力残疾人参加的,应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由工作人员予以协助。但是事实上,视障者至今还被排除在全国统一高考之外,我们只能报考教育部特批的单招单考的院校和专业,《条例》离真正落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王瑞对记者说。

黄锐对此持相同看法。他指出,在《条例》颁布之后的确看到有一些进步,大城市新建建筑物中大多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工程,无障碍设施的比例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民众对于无障碍设施的意识和认可度也在不断增强,向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出的异议也多半能被接受和改正。

尽管如此,黄锐也指出《条例》本身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大量问题。他表示,乘坐公交车是视障者参与社会活动的不可或缺的环节,无障碍设施不仅是专门服务于残障人士的,它的价值比我们通常理解的要更重要。我们很难确保自己始终处于健康年轻的状态,当疾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候,或者当我们步入老龄的时候,现在一些公共设施就会成为我们的障碍。从这个角度上讲,无障碍设施服务于我们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我们都有获得无障碍环境的权利。为了方便视障者出行,《条例》第15条规定了飞机、火车、船舶和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应逐步达到无障碍设施的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应制定详细的技术标准并确定达标期限,但标准是怎样的、达标期限是多久等问题都没有规定。“《条例》中类似的内容还有很多,立法太过笼统,落实情况很值得担忧。”黄锐表示。

除了《条例》的落实情况堪忧外,黄锐还指出,《条例》本身的有些规定也不合理。比如第21条规定了市级以上电视台应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每周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看新闻是很多公民每天的习惯,为什么仅规定每周至少一次?据我所知,配播手语的成本根本不是问题,而是电视台担心同步翻译时出错,但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啊,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黄锐最后对记者说。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

荷兰在线以荷兰为中心、欧洲为视角,与全球华语世代一起发现各种前沿及有趣的创新项目。我们想通过各种脑洞大开的故事,改变创新在大众文化中遇到的困窘与误解:创新其实是一个个小灵感的累积,离你我都不远,它是很好玩的事情,而且会越玩越high!

扫码分享给微信好友